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08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包括:隔音轿壁,其包括轿厢的轿壁和连接在轿壁外侧的第一封板;轿壁与第一封板铆接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轿壁外侧与第一封板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音棉板,轿壁和第一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壁结构强度的第一结构加强体;隔音轿顶,其包括轿厢的顶壁和连接在顶壁上的第二封板;顶壁与第二封板铆接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顶壁上表面与第二封板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隔音棉板,顶壁和第二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顶结构强度的第二结构加强体;隔音轿顶上部开有通风口,通风口上设隔音通风装置,隔音通风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封板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供一种全方位隔音的超高速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
本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具体涉及到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领域。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其空间为封闭围壁,并开有必要的出入口和通风孔。现有电梯轿厢中,尤其是超高速轿厢运行的噪音比较大,为了降低轿厢的噪音,在轿厢的上下端加装隔音罩。但是现有隔音罩自重较大,很容易造成超重等安全事故,隐患极大,还会降低载客重量,而且减风阻降噪音效果不明显,噪音污染严重,电梯在井道里上下往复运行时产生很大的风阻,这些阻力与轿厢的整个厢体作用产生风阻噪声。因此需要一种架构简单,且全方位隔音效果较好的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包括:隔音轿壁,其包括轿厢的轿壁和连接在轿壁外侧的第一封板;所述轿壁与第一封板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轿壁外侧与第一封板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音棉板,所述轿壁和第一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壁结构强度的第一结构加强体;隔音轿顶,其包括轿厢的顶壁和连接在顶壁上的第二封板;所述顶壁与第二封板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顶壁上表面与第二封板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隔音棉板,所述顶壁和第二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顶结构强度的第二结构加强体;所述隔音轿顶上部开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隔音通风装置,所述隔音通风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封板上表面。优选的是,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通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其进风口处的气体整流器,所述气体整流后连接迷宫式通风管,所述迷宫式通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隔音轿顶的通风口连通;其中,所述迷宫式通风管的出风口处还设有风扇。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隔音通风罩的内壁贴有一层吸音材料。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隔音棉板和第二隔音棉板的结构均为:两侧板壁层中间夹有隔音棉,所述板壁为波浪型。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封板外侧设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的外表面排列有正六边型的蜂巢状凹槽。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隔音轿顶的通风口处设有可调节叶片开合的百叶窗。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加强体由若干U型加强筋组成,每三根所述U型加强筋组成一个正三角形结构,若干所述正三角形结构固定连接组成了第一结构加强体。优选的是,其中,所述U型加强筋的槽内填充有橡胶。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此超高电梯轿厢在整体轿厢上增加的隔音棉,因此其不会增加太多重量,对电梯载重量影响不大,同时,能对电梯的各个方位的噪音进行隔离;由于此超高速电梯轿厢,在轿顶的通风装置具有隔音效果,因此能对超高速电梯轿厢在运行中最大噪音源进行隔音,大大的提高了其隔音效果。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轿壁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轿壁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轿顶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轿顶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隔音通风装置细节图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隔音棉板细节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吸引板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U型加强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包括:隔音轿壁1,其包括轿厢的轿壁11和连接在轿壁外侧的第一封板12;所述轿壁11与第一封板12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轿壁11外侧与第一封板12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音棉板31,所述轿壁11和第一封板12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壁结构强度的第一结构加强体13;隔音轿顶2,其包括轿厢的顶壁21和连接