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安旭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910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箱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且电机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箱体和顶箱且延伸至顶箱的内部,所述中轴表面的两侧位于顶箱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连通管的底端贯穿灌装箱且延伸至灌装箱的内部,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灌装设备技术领域。该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可以在灌装的时候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在灌装的时候发生意外,确保灌装能够正常的进行,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药灌装设备
,具体为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
技术介绍
灌装设备主要是包装机中的一类产品,从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机、膏体灌装机、粉剂灌装机、颗粒灌装机;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来讲,分为半自动灌装机和全自动灌装生产线,包装设备中的灌装设备已经在市场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整条生产线的安全灌装对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对此,伴随着全自动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灌装设备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进步,技术支持已经不需要在依靠国外技术来支持。生物医药在生产制备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灌装,但是现有灌装设备大多结构复杂,难以使用,现有设备大多是流水线生产,没有对灌装瓶进行固定,这样使得在灌装的时候,十分容易发生意外,使得灌装失败,不仅费时费力,同时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解决了现有设备大多是流水线生产,没有对灌装瓶进行固定,使得在灌装的时候,十分容易发生意外,使得灌装失败,不仅费时费力,同时增加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3),且电机箱(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中轴(5),所述中轴(5)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2)、箱体(1)和顶箱(3)且延伸至顶箱(3)的内部,所述中轴(5)表面的两侧位于顶箱(3)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述箱体(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灌装箱(8),且顶箱(3)的底部贯穿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的底端贯穿灌装箱(8)且延伸至灌装箱(8)的内部,所述连通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箱(2),所述箱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箱(3),且电机箱(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中轴(5),所述中轴(5)的底端依次贯穿电机箱(2)、箱体(1)和顶箱(3)且延伸至顶箱(3)的内部,所述中轴(5)表面的两侧位于顶箱(3)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所述箱体(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灌装箱(8),且顶箱(3)的底部贯穿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的底端贯穿灌装箱(8)且延伸至灌装箱(8)的内部,所述连通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箱(8)的底部贯穿有竖管(10),所述箱体(1)上贯穿有输送带(11),所述输送带(11)位于箱体(1)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箱(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医药生产制备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2)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安旭
申请(专利权)人:杨安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