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液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82041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装置,电池包括多个电池,电池内设有电芯,还包括电池液冷装置,电池液冷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池内的冷却液箱体,冷却液箱体上布设电芯装配槽,冷却液箱体内的电芯装配槽上方设有冷却液导槽,所述冷却液导槽水平设置并且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冷却液导槽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布设有多个漏液口,通过设置冷却液导槽,并在冷却液导槽的长度方向上布设多个漏液口,使得冷却液由冷却液箱体的进水口进入时,形成多个并排向下的冷却液流路,对电芯进行冷却,减少流路上的温度差,并通过设置电芯装配槽,电芯装配槽的槽体与电芯的表面进行接触,对电芯外侧进行均匀冷却,防止单根电芯表面的冷却效果不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液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液冷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是一种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其内部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每个电池内均包含多个作为电池基础单元的电芯。而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设计与制造中,电池的热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如何在保证较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保证冷却性能,从而保证整包电芯循环寿命及一致性,是选择电芯应用的主机厂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往往液冷系统是平衡性能和能量密度后的最佳选择。目前对于圆柱形电池国内市场主流的液冷量产方案大部分是采用多水道挤压型材钎焊铝管,通过对铝管进行反复折弯,再结合导热硅胶垫缠绕在冷板外侧和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相接触的方案(俗称蛇形管)。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蛇形管冷却的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虽然蛇形管的管路较扁平,总厚度最薄可以做到2.5mm,但折弯后和电芯是线面接触,且电芯轴向发热最大处可能都没接触到冷管,而电芯径向导热率相对较低,蛇形管实际接触面积有限,冷却效率不够理想、电芯单体件的冷却一致性较差。2、蛇形管通过反复折弯后一致性难以控制,导致蛇形管安装需要和电芯之间极小的间隙配合,装配时即使采用自动化设备也难以快速对准,装配效率难以大幅提升。3、蛇形管反复折弯后通过电池本质上是串联式冷却方案,随着冷却液在蛇形管内流动,所吸收的热量将越聚越多,设置于蛇形管上的电芯在冷却液流动方向上将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冷却的均匀性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液冷装置,通过设置冷却液导槽,在冷却液导槽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漏液口,配合电芯四周类似水套的电芯装配槽隔离式设计,形成多个并联式冷却液流路,减少电芯之间的温度差。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池内布设有多个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池液冷装置包括冷却液箱体,所述冷却液箱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布设有多个与电芯相适配的电芯装配槽,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电芯装配槽内;所述冷却液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冷却液箱底部;所述冷却液箱体内的电芯装配槽上方设有冷却液导槽,所述冷却液导槽水平设置并且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冷却液导槽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布设有多个漏液口。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冷却液导槽,并在冷却液导槽的长度方向上布设多个漏液口,使得冷却液由冷却液箱体的进水口进入时,可通过设置在电芯装配槽上方的冷却液导槽使冷却液形成多个并排向下的冷却液流路,并通过设置有相互隔离区间的电芯装配槽,对各个流路上的电芯进行冷却,减少流路上的温度差,电芯装配槽的槽体与电芯的表面进行接触,对电芯外侧进行均匀冷却,防止单颗电芯表面的冷却效果不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设有电芯夹板,所述电芯夹板的表面布设有与电芯相适配的通孔。通过在冷却液箱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电芯夹板,电芯夹板上布设与电芯相适配的通孔,便于电芯在插入冷却液箱体时,电芯两端接入通孔,分担电芯的受力。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导槽的漏液口尺寸沿冷却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大。通过将冷却液导槽的漏液口尺寸沿冷却液流动方向设置,在冷却液沿冷却液导槽流动的过程中,对位于水流方向较后位置的漏液口进行冷却液的流量平衡。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导槽的槽体宽度沿长度方向逐渐增大。通过将冷却液导槽的槽体宽度沿长度方向逐渐进行增宽处理,在冷却液沿冷却液导槽流动的过程中,对位于水流方向较后位置的漏液口进行冷却液的流量平衡。进一步地,所述电芯装配槽之间设有隔流板,所述隔流板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电芯装配槽外壁相连接,在竖直方向上将冷却液箱体分为多个冷却区块。