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04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0:33
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包括座板、夹持臂、第一固定销、第二转销、过渡驱动杆、第二固定销、第一转销、驱动连杆和推动杆,推动杆通过二节杠杆实现对夹持臂张开和闭合的控制,从而能稳定可靠地对纱管芯套实现夹持,满足纱管输送机的逐个送纱管工艺要求。它能稳定可靠地对纱管进行夹持,确保纱管在落座、转位和剪线头时能可靠夹持。它是确保纱管输送机与纱库式自动络筒机配套使用的核心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纱库式自动络筒机配套使用的纱管输送装置,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管输送装置中的夹管器。
技术介绍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是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络筒机主要起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清除纱线上的疵点,改善纱线品质等作用。在现有的纱库式自动络筒机中均无纱管输送设备,纱管的输入均由人工投送,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生产效率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为了节省用工,降低劳动强度,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与纱库式自动络筒机配套使用的纱管输送设备,在纱管输送预处理过程中,纱管进出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纱管落入第二步,纱管夹持(夹紧)第三步,漏空工位第四步,纱尾吸除第五步,松管、剪纱第六步,纱管输出在上述过程中,当纱管落入多工位纱管储存器中时必须得到可靠的夹持,否则纱管就会发生直落现象,使得纱管无法实现与纱管储存器同步转动,导致纱管输送效率低下,同时纱管上的线头也无法定向吸除,直接导致找头率降低,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它能稳定可靠地对纱管进行夹持,确保纱管在落座、转位和剪线头时能可靠夹持。它是确保纱管输送机与纱库式自动络筒机配套使用的核心装置。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其特征是:包括座板、夹持臂、第一固定销、第二转销、过渡驱动杆、第二固定销、第一转销、驱动连杆和推动销,两只对称设置的夹持臂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可转动地固定在座板上,夹持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销与过渡驱动杆的一端铰连接,过渡驱动杆的另一端与驱动连杆铰连接,过渡驱动杆通过第二固定销可转动地固定在座板上,过渡驱动杆以第二固定销为支点旋转,两只对称设置的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动销铰连接,在座板上对应于推动销设置位置设有直线导轨槽,由夹持臂、第一固定销、第二转销、过渡驱动杆、第二固定销、第一转销、驱动连杆和推动销组成的二级杠杆夹持机构设置在二块座板之间,两块座板通过定间距柱销平行地连为一体,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与座板固定连接,过渡驱动杆与第二固定销之间为间隙配合,过渡驱动杆可绕第二固定销转动,夹持臂与第一固定销之间为间隙配合,夹持臂可绕第一固定销转动,在夹持臂上设有纱管芯套定位结构。进一步,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与下面的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与上面的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一固定销和第二固定销与上下二块座板之间均为固定连接。进一步,夹持臂上所述纱管芯套定位结构为:在夹持臂的内侧面上设有圆弧夹持面。更进一步,在夹持臂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夹持块,弹性夹持块的夹持面为圆弧面。进一步,夹持臂上所述纱管芯套定位结构为:在夹持臂内设有伸缩块和弹簧,在伸缩块上设有圆弧夹持面,弹簧位于伸缩块与夹持臂之间。更进一步,所述圆弧夹持面与纱管芯套外径相应。其工作过程如下:气缸或油缸等夹紧驱动部件驱动推动销或驱动连杆,此时推动销则沿座板上的直线导轨槽向下滑动,由于过渡驱动杆的中间以铰连接方式由第二固定销固定在座板上,即过渡驱动杆可以绕第二固定销转动,因此,两个对称设置的过渡驱动杆的上端在驱动连杆的作用下向外张开,两个过渡驱动杆的下端则向内收缩,即两个过渡驱动杆的下端之间的距离缩小,由于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臂的下端绕第一固定销转动,因此,设置在夹持臂上的纱管芯套定位结构就能夹住纱管的芯套上颈。