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67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动模板设置于上模座上,且动模板上设置有上模芯,下模座上设有与上模芯适配的下模芯,上下模芯闭合形成型腔,上模芯上设置有注料口,注料口位于型腔中心位置;型腔底部设置有与压力显示模块连接的型腔压力检测模块;型腔两侧均设置有泄压通道和增压通道,泄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闭路阀,增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闭路阀并与外部气源连接。型腔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型腔压力,操作者通过压力显示模块可准确掌握型腔压力,并根据需要利用增压或泄压通道对型腔进行增压或减压,从而避免人为判断型腔压力的不准确性,极大提高了成型制品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
本技术涉及精密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注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产品尺寸精度、产品质量、成型周期、能源消耗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模具成型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型腔压力。型腔压力大小会影响开模力和脱模力,是决定塑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型腔压力的分布和变化与温度一起,将决定固化后塑件密度和密度分布。若不适时检测并控制模具型腔的压力,将对成型的产品质量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但现有技术中,对于型腔合适压力值的判断,往往依据操作者的经验判断,由此导致压力控制不够精确而影响成型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其能实时检测并控制模具型腔压力,使模具型腔压力可控并处于稳定状态。具体的,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动模板设置于上模座上,且动模板上设置有上模芯,下模座上设有与上模芯适配的下模芯,上模芯以及下模芯闭合形成型腔,上模芯上设置有注料口,注料口具体位于型腔中心位置;型腔底部设置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型腔压力检测模块与压力显示模块连接;型腔两侧均设置有泄压通道和增压通道,泄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闭路阀,增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闭路阀;该增压通道与外部气源连接。进一步的,该外部气源为压缩气源向增压通道提供0.5-1MPa的压缩空气。进一步的,所述型腔压力检测模块采用压力计或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进一步的,所述泄压通道与真空泵连接。通过真空泵的抽气泄压,可以提高泄压通道的泄压速率,以快速降低型腔压力。作为优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设置有多个,且均匀间隔分布在型腔底部。通过设置多个型腔压力检测模块,可以更准确全面地检测型腔各部位的压力值。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型腔底部设置的型腔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型腔压力,同时将压力值通过压力显示模块显示出来,操作者根据型腔压力变化,通过控制第一和第二自动闭路阀的开闭实现相应的增压或泄压通道的开闭,以对型腔增减压,以使型腔压力处于稳定状态,避免了仅凭人为经验判断型腔压力变化的不准确性,使型腔压力处于准确稳定的可控范围内,从而提高成型制品的成型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实施例一剖视图。其中,1-注料口,2-上模芯,3-型腔,4-第一自动闭路阀,5-第二自动闭路阀,6-上模座,7-动模板,8-下模板,9-下模芯,10-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1-下模座,12-泄压阀,13-真空泵,14-增压通道,15-压力显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6和下模座11,动模板7设置于上模座6上,且动模板7上设置有上模芯2,下模座11上设有与上模芯2适配的下模芯9,上模芯2以及下模芯9闭合形成型腔3,上模芯2上设置有注料口1,注料口1具体位于型腔3中心位置;型腔3底部设置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0,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0与压力显示模块15连接;型腔3两侧均设置有泄压通道和增压通道14,泄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闭路阀5,增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闭路阀4。增压通道与外部压缩气源(图1中未示出)连接,该压缩气源向增压通道提供0.5-1MPa的压缩空气。泄压通道上还设置有泄压阀12,且该泄压通道与真空泵13连接。型腔压力检测模块采用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设置在型腔3底部的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0检测型腔压力,并通过压力显示模块15显示,操作人员通过观察判读压力是否正常。若压力显示模块显示的型腔压力值过大,则操作人员开启第二自动闭路阀5以及泄压阀12,利用真空泵抽取泄压通道内的气体,提高泄压速率;若压力显示模块显示型腔3压力值过低,则开启第一自动闭路阀4,利用外部气源向增压通道内增压,以稳定型腔压力。通过采用型腔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型腔压力,并利用压力显示模块显示压力,使操作者能更为直观准确地掌握型腔的压力变化,并根据需要开启泄压通道或者增压通道对型腔进行减压或者增压,避免了人为判断型腔压力变化的不准确性,可保证型腔压力稳定可控,提高了成型制品的成型质量,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提高对型腔压力检测的精准性,在型腔底部均匀设置若干型腔压力检测模块,该若干型腔压力检测模块均与压力显示模块连接。此外,型腔压力检测模块还可以采用压力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技术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技术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6)和下模座(11),动模板(7)设置于上模座(6)上,且动模板(7)上设置有上模芯(2),下模座(11)上设有与上模芯(2)适配的下模芯(9),上模芯(2)以及下模芯(9)闭合形成型腔(3),上模芯(2)上设置有注料口(1),注料口(1)具体位于型腔(3)中心位置;型腔(3)底部设置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0),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0)与压力显示模块(15)连接;型腔(3)两侧均设置有泄压通道和增压通道(14),泄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闭路阀(5)以及泄压阀(12),增压通道(14)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闭路阀(4),该增压通道(14)与外部气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的精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座(6)和下模座(11),动模板(7)设置于上模座(6)上,且动模板(7)上设置有上模芯(2),下模座(11)上设有与上模芯(2)适配的下模芯(9),上模芯(2)以及下模芯(9)闭合形成型腔(3),上模芯(2)上设置有注料口(1),注料口(1)具体位于型腔(3)中心位置;型腔(3)底部设置有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0),型腔压力检测模块(10)与压力显示模块(15)连接;型腔(3)两侧均设置有泄压通道和增压通道(14),泄压通道上设置有第二自动闭路阀(5)以及泄压阀(12),增压通道(14)上设置有第一自动闭路阀(4),该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学雄郎学伟郎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大伟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