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材料及工件的双相复合防腐蚀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8727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的氮化和软氮化法,虽然可改善钢铁工件的耐磨性和抗疲劳能力,但抗腐蚀能力差;N-C共渗或盐浴软氮化再盐浴氧化工艺,虽能改善抗腐蚀性,但工艺复杂工序太多,操作不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它由在密封的氮化炉内,依序通氨升温,多种气体保温处理、氮气降温工序一次性完成处理而成,特征是所述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是指炉温达到585℃左右时,同时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和氧气,并控制各气体的120升/分钟的流量,使三种气体通入的比例量为1∶0.05~0.20∶0.02~0.15,保温2~5小时关闭三种气体,通入氮气冷却至550℃使产品出炉。本方法操作简便,整个工艺在炉内一次完成,具有生产周期短、无公害、产品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抗氧化能力,并明显提高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素钢、合金钢、铸钢、铸铁等黑色金属材料及工件防腐蚀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有效地提高其耐磨性、抗疲劳强度及抗腐蚀能力的气体N-C共渗和氧化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依序由通氨升温工序、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及氮气降温处理工序组成,将密封在气体软氮化炉内的物件一次处理成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是指当炉温由200℃被通入氨气升温至585℃左右时,同时往炉内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和氧气三种气体,三种气体都以120升/分钟的流量通入,三种气体通入的比例量为1∶0.05~0.20∶0.02~0.15,在该温度下,保持三种气体同时对物件作用2~5小时的处理工序;所述的氮气降温处理工序,是指三种气体在585℃左右恒温下对物件处理2~5小时后,关闭三种气体,向炉内通入氮气进行冷却,直至炉温降至550℃产品即可出炉的工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通氨升温工序,是指在炉温达到200℃时,往炉内通入氨气,进行加热直到炉温达到585℃左右时的工序。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工艺操作简便、整个处理工艺均在气体软氮化炉内一次完成,生产时间只有几小时,比常规氮化25~30小时的生产周期短得多,且无公害;用本工艺处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抗氧化能力,并明显提高了产品的抗拉强度和疲劳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依序由通氨升温工序、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及氮气降温处理工序组成,将密封在气体软氮化炉内的物件一次处理成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是指当炉温由200℃被氨气加热至585℃左右时,同时往炉内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和氧气三种气体,三种气体都以120升/分钟的流量通入,三种气体通入的比例量为1∶0.05~0.20∶0.02~0.15,在该温度下,保持三种气体同时对物件作用2.5~5小时的处理工序;所述的氮气降温处理工序,是指三种气体在585℃左右恒温下对物件处理2~5小时后,关闭三种气体,向炉内通入氮气进行冷却,直至炉温降至550℃产品即可出炉的工序。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氨升温工序,是指在炉温达到200℃时,往炉内通入氨气进行加热直到炉温达到585℃左右时的升温工序。全文摘要现有的氮化和软氮化法,虽然可改善钢铁工件的耐磨性和抗疲劳能力,但抗腐蚀能力差;N-C共渗或盐浴软氮化再盐浴氧化工艺,虽能改善抗腐蚀性,但工艺复杂工序太多,操作不便。本专利技术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它由在密封的氮化炉内,依序通氨升温,多种气体保温处理、氮气降温工序一次性完成处理而成,特征是所述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是指炉温达到585℃左右时,同时通入氨气、二氧化碳和氧气,并控制各气体的120升/分钟的流量,使三种气体通入的比例量为1∶0.05~0.20∶0.02~0.15,保温2~5小时关闭三种气体,通入氮气冷却至550℃使产品出炉。本方法操作简便,整个工艺在炉内一次完成,具有生产周期短、无公害、产品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抗氧化能力,并明显提高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文档编号C23C8/26GK1369571SQ01129198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曾耀新, 周厚全 申请人:德阳中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色金属材料及工件的双相复合防腐蚀处理方法,依序由通氨升温工序、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及氮气降温处理工序组成,将密封在气体软氮化炉内的物件一次处理成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种气体保温处理工序,是指当炉温由200℃被氨气加热至585℃左右时,同时往炉内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气和氧气三种气体,三种气体都以120升/分钟的流量通入,三种气体通入的比例量为1∶0.05~0.20∶0.02~0.15,在该温度下,保持三种气体同时对物件作用2.5~5小时的处理工序;所述的氮气降温处理工序,是指三种气体在585℃左右恒温下对物件处理2~5小时后,关闭三种气体,向炉内通入氮气进行冷却,直至炉温降至550℃产品即可出炉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耀新周厚全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中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