在顶壁上的第二封板22;所述顶壁21与第二封板22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顶壁上表面21与第二封板22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隔音棉板32,所述顶壁21和第二封板22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顶结构强度的第二结构加强体23;所述隔音轿顶2上部开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隔音通风装置4,所述隔音通风装置4固定安装在第二封板22上表面;在超高速电梯运行过程中,其以每秒大于五米的速度运行,其撞击空气时,在整个轿厢周围产生的噪音是可想而知的,隔音轿壁1采用的是双侧结构,那么轿壁11外侧与第一封板12内侧设有第一隔音棉板31,那么轿厢轿壁1与空气摩擦所产生的噪音声波在穿过第一隔音棉板31的时候,噪音声波将会在第一隔音棉板31里被吸收一部分,从而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同理,隔音轿顶2采用的是双侧结构,那么轿壁21外侧与第一封板22内侧设有第二隔音棉板32,那么轿厢轿壁2撞击空气所产生的噪音声波在穿过第二隔音棉32的时候,噪音声波将会在第二隔音棉32里被吸收一部分,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由于电梯属于密闭空间,因此需要在其上开设供有通风口,在电梯运行时由于通风口会造成内外空气的剧烈对流,产生强烈的噪音,因此在通风口上设有隔音通风装置4,以减小空气剧烈对流时产生的噪音。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通风装置4包括:设置在其进风口处的气体整流器42,所述气体整流器42后连接迷宫式通风管43,所述迷宫式通风管43的出风口与所述隔音轿顶2的通风口连通,所述迷宫式通风管43的出风口处还设有风扇431;在电梯高速运行过程中,轿厢外的气体通过隔音通风装置4进风口的气体整流器42时,气体将由湍流状态整流为层流状态,因此极大较少了湍流引起的噪音,此时变成层流的气体依然具有较高的速度,因此其会再通过迷宫式通风管43,将速度进一步降低,最终在通过风扇431吹进电梯轿厢时,基本也就消除了空气对流引起的噪声。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通风罩4的内壁贴有一层吸音材料401,其目的是为了将轿厢外进入隔音通风罩4内的声波吸收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隔音棉板31和第二隔音棉板32的结构均为:两侧板壁层中间夹有隔音棉7,所述板壁8为波浪型,采用波浪型板壁8的目的是当声波传到第一隔音棉板31和第二隔音棉板32上时,声波会顺着板壁8的板面散射开去,进一步阻隔噪音的通过。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封板12外侧设有吸音板121,所述吸音板121的外表面排列有正六边型的蜂巢状凹槽1211,吸音板121的目的是:当电梯高速运行中,将轿壁1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噪音吸收在凹槽1211内,声波在槽内进过多次反射,其能量将衰减,传入轿厢内的噪音也将减少。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音轿顶2的通风口处设有可调节叶片开合的百叶窗9,设置此百叶窗9的目的在于冬天和夏天的时候,可根据气温调节百叶窗9的开合大小。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结构加强体13由若干U型加强筋15组成,每三根所述U型加强筋15组成一个正三角形结构,若干所述正三角形结构固定连接组成了第一结构加强体13,因为三角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将每三根U型加强筋焊接成一个正三角结构,再将若干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轿壁,其包括轿厢的轿壁和连接在轿壁外侧的第一封板;所述轿壁与第一封板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轿壁外侧与第一封板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音棉板,所述轿壁和第一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壁结构强度的第一结构加强体;隔音轿顶,其包括轿厢的顶壁和连接在顶壁上的第二封板;所述顶壁与第二封板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顶壁上表面与第二封板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隔音棉板,所述顶壁和第二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顶结构强度的第二结构加强体;所述隔音轿顶上部开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隔音通风装置,所述隔音通风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封板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音轿壁,其包括轿厢的轿壁和连接在轿壁外侧的第一封板;所述轿壁与第一封板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轿壁外侧与第一封板内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隔音棉板,所述轿壁和第一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壁结构强度的第一结构加强体;隔音轿顶,其包括轿厢的顶壁和连接在顶壁上的第二封板;所述顶壁与第二封板铆接在一起,并形成中空的双层结构,所述顶壁上表面与第二封板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隔音棉板,所述顶壁和第二封板之间还固定设有用于增强轿顶结构强度的第二结构加强体;所述隔音轿顶上部开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隔音通风装置,所述隔音通风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二封板上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电梯隔音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通风装置包括:设置在其进风口处的气体整流器,所述气体整流后连接迷宫式通风管,所述迷宫式通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隔音轿顶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文明虞丽君刘波彭山平魏建军余海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莱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