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及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624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管件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管件外套于所述翻边;还包括外套于所述管件底部的衬套,其包括筒体部和沿所述筒体部的底端径向向外伸出的翻沿部;所述筒体部和所述管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翻沿部和所述连接部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其中,所述衬套的线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管件的线膨胀系数。该连接结构能够在降低焊接成本的同时,确保管件与连接部件具有较高的焊接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连接结构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及气液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前述连接结构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气液分离器一般用于制冷系统中,安装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气液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分离气态和液态制冷剂,使制冷剂均以气态的形式从压缩机吸气口进入压缩机,防止对压缩机造成液击,同时回冷冻油到压缩机中,润滑压缩机,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转,并储存部分液态制冷剂。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封堵筒体1′两端开口的两封头2′、固设于一封头2′上的接管3′(包括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以及其他辅助件。在整机装配时,气液分离器的接管3′与系统中的管路件进行焊接。通常,制冷系统中的管路件为铜管,为保证焊接稳定性,气液分离器的接管3′也采用铜管。因气液分离器需要具有一定的承压性,故其筒体1′、封头2′等通常采用低碳钢加工制作。目前,接管3′与封头2′通过钎焊进行连接,焊接时需要确保一定的熔深,同时不能有泄漏现象。请一并参考图2-3,图2为图1中封头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部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及气液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管件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管件外套于所述翻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于所述管件底部的衬套(40),其包括筒体部(41)和沿所述筒体部(41)的底端径向向外伸出的翻沿部(42);所述筒体部(41)和所述管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翻沿部(42)和所述连接部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其中,所述衬套(40)的线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管件的线膨胀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1.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管件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的边缘向外翻折形成翻边,所述管件外套于所述翻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套于所述管件底部的衬套(40),其包括筒体部(41)和沿所述筒体部(41)的底端径向向外伸出的翻沿部(42);所述筒体部(41)和所述管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翻沿部(42)和所述连接部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其中,所述衬套(40)的线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管件的线膨胀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翻沿部焊接的部位为平行于所述翻沿部(42)的平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件与连接部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的线膨胀系数大于所述连接部件的线膨胀系数。4.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封堵所述筒体两端开口的封头(20),以及固接于所述封头(20)的接管(30),所述接管(30)与所述筒体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与所述封头通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接管(30)为所述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