若在夹持臂内设有伸缩块和弹簧,在伸缩块上与纱管芯套相应的圆弧面,弹簧位于伸缩块与夹持臂之间,这样的纱管芯套定位结构能实现对纱管芯套的缓和夹持,防止粗暴夹持导致纱管芯套意外夹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拆除上座板后的结构图;图3为图2在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剖视图;图中:1-座板;2-夹持臂;3-第一固定销;4-第二转销;5-过渡驱动杆;6-第二固定销;7-第一转销;8-驱动连杆;9-推动销;11-直线导轨槽;21-伸缩块;2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1: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座板1、夹持臂2、第一固定销3、第二转销4、过渡驱动杆5、第二固定销6、第一转销7、驱动连杆8和推动销9,两只对称设置的夹持臂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3可转动地固定在座板1上,夹持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销4与过渡驱动杆5的一端铰连接,过渡驱动杆5的另一端与驱动连杆8铰连接,过渡驱动杆5通过第二固定销6可转动地固定座板1上,第二固定销6位于第二转销4和第一转销7之间,两只对称设置的驱动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推动销9铰连接,在座板1上设有对应于推动销9设置位置设有直线导轨槽11,由夹持臂2、第一固定销3、第二转销4、过渡驱动杆5、第二固定销6、第一转销7、驱动连杆8和推动销9组成的二级杠杆夹持机构设置在二块座板1之间,两块座板1通过定间距柱销平行地连为一体,第一固定销3和第二固定销6至少与一块座板1固定连接,过渡驱动杆5与第二固定销6之间为间隙配合,过渡驱动杆5可绕第二固定销6转动,夹持臂2与第一固定销3之间为间隙配合,夹持臂2可绕第一固定销3转动,在夹持臂2上设有纱管芯套定位结构,夹持臂2上所述纱管芯套定位结构为:在夹持臂2的内侧面上设有与纱管芯套相应的圆弧面。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设置在夹持臂2上的纱管芯套定位结构:在本例中,所述纱管芯套定位结构为:在夹持臂2内设有伸缩块21和弹簧22,在伸缩块21上设有与纱管芯套外径相应的圆弧面,弹簧22位于伸缩块21与夹持臂2之间。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所提出的所有等功能代换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其特征是:包括座板(1)、夹持臂(2)、第一固定销(3)、第二转销(4)、过渡驱动杆(5)、第二固定销(6)、第一转销(7)、驱动连杆(8)和推动销(9),两只对称设置的夹持臂(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3)可转动地固定在座板(1)上,夹持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销(4)与过渡驱动杆(5)的一端铰连接,过渡驱动杆(5)的另一端与驱动连杆(8)铰连接,过渡驱动杆(5)通过第二固定销(6)可转动地固定在座板(1)上,过渡驱动杆(5)以第二固定销(6)为支点旋转,两只对称设置的驱动连杆(8)的另一端与推动销(9)铰连接,在座板(1)上对应于推动销(9)设置位置设有直线导轨槽(11),由夹持臂(2)、第一固定销(3)、第二转销(4)、过渡驱动杆(5)、第二固定销(6)、第一转销(7)、驱动连杆(8)和推动销(9)组成的二级杠杆夹持机构设置在二块座板(1)之间,两块座板(1)通过定间距柱销平行地连为一体,第一固定销(3)和第二固定销(6)与座板(1)固定连接,过渡驱动杆(5)与第二固定销(6)之间为间隙配合,过渡驱动杆(5)可绕第二固定销(6)转动,夹持臂(2)与第一固定销(3)之间为间隙配合,夹持臂(2)可绕第一固定销(3)转动,在夹持臂(2)上设有纱管芯套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管输送机的双节式夹管器,其特征是:包括座板(1)、夹持臂(2)、第一固定销(3)、第二转销(4)、过渡驱动杆(5)、第二固定销(6)、第一转销(7)、驱动连杆(8)和推动销(9),两只对称设置的夹持臂(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3)可转动地固定在座板(1)上,夹持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销(4)与过渡驱动杆(5)的一端铰连接,过渡驱动杆(5)的另一端与驱动连杆(8)铰连接,过渡驱动杆(5)通过第二固定销(6)可转动地固定在座板(1)上,过渡驱动杆(5)以第二固定销(6)为支点旋转,两只对称设置的驱动连杆(8)的另一端与推动销(9)铰连接,在座板(1)上对应于推动销(9)设置位置设有直线导轨槽(11),由夹持臂(2)、第一固定销(3)、第二转销(4)、过渡驱动杆(5)、第二固定销(6)、第一转销(7)、驱动连杆(8)和推动销(9)组成的二级杠杆夹持机构设置在二块座板(1)之间,两块座板(1)通过定间距柱销平行地连为一体,第一固定销(3)和第二固定销(6)与座板(1)固定连接,过渡驱动杆(5)与第二固定销(6)之间为间隙配合,过渡驱动杆(5)可绕第二固定销(6)转动,夹持臂(2)与第一固定销(3)之间为间隙配合,夹持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发扬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长荣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