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007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处理椰壳置于炭化炉中得炭化料;S2、将炭化料置于搅拌机得搅拌料,搅拌机桨叶周向辐射刷毛;S3、将搅拌料置于活化炉中,控制高温水蒸汽流速为2.8‑3.3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级活性炭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是利用电极/电解质交界面上的双电层或发生的二维/准二维法拉第反应来储能的一种新型电储能器件。根据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为了使超级电容器获得较大的容量,电极材料需要具有化学惰性、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纯度高等特性,目前使用最多的电极材料为多孔碳材料,包括活性炭粉末、活性炭纤维、碳纳米管和碳气凝胶,其中,活性炭粉末的来源可为生物质,从原头上确保绿色无污染,具有锂电池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但是,目前市售的活性炭适合作为电极材料的确很少,首先,活性炭制作过程中多使用化学方法,或者化学结合物理方法制备活性炭,但是化学制备方法导致制备的活性炭上富含杂质,且清洗困难;其次,活性炭孔径难于控制,孔径太大炭表面的吸附力下降,吸附电解质离子形成双电层的有效性下降,且孔径过大也伴随着比表面积的减少,孔径太小,电解质离子无法进入孔隙、或者迁移扩散速度慢难以达到炭表面,无法形成双电层,故避免使用化学方法造成的化学污染,及碳材料清洗困难,同时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处理椰壳置于炭化炉中,控制炭化炉内起始温度为100℃,以每小时升温95‑100℃的速度升温至380‑400℃,反应1.8‑2h,以每小时升温180‑200℃的速度升温至炭化炉内温度为700‑750℃,反应26‑30h,以每小时升温150‑180℃的速度升温至炭化炉内温度为900‑950℃,反应0.5‑1h,炭化炉内温度以每小时300‑360℃的速度降至室温,得炭化料;S2、将炭化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除杂,将搅拌除杂后的炭化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00‑120目筛,得搅拌料,其中,所述搅拌机桨叶周向辐射刷毛,所述刷毛包括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处理椰壳置于炭化炉中,控制炭化炉内起始温度为100℃,以每小时升温95-100℃的速度升温至380-400℃,反应1.8-2h,以每小时升温180-200℃的速度升温至炭化炉内温度为700-750℃,反应26-30h,以每小时升温150-180℃的速度升温至炭化炉内温度为900-950℃,反应0.5-1h,炭化炉内温度以每小时300-360℃的速度降至室温,得炭化料;S2、将炭化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除杂,将搅拌除杂后的炭化料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100-120目筛,得搅拌料,其中,所述搅拌机桨叶周向辐射刷毛,所述刷毛包括与所述桨叶连接的橡胶段、固接于所述橡胶段远离所述桨叶一端的尼龙丝,所述尼龙丝远离所述橡胶段的一端做磨圆处理,所述尼龙丝与所述橡胶段的长度比为1:1,所述刷毛长度小于所述炭化料外周最远两端点间距离,调控搅拌机的转速为60r/min,搅拌40-50min;S3、将搅拌料置于活化炉中,通入高温水蒸汽,控制高温水蒸汽流速为2.8-3.3m3/h,压力为3.8-4.3MPa,温度为1180-1250℃,反应11-13h,进行初步造孔;S4、向活化炉中通入可燃性气体及高温水蒸汽的混合气体,控制混合气体的流速为2.8-3.3m3/h,压力为3.8-4.3MPa,温度为1180-1250℃,继续反应11-13h,进行再扩孔,得粗物料,其中,混合气体中可燃性气体和高温水蒸气体积比为1:2.5;S5、粗物料经物理除杂后粉碎得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物理法生产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预处理椰壳的制备方法为:将干燥后含水量为13-15%的椰壳击打成扁平状后由切碎装置切成长度在0.3-0.4cm的条状,后置于破碎机中进行破碎处理,过100-120目筛,得粉碎料,将粉碎料用气流研磨成流动粉末,将流动粉末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林杜建平王宁王继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星石碳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