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7260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一定比例的3,3,3‑三氟环氧丙烷、含溴氟代烷烃、有机碱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干燥装置进行循环脱水;b、干燥后的3,3,3‑三氟环氧丙烷物料经预热器预热后,与经过干燥的二氧化碳在混合器中高效混合,再通过列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含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3,3,3‑三氟环氧丙烷以及二氧化碳的产物流;c、步骤b的产物流经气液分离罐、第一精馏塔、第二精馏塔进行物料的分离和回收,在第二精馏塔顶部得目标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连续稳定,时空收率高,对环境友好,产品无金属残留的特点,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连续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五元环状碳酸酯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TFPC)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仪器设备及新型武器装备,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能源在汽车、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放充电容量、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目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为第三代电解液,主要由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复配而成,但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工作温度范围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不能满足需求的不足。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TFPC)具有三氟甲基与环状碳酸酯结构,介电常数、沸点和闪点较高,熔点较低,作为电池电解液溶剂或添加剂能够拓宽工作温度范围,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耐电压性和使用寿命。此外,它还可作为反应溶剂、聚合物前体、增塑剂、化妆品添加剂以及药物中间体,应用于精细化工与药物合成领域。TFPC的合成方法按原料的不同主要分为3,3,3-三氟1,2-丙二醇(TFPG)法与3,3,3-三氟环氧丙烷(TFPO)法。目前关于TFPG法的报道较多,文献Electrochem.Commun.2010,3:386-389、中国专利CN104761529和CN102807549采用TFPG与光气或三光气反应制备TFPC,这涉及到剧毒、强腐蚀性光气或三光气使用,危险性大,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专利CN102659747采用TFPG与尿素在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下反应生成TFPC,但反应温度较高(150℃-190℃),反应收率较低(29.5%-69%),且副产氨气,与当前日益严厉的环保要求不符;中国专利CN102372689和美国专利US6010806采用TFPG与碳酸二甲酯经酯交换反应制备TFPC,该类反应条件温和,但却存在着反应时间较长,需要大大过量的酯以及收率低的问题。而3,3,3-三氟环氧丙烷法具有100%的原子经济性,同时能够对温室气体CO2资源化利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日本专利JP2008230970公开了一种制备TFPC的方法,是以溴化锂(3mol%)为催化剂,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100℃,1.2MPa压力条件下,TFPO与CO2发生环加成反应生成TFPC,但该方法收率低,为49%,且需要使用价格昂贵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中国专利201510734534.1公开了一种制备TFPC的方法,是在金属钨化物的催化作用下,将TFPO转化成TFPC,反应温度30-70℃,反应压力0.5-3MPa,收率86.4%-92.7%。尽管该反应收率较高,但是却是在高压反应釜中间歇进行的,制备效率低,且涉及到金属催化、价格昂贵,产物存在金属钨残留,与电池级试剂的高品质要求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连续稳定,时空收率高,无溶剂、无金属参与对环境友好、产品品质高的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3,3,3-三氟环氧丙烷、含溴氟代烷烃、有机碱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干燥装置进行循环脱水;其中,含溴氟代烷烃的结构式为CnH2n+2-a-b-c-dFaClcIdBrb,且n=2~4的整数、a=3~8的整数、b=2~7的整数、c=0~6的整数、d=0~6的整数、a+b+c+d≤2n+2;有机碱为三烷基胺、N,N-二甲基酰胺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溴氟代烷烃与有机碱的用量为3,3,3-三氟环氧丙烷摩尔质量的0.5%-20%;b、干燥后的3,3,3-三氟环氧丙烷物料经预热器预热,与经过干燥的二氧化碳在混合器中高效混合,再通过列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含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3,3,3-三氟环氧丙烷以及二氧化碳的产物流,其中预热器预热温度50℃~70℃,混合器混合温度80℃~200℃,反应温度70℃~180℃,反应压力0.1MPa~5MPa,反应停留时间10min~90min;c、步骤b的产物流进入气液分离罐,顶部组分为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循环使用;底部物料进入第一精馏塔进行3,3,3-三氟环氧丙烷的分离;第一精馏塔塔顶组分为含3,3,3-三氟环氧丙烷的物料,返回至有机物料回收单元,循环使用;塔釜组分进入第二精馏塔;第二精馏塔塔顶组分为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塔釜组分返回至有机物料回收单元,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为:步骤a所述的含溴氟代烷烃的结构式CnH2n+2-a-b-c-dFaClcIdBrb中,n=2~4的整数、a=3~8的整数、b=2~4的整数、c=0~3的整数、d=0~2的整数、a+b+c+d=2n+2;有机碱选自三烷基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咪唑、烷基咪唑、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7-甲基-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或三乙烯二胺。