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9713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包括下部安装有万向轮的移动支撑座,所述移动支撑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液压压床,所述液压压床包括平行且垂直于支撑座所在平面的两根支撑臂和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支撑臂顶端的压板;所述安装座上还安装有位于液压压床内的丝杠螺母组件,所述丝杠螺母组件上安装有能够沿丝杠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夹持安装有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与所述压板形成压合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手动的转动驱动力传递到丝杠组件上,实现托架组件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压床工作台的上下调节,避免了通过多人抬举方式安装调节高度的稳定性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液压压床升降的服装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零部件装配分解时,需要轴向静压力作动,保证零部件不受损伤。原有的进口手动液压床,在调节操作台面高度时,需两人从两头将托架抬起放置在作用高度,再由另一人插入止动销,操作危险性高,效率低,所以极需在压床上加装一组升降装置,实现工作台面一人可调的高效性、安全性。现有技术1: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520920939.X,公告号为205188365U,公开了一种淬火压床升降台架装置,包括滑轮装置、活动框架、升降油缸、底座,所述底座焊接在地基中的预埋钢板上,在底座上固定有若干个升降油缸,所述活动框架由升降油缸托起,活动框架与油缸浮动连接,在活动框架的四周安装有滑轮装置,所述滑轮装置与固定框架立柱上的滑轮轨道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淬火压床升降台架装置,活动框架由工字钢和槽钢焊接而成,保证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活动框架与升降油缸浮动连接、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立柱之间通过滑轮滚动连接,增加了台架上升过程中调整平行度的灵活性,同时由于滑轮轨道的限位作用,更保证了台架上升过程中的平稳度。现有技术2: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220565642.2,公告号为203017327U,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升降整脊顿压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旋转和拉伸的方式对脊椎进行校正,治疗管狭窄症效果较差的缺陷,胸部支撑架、腰部支撑架和腿部支撑架均通过顿压机构与升降部件相连;顿压机构包括设置核心体、设置在核心体内的核心柱及顶压部件,核心柱外壁上设置有凹孔,顶压部件的端部顶入到凹孔内。对应脊椎的各支撑部件通过顿压机构与升降部件相连,使得支撑部件能随着升降部件同步调节高度;顿压部件需要通过顿压的方式使得支撑部件瞬间产生一个位移,从而给脊椎一个牵拉力,无需旋转闪动矫正,降低了医疗风险,提高治疗的效果。上述两个现有技术均为解决如何方便将压床的操作平台调节到指定高度的技术问题,为了减少在对压床操作平台高度调节时的人力需求,并提高调节的便捷程度,需要一种省力方便的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需要调节压床工作台高度时,需要借助人力进行手动调整,导致效率低,需要的人数多,安全性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丝杠逐渐,并在丝杠下方驱动连接通过手柄控制的换向器,能够实现同时驱动,无需多人配合即可实现对工作台的高度调节,安全,省力,且一人即可完成操作,省时省力,实用性好!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包括下部安装有万向轮的移动支撑座(5),所述移动支撑座(5)呈闭合矩形框结构,且任意相对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两个安装座上安装有液压压床(6),所述液压压床(6)包括平行且垂直于支撑座(5)所在平面的两根支撑臂和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支撑臂顶端的压板;所述安装座上还安装有位于液压压床(6)内的丝杠螺母组件(9),所述丝杠螺母组件(9)上安装有能够沿丝杠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夹持安装有托架组件(7),所述托架组件(7)与所述压板形成压合空间。工作原理:当需要调节压床工作台高度的时候,即调节托架组件7的高度,通过控制丝杠螺母组件9的旋转,从而控制升降机构沿着丝杠螺母组件9轴向方向上下移动,由于托架组件7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故而实现了对托架组件7的控制,进而实现了对工作台的高度调节。现有的压床托架组件7上都设置有与压床本体支撑臂相适应的定位孔,当调整托架组件7到预定的需要高度时,只需要对准定位孔并插入止动销8,使托架组件7的位置固定在预定高度,从而可以方便工作台的正常作业。值得说明的是,关于托架组件7和止动销8都是现有的,只是现有的都是采用的人力安装,调整高度,这样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人力抬举的不稳定,不容易对准定位孔,从而准确的插入止动销8比较费时,并且需要多人配合,稍有不慎容易将安装止动销8的工作人员手弄伤,非常不安全。