涂层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18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别适合干铣灰口铸铁的涂层刀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WC-Co硬质合金基体和包括含有柱状晶粒的TiCxNyO↓[2]最里层和细晶粒α-Al↓[2]O↓[3]层的外层的涂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适合干铣灰口铸铁的涂层刀具(硬质合金刀片)。一般来讲,灰口铸铁是一种可用硬质合金刀具容易加工的材料。通常,都能获得长的使用寿命。然而,铸铁的可切削性变化很大。由于材料中化学组成的细微变化可以导致刀具使用寿命的明显变化,而这种材料组成的变化可能是与所用铸造技术,如冷却条件有关。其它的影响因素有铸造表面和砂类夹杂物(如果有的话),甚至用来切削材料的机器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众所周知,铸铁的可切削性在一个批料和另一批料之间是有差别的。人们一直期望在工业化大生产中有可靠和稳定的使用寿命的刀具,尤其在使用无人管理的生产中。当用涂层铣刀来切削灰口铸铁时,切刀主要是通过所谓的粘着磨损机制而磨损。也就是说,在形成的加工工件切屑作用下,涂层及后来一部分硬质合金的碎块或晶粒会从切削刃上掉下。当沿切削刃及垂直切削刃方向形成有约50μm的裂纹时(通常称为梳形裂纹(comb cracks)),这种磨损机制还会加剧。这是由于所有铣削通常都是间歇切削而引起的热疲劳的结果。因此,工业上硬质合金铣刀片通常都含有γ相,它是一种WC—TiC—TaC—NbC的固溶体,以减轻热作用磨损机制。一旦涂层被磨掉,下面的硬质合金就会很快磨损。这将产生更大的切削力。经过一段时间,形成的梳形裂纹将会引起切削刃的严重崩裂,而损坏的刀具将产生差的加工表面或导致被切削件的碎裂。主要为粘着磨损机制的切削加工对涂层和硬质合金均有很高的要求。人们期望硬质合金能够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防止梳形裂纹的形成,而且涂层与硬质合金结合紧密。此外,还希望在切屑和涂层之间有低的粘着力,并且涂层有高的内部强度(粘结强度),这点是很重要的。现已惊奇地发现,在本文所指的基体的纯WC—Co硬质合金上面,形成第一层/内层主要由柱状晶粒的TiCxNyOz层构成的柱状晶粒涂层结构,并在外面形成柱状的织构细晶粒α—Al2O3层后,具有很高的性能,尤其在铣削铸铁的情况下。事实上,这种刀具比现有技术的刀具性能好得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涂层刀片放大5000倍的显微照片,其中A——基体B——等轴晶粒的TiCxNyOz层C——柱状晶粒的TiCxNyOz层D——等轴或针状晶粒的TiCxNyOz层E——柱状晶粒的(012)织构α—Al2O3层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刀片,它有WC—Co组合物的硬质合金基体,组合物含有3—15,优选3—12,最优选5—8wt%Co,并且WC晶粒尺寸为1—2μm,优选约为1.5μm。此外,基体还可包括不超过2wt%的选自周期表中第IVb,Vb或VIb族金属的立方碳化物,如TiC、TaC和NbC。但是,纯WC+Co组合物是优选的。涂层包括——第一层(最里层)TiCxNyOz,x+y+z=1,优选z<0.5,其厚度为0.1—2μm,晶粒为小于0.5μm的等轴晶粒,——第二层TiCxNyOz,x+y+z=1,优选z=0,x>0.3,y>0.3,其厚度为2—10μm,最好4—7μm,晶粒是直径约<5μm,优选<2μm的柱状晶粒,——第三层TiCxNyOz,x+y+z=1,z≤0.5,优选z>0.1,其厚度为0.1—2μm,晶粒是尺寸≤0.5μm的等轴或针状晶粒,该层与最里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和——一层厚度为2—10μm,优选3—6μm的光滑、有织构的细晶粒(粒径约1μm)α—Al2O3层作为外层,在0.25mm的测量长度内表面粗糙度(Ra)小于0.3μm。优选地,这层α—Al2O3是最外层,但它外面还可有别的层,例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薄(约0.1—1μm)的装饰层(如TiN层)。此外,α—Al2O3层优选的晶体生长取向可以是(012)-,(104)—,或(110)—方向,优选为(012)—方向,织构方向是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的。