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204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包括水冷装置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表面的绝缘套;水冷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储存腔和制冷腔;电池储存腔内设置有电池组和温度传感器;制冷腔内设置有冷凝器和与冷凝器连接的压缩机,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一个出气孔,出气孔与电池储存腔贯通;水冷装置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器,压缩机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好,制冷效率高、方便检修与维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能源汽车逐渐被人们使用,动力电池也被广泛使用,针对动力电池的冷却方式也出现了很多种。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市场上的动力电池的水冷装置制冷效果比较繁琐,而且制冷效果差,在电池组温度过高时不能快速有效的降温,影响电池组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而且对于电池组的绝缘措施做到不够好,容易使电池组出现漏电现象,危害人的生命健康,同时对于电池组检修和更换也不方便,不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方便工作人员对动力电池的维修和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制冷效率高、方便检修与维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包括水冷装置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表面的绝缘套;所述水冷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储存腔和制冷腔;所述电池储存腔内设置有电池组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腔内设置有冷凝器和与冷凝器连接的压缩机,压缩机通过管道连接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电池储存腔贯通;水冷装置壳体上设置有控制器,压缩机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制冷腔的位置位于电池储存腔的一侧,电池储存腔的另一侧设置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加热管与加热腔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加热管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电池储存腔的内部位于电池组的下端位置设置有托板,电池储存腔的内部位于托板的下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与电池组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与水冷装置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液压升降杆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液压升降杆设置有四个。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的上端设置有接线盒,接线盒的下端位置处设置连接头,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探测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嵌入设置在水冷装置壳体的侧面。进一步的,制冷腔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散热孔。进一步的,电池组自电池储存腔的上表面嵌入至电池储存腔内;电池组间设置有导热片。进一步的,冷凝器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毛细管,毛细管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压缩机。进一步的,绝缘套与水冷装置壳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绝缘套为橡胶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以对电池组进行绝缘保护,避免电池组出现漏电现象而危害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能防止电池组受到碰撞而损坏到电池组;2)本技术的制冷效率高,能有效的快速制冷,而且可以使电池储存腔的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值,方便电池组的有效工作,也对电池组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有了一定的保障;3)本技术方便工作人员对电池组检修和更换,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组进行维修和保养,提高了电池组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冷凝器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水冷装置壳体;2、绝缘套;3、制冷腔;4、散热孔;5、导热片;6、电池组;7、加热腔;8、电池储存腔;9、控制器;10、毛细管;11、冷凝器;12、加热管;13、托板;14、液压升降杆;15、温度传感器;16、压缩机;17、接线盒;18、连接头;19、探测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包括水冷装置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外表面的绝缘套2;所述水冷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储存腔8和制冷腔3;所述电池储存腔8内设置有电池组6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制冷腔3内设置有冷凝器11和与冷凝器11连接的压缩机16,压缩机16通过管道连接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电池储存腔8贯通;水冷装置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9,压缩机16输入端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水冷装置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腔7;所述制冷腔3的位置位于电池储存腔8的一侧,电池储存腔8的另一侧设置加热腔7;加热腔7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2;加热管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加热管12与加热腔7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加热管12输入端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池储存腔8的内部位于电池组6的下端位置设置有托板13,电池储存腔8的内部位于托板13的下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杆14,液压升降杆14与电池组6通过托板13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14与水冷装置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液压升降杆14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液压升降杆14输入端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液压升降杆14设置有四个。温度传感器15的上端设置有接线盒17,接线盒17的下端位置处设置连接头18,连接头18的一端设置有探测头19。控制器9嵌入设置在水冷装置壳体1的侧面。制冷腔3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散热孔4。电池组6自电池储存腔8的上表面嵌入至电池储存腔8内;电池组6间设置有导热片5冷凝器11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毛细管10,毛细管10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压缩机16。绝缘套2与水冷装置壳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绝缘套2为橡胶材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套2与水冷装置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绝缘套2是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防止电池组6漏电,避免危害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能防止电池组6受到碰撞而损坏到电池组6,压缩机16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孔,且压缩机16与出气孔之间设置有管道,压缩机16与电池储存腔8通过出气孔贯通连接,方便对电池储存腔8进行制冷,防止电池组6温度过高,而受到损坏,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液压升降杆14与电池组6通过托板13固定连接,且液压升降杆14共设置有四个,方便升降电池组6,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组6的检修和更换,加热管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且加热管12与加热腔7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方便在天气寒冷时,对电池组6预热,便于电池组6的快速使用。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温度传感器15感应电池储存腔8内的温度,当电池储存腔8内的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15传递信息至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压缩机16工作,通过冷凝器11制冷,由出气孔输送冷气进入电池储存腔8内,降低电池存储腔8内的温度,水冷装置本体1的外部套有绝缘套,可以防止电池组6出现漏电而危害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能防止电池组6受到碰撞而损坏到电池组6,通过液压升降杆14,可以对电池组6进行升降,方便工作人员对电池组6进行检修和更换,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同时也提高了电池组6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水冷装置本体的外表面套有绝缘套,制冷腔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电池储存腔的内部位于托板的下端位置处设置有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绝缘套可以对电池组进行绝缘保护,避免了电池组出现漏电现象而危害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通过压缩机和冷凝器能有效的快速制冷,而且可以使电池储存腔的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值,方便电池组的有效工作,通过托板和液压升降杆可以对电池组进行检修和更换,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对电池组进行维修和保养,提高了电池组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装置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外表面的绝缘套(2);所述水冷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储存腔(8)和制冷腔(3);所述电池储存腔(8)内设置有电池组(6)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制冷腔(3)内设置有冷凝器(11)和与冷凝器(11)连接的压缩机(16),压缩机(16)通过管道连接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电池储存腔(8)贯通;水冷装置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9),压缩机(16)输入端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装置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外表面的绝缘套(2);所述水冷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储存腔(8)和制冷腔(3);所述电池储存腔(8)内设置有电池组(6)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制冷腔(3)内设置有冷凝器(11)和与冷凝器(11)连接的压缩机(16),压缩机(16)通过管道连接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电池储存腔(8)贯通;水冷装置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器(9),压缩机(16)输入端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腔(7);所述制冷腔(3)的位置位于电池储存腔(8)的一侧,电池储存腔(8)的另一侧设置加热腔(7);加热腔(7)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2);加热管(1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加热管(12)与加热腔(7)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加热管(12)输入端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池储存腔(8)的内部位于电池组(6)的下端位置设置有托板(13),电池储存腔(8)的内部位于托板(13)的下端设置有液压升降杆(14),液压升降杆(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洁民张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