同时,所述丝杠螺母组件9的转动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有多种实现方式,在此就不做详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方便对压床工作台实现升降操作,优选地采用以下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套管,与所述套管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侧壁均安装有防倾轴承组件;所述防倾轴承组件包括固定卡接在所述卡板内的轴承安装座(12),套设在轴承安装座(12)上的滚动轴承(11),以及卡接在轴承安装座(12)上设置的卡槽内并用于阻挡所述滚动轴承(11)松脱的挡圈(10)。工作原理:设置防倾轴承组件的目的是在调整工作台上下移动时能够更加平稳,其防倾斜,平稳的沿着丝杠2轴向滑动的原理是将压床的支撑臂上设置一条用于容纳所述滚动轴承11的凹槽,或者选择正好能够与支撑臂接触压合大小的轴承,使卡板能够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竖直的上下移动,这样可以防止因卡板的倾斜而影响整个托架组件7倾斜,进而影响到工作台的水平效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方便对压床工作台实现升降操作,优选地采用以下设置:丝杠螺母组件(9)包括用于安装液压压床(6)的轴承支撑端安装座组件(1)、丝杠(2)和轴承固定端安装座组件(3);所述丝杠(2)的两端分别与轴承支撑端安装座组件(1)和轴承固定端安装座组件(3)滚动连接,所述轴承固定端安装座组件(3)与手柄传动组件(4)驱动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方便对压床工作台实现升降操作,优选地采用以下设置: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换向器,驱动连接所述两个换向器的连接轴,所述任意一个换向器的驱动轴贯穿移动支撑座(5)的侧壁连接有用于带动换向器旋转的手柄。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方便对压床工作台实现升降操作,优选地采用以下设置:所述换向器包括壳体,沿水平方向设置并贯穿所述壳体相对侧壁的第一驱动半轴和第二驱动半轴,沿竖直方向并贯穿所述壳体顶壁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半轴和第二驱动半轴通过锥形齿轮驱动连接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丝杠(2)驱动连接,所述手柄以择一的方式与第一驱动半轴和第二驱动半轴驱动连接。换向器是一个具有多根驱动半轴通过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在壳体内,每根半轴以不同的方位角度贯穿壳体,半轴与壳体之间可以采用轴承滚定连接,也可以直接滚动连接,从而实现对驱动力的分配和不同驱动角的驱动力传递。为了进一步提高驱动效率,减少驱动阻力,优选在半轴上设置密封装置,使半轴与壳体之间能够实现正常的滑动密封,密封方式可以采用传统的密封圈密封,并在壳体内装有润滑油进行润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压床上设置丝杠螺母组件和手柄传动组件,能够将手动的转动驱动力传递到丝杠组件上,实现托架组件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压床工作台的上下调节,避免了通过多人抬举方式安装调节高度的稳定性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采用换向器来分配不同方向的驱动力,能够根部压床的不同形状、尺寸来进行改进安装方式,兼容性好,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包括下部安装有万向轮的移动支撑座(5),所述移动支撑座(5)呈闭合矩形框结构,且任意相对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座上安装有液压压床(6),所述液压压床(6)包括平行且垂直于支撑座(5)所在平面的两根支撑臂和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支撑臂顶端的压板;所述安装座上还安装有位于液压压床(6)内的丝杠螺母组件(9),所述丝杠螺母组件(9)上安装有能够沿丝杠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夹持安装有托架组件(7),所述托架组件(7)与所述压板形成压合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包括下部安装有万向轮的移动支撑座(5),所述移动支撑座(5)呈闭合矩形框结构,且任意相对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座上安装有液压压床(6),所述液压压床(6)包括平行且垂直于支撑座(5)所在平面的两根支撑臂和水平固定连接所述两根支撑臂顶端的压板;所述安装座上还安装有位于液压压床(6)内的丝杠螺母组件(9),所述丝杠螺母组件(9)上安装有能够沿丝杠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夹持安装有托架组件(7),所述托架组件(7)与所述压板形成压合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压床操作台面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套管,与所述套管通过多个螺栓连接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侧壁均安装有防倾轴承组件;所述防倾轴承组件包括固定卡接在所述卡板内的轴承安装座(12),套设在轴承安装座(12)上的滚动轴承(11),以及卡接在轴承安装座(12)上设置的卡槽内并用于阻挡所述滚动轴承(11)松脱的挡圈(10)。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玲庞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亚美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