织构系数TC定义如下TC(hkl)=I(hkl)IO(hkl){1nΣI(hkl)IO(hkl)}-1]]>其中I(hkl)=测得的(hkl)衍射峰强度I0(hkl)=ASTM标准粉末衍射数据中(hkl)的标准强度n=计算中所用衍射峰数目,所用的衍射峰有(012),(104),(110),(113),(024),(116)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012)、(104)或(110)晶面族的TC大于1.3,优选大于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WC—Co基基体通过以下步骤得以涂覆——使用已知的CVD方法涂覆第一层(最里层)TiCxNyOz,其中x+y+z=1,优选z<0.5,其厚度为0.1—2μm,晶粒为尺寸<0.5μm的等轴晶粒,——通过MTCVD技术(在700—900℃温度下用乙腈作碳源和氢源进行沉积)或高温CVD技术(1000—1100℃)沉积第二层TiCxNyOz,其中x+y+z=1,优选z=0,x>0.3,y>0.3,其厚度为2—10μm,优选4—7μm,晶粒是直径约<5μm,优选<2μm的柱状晶粒,沉积工艺条件选择为能够生长柱状晶粒的层,即通常为高的工作压力(0.3—1巴)。但是,确切的条件由所用仪器的设计参数而定。——使用已知的CVD方法,再沉积一层TiCxNyOz,其中x+y+z=1,z≤0.5,优选z>0.1,其厚度为0.1—2μm,晶粒为尺寸≤0.5μm的等轴或针状晶粒,这层可以和最里层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瑞典专利501527或瑞典专利申请9304283—6或9400089—0沉积一层厚度为2—10μm,优选3—6μm的光滑织构的α—Al2O3外层,在0.25mm测量长度下表面粗糙度(Ra)小于0.3μm。当希望得到z>0的TiCxNyOz层时,向反应混合气体中加入CO2和/或CO。实施例1A)使用MTCVD技术(工作温度850℃),在组成为6%Co和平衡量的WC的TNEF1204AN—65型和SEKN1204AZ型硬质合金铣刀上沉积0.5μm厚的等轴晶粒TiCN层,再沉积一层5μm厚的柱状晶粒的TiCN层。在同一个涂覆周期的后续步骤中,沉积一层1μm厚的等轴晶粒的TiCxNyOz(约x=0,6,y=0.2和z=0.2)层;然后根据瑞典专利501527中给出的条件沉积一层4μm厚的(012)织构的α—Al2O3层。XRD测量结果显示织构系数TC(012)为1.5。涂覆之后,通过湿法喷砂磨光刀片。B)通过高温CVD技术(1020℃,工作压力400毫巴)在TNEF1204AN—65型硬质合金铣刀上涂覆一层1μm厚的等轴晶粒TiCN层,再沉积一层5μm厚的柱状晶粒的TiCN层。在同一涂覆周期的后续步骤中,沉积一层1μm厚的等轴晶粒的TiCxNyOz(约x=0.6,y=0.2和z=0.2)层,再根据瑞典专利501527中给出的条件沉积一层4μm厚的(012)织构的α—Al2O3层。XRD测量结果显示织构系数TC(012)为1.6。涂覆之后,通过湿法喷砂磨光刀片。C)按照A)中的步骤,涂覆组成为5.5%Co和8.5%立方碳化物及平衡量WC的TNEF1204AN-65型硬质合金铣刀。涂覆后,通过湿法喷砂磨光刀片。D)根据现有技术,对由C)中同一批硬质合金铣刀涂履一层5μm厚的等轴晶粒TiCN层和4μm厚的Al2O3层,得到的层为粗晶粒α-Al2O3和细晶粒K—Al2O3的混合物。并用湿法喷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包括基体和涂层的用于铣削灰口铸铁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由WC,3-15重量%Co和≤2重量%选自周期表中第Ⅳb、Ⅴb或Ⅵb族金属的碳化物组成,并且所述涂层包括-第一层(最里层)TiCxNyOz层,其厚度为0.1-2μm,晶粒是尺寸< 0.5μm的等轴晶粒,-厚度为2-10μm的TiCxNyOz层,晶粒是直径约<5μm的柱状晶粒,-厚度为0.1-2μm的TiCxNyOz层,晶粒是尺寸≤0.5μm的等轴或针状晶粒,-厚度为2-10μm的光滑、织构、细晶粒的α-A l↓[2]O↓[3]层的外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奥尔森B扬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桑德维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