步骤a所述的含溴氟代烷烃选自1,2-二溴四氟乙烷、1,1,2-三溴三氟乙烷,2,3-二溴-1,1,1,2,3,3-六氟丙烷、2,3-二溴-2,3,3-三氯-1,1,1-三氟丙烷、2,3-二溴-2,3-二氯-1,1,1,4,4,4-六氟丁烷、2,2,3,3-四溴-1,1,1,4,4,4-六氟丁烷、2,3-二溴-1,1,1,2,3,4,4,4-八氟丁烷或1,4-二溴八氟丁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碱选自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烷基咪唑。步骤a所述的含溴氟代烷烃是1,2-二溴四氟乙烷、2,3-二溴-1,1,1,2,3,3-六氟丙烷、2,3-二溴-1,1,1,2,3,4,4,4-八氟丁烷或1,4-二溴八氟丁烷;有机碱是三乙胺或N,N-二甲基甲酰胺。步骤a所述的含溴氟代烷烃与有机碱的用量为3,3,3-三氟环氧丙烷摩尔质量的3%-10%。步骤b所述的3,3,3-三氟环氧丙烷物料的水分含量小于20ppm。步骤b所述的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压力为0.5MPa~2MPa,反应停留时间为30min~6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连续、高效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具体如下:(1)对比文件均采用间歇操作,制备效率低,而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制备工艺,时空收率高,反应接触时间仅为10min-90min;(2)对比文件需要使用溶剂或金属催化剂,而本专利技术是在无溶剂、无金属参与的条件下实现的,对环境友好、产品品质高。附图说明图1为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其中,R为列管式反应器,M为混合器,D1为3,3,3-三氟环氧丙烷物料干燥装置,D2为二氧化碳干燥器,V1为物料混合单元,V2为有机物料回收单元,E1为预热器,E2为预热器,C为二氧化碳回收系统,T1为第一精馏塔,T2为第二精馏塔,1为3,3,3-三氟环氧丙烷,2为含溴氟代烷烃,3为有机碱,4为CO2,5为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3,3,3‑三氟环氧丙烷、含溴氟代烷烃、有机碱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干燥装置进行循环脱水;其中,含溴氟代烷烃的结构式为CnH2n+2‑a‑b‑c‑dFaClcIdBrb,且n=2~4的整数、a=3~8的整数、b=2~7的整数、c=0~6的整数、d=0~6的整数、a+b+c+d≤2n+2;有机碱为三烷基胺、N,N‑二甲基酰胺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溴氟代烷烃与有机碱的用量为3,3,3‑三氟环氧丙烷摩尔质量的0.5%‑20%;b、干燥后的3,3,3‑三氟环氧丙烷物料经预热器预热后,与经过干燥的二氧化碳在混合器中高效混合,再通过列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含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3,3,3‑三氟环氧丙烷以及二氧化碳的产物流,其中预热器预热温度50℃~70℃,混合器混合温度80℃~200℃,反应温度70℃~180℃,反应压力0.1MPa~5MPa,反应停留时间10min~90min;c、步骤b的产物流进入气液分离罐,顶部组分为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循环使用;底部物料进入第一精馏塔进行3,3,3‑三氟环氧丙烷的分离;第一精馏塔塔顶组分为含3,3,3‑三氟环氧丙烷的物料,返回至有机物料回收单元,循环使用;塔釜组分进入第二精馏塔;第二精馏塔塔顶组分为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塔釜组分返回至有机物料回收单元,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3,3,3-三氟环氧丙烷、含溴氟代烷烃、有机碱混合均匀后,输送至干燥装置进行循环脱水;其中,含溴氟代烷烃的结构式为CnH2n+2-a-b-c-dFaClcIdBrb,且n=2~4的整数、a=3~8的整数、b=2~7的整数、c=0~6的整数、d=0~6的整数、a+b+c+d≤2n+2;有机碱为三烷基胺、N,N-二甲基酰胺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含溴氟代烷烃与有机碱的用量为3,3,3-三氟环氧丙烷摩尔质量的0.5%-20%;b、干燥后的3,3,3-三氟环氧丙烷物料经预热器预热后,与经过干燥的二氧化碳在混合器中高效混合,再通过列管式反应器进行反应,得到含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3,3,3-三氟环氧丙烷以及二氧化碳的产物流,其中预热器预热温度50℃~70℃,混合器混合温度80℃~200℃,反应温度70℃~180℃,反应压力0.1MPa~5MPa,反应停留时间10min~90min;c、步骤b的产物流进入气液分离罐,顶部组分为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循环使用;底部物料进入第一精馏塔进行3,3,3-三氟环氧丙烷的分离;第一精馏塔塔顶组分为含3,3,3-三氟环氧丙烷的物料,返回至有机物料回收单元,循环使用;塔釜组分进入第二精馏塔;第二精馏塔塔顶组分为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塔釜组分返回至有机物料回收单元,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制备4-三氟甲基碳酸乙烯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含溴氟代烷烃的结构式CnH2n+2-a-b-c-dFaClcIdBrb中,n=2~4的整数、a=3~8的整数、b=2~4的整数、c=0~3的整数、d=0~2的整数、a+b+c+d=2n+2;有机碱选自三烷基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吕剑谷玉杰涂东怀毛伟赵波王博韩升白彦波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