通过在数值方向上的电芯装配槽之间设置隔流板,使得由冷却液导槽的各个漏液口纵向流动的冷却液经隔流板的分隔形成多组独立的冷却液流动空间,使得各个冷却液流动空间内的冷却液仅在限定区域内移动,避免在无分隔区间的情况下冷却液在箱体内流动时互相干扰,并形成湍流和涡流,使受热的冷却液长期积聚在冷却液箱体内,影响电芯的冷却。进一步地,所述电芯装配槽与电芯之间设有导热介质。通过在电芯装配槽与电芯之间设置导热介质,对电芯装配至装配槽后无法与槽体贴合的部位进行填充,提高电芯向电芯装配槽处的导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液箱体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液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液导槽的结构详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芯装配槽处的结构详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电芯;102、电芯夹板;1021、通孔;201、电池液冷装置;202、冷却液箱体;2021、进水口;2022、出水口;2023、电芯装配槽;2024、冷却液导槽;2025、漏液口;2026、隔流板;203、导热介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液箱体的表面结构示意图,电池液冷装置201包括冷却液箱体202,冷却液箱体202的一侧设有进水口2021,另一侧底部设有出水口2022,冷却液箱体202内的前后端面贯通有电芯装配槽2023,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液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冷却液导槽2024设置在冷却液箱体202内电芯装配槽2023的上方,冷却液导槽2024的一端与冷却液箱体202的进水口2021相连接,漏液口2025沿冷却液导槽2024的长度方向布设,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却液导槽的结构详图,冷却液导槽2024的两侧宽度沿冷却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漏液口的尺寸逐渐增大,请参阅图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芯装配槽处的结构详图,电芯装配槽2023的纵向方向上设有隔流板2026,隔流板2026分别与上下相邻的电芯装配槽2023外周面相连接,隔流板2026在在纵向方向上对冷却液箱体202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本实施例中隔流板倾斜设置,将箱体内入水口平面下端部分的冷却液隔为倾斜的多个空间,利用冷却液自重加上外部水压驱动的冷却液在多个分隔的倾斜空间内下降后再往出水口推进,以便带走热量),请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的装配体结构示意图,电池的电芯101由冷却液箱体202的前端面或后端面插入冷却液箱体202上的电芯装配槽2023内,导热介质203设置在电芯101和电芯装配槽2023之间,电芯夹板102固定在冷却液箱体20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电芯夹板102上布设有通孔1021,电芯101两端分别插入通孔1021内。根据上述结构,在电池液冷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电池内电池的电芯处于工作并发热,冷却液由冷却液箱体的进水口进入冷却液箱体,冷却液在冷却液箱体设置于电芯装配槽上方的冷却液导槽上流动,在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上,冷却液导槽的宽度逐渐增大,漏液口的尺寸也逐渐增大,减小冷却液流动时的阻力,对冷却液的在流动方向上的流量进行平衡,冷却液通过漏液口向下流动,冷却液进入漏液口下方的流动空间中,与电芯装配槽的外周壁相接触,在电池的工作过程中,电池的各个电芯产生热量,热量向电芯装配槽传导,在电芯及电芯装配槽的缝隙之间导热介质为电芯装配槽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池液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池内布设有多个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池液冷装置包括冷却液箱体,所述冷却液箱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布设有多个与电芯相适配的电芯装配槽,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电芯装配槽内;所述冷却液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冷却液箱底部;所述冷却液箱体内的电芯装配槽上方设有冷却液导槽,所述冷却液导槽水平设置并且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冷却液导槽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布设有多个漏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池内布设有多个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电池液冷装置;所述电池液冷装置包括冷却液箱体,所述冷却液箱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上布设有多个与电芯相适配的电芯装配槽,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电芯装配槽内;所述冷却液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于冷却液箱底部;所述冷却液箱体内的电芯装配槽上方设有冷却液导槽,所述冷却液导槽水平设置并且一端与进水口相连接,冷却液导槽底面的长度方向上布设有多个漏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箱体的前端面或后端面设有电芯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鹏刘心文赵明刘艳宗福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