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333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包括司机室、左侧墙、底架、端墙、右侧墙和车顶,所述左侧墙、底架、右侧墙的前端分别以焊接方式连接在司机室后端,所述左侧墙、底架、右侧墙的后端分别以焊接方式与端墙连接,所述车顶以粘接方式连接在侧墙、底架、端墙、右侧墙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车顶由于采用了粘接方式,就可以采用铝型材等较轻的材质,不仅能够满足强度和密封要求,还简化了结构,从而使得车顶质量得以减轻,同时胶层还可以对车顶设备振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减轻了对整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属于轨道交通设备

技术介绍
因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的设备主要布置于车顶,对车顶不但有防雨密封要求,而且有强度要求,如果用钢结构直接焊接,则车顶重量较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满足强度和密封要求,又能减轻车体重量的结构成了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包括司机室、左侧墙、底架、端墙、右侧墙和车顶,所述左侧墙、底架、右侧墙的前端分别以焊接方式连接在司机室后端,所述左侧墙、底架、右侧墙的后端分别以焊接方式与端墙连接,所述车顶以粘接方式连接在侧墙、底架、端墙、右侧墙顶部。本技术方案中,车顶由于采用了粘接方式,就可以采用铝型材等较轻的材质,不仅能够满足强度和密封要求,还简化了结构,从而使得车顶质量得以减轻,同时胶层还可以对车顶设备振动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减轻了对整车的影响。作为优选,所述车顶与侧墙、底架、端墙、右侧墙顶部之间用结构粘接胶粘接并密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离散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中标记:1为司机室,2为左侧墙,3为底架,4为端墙,5为右侧墙,6为车顶,7为结构粘接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包括司机室1、左侧墙2、底架3、端墙4、右侧墙5和车顶6,所述左侧墙2、底架3、右侧墙5的前端分别以焊接方式连接在司机室1后端,所述左侧墙2、底架3、右侧墙5的后端分别以焊接方式与端墙4连接,所述车顶6以粘接方式连接在侧墙2、底架3、端墙4、右侧墙5顶部。所述车顶6与侧墙2、底架3、端墙4、右侧墙5顶部之间用结构粘接胶7粘接并密封,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司机室(1)、左侧墙(2)、底架(3)、端墙(4)、右侧墙(5)和车顶(6),所述左侧墙(2)、底架(3)、右侧墙(5)的前端分别以焊接方式连接在司机室(1)后端,所述左侧墙(2)、底架(3)、右侧墙(5)的后端分别以焊接方式与端墙(4)连接,所述车顶(6)以粘接方式连接在侧墙(2)、底架(3)、端墙(4)、右侧墙(5)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车体焊接与粘接混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司机室(1)、左侧墙(2)、底架(3)、端墙(4)、右侧墙(5)和车顶(6),所述左侧墙(2)、底架(3)、右侧墙(5)的前端分别以焊接方式连接在司机室(1)后端,所述左侧墙(2)、底架(3)、右侧墙(5)的后端分别以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菌王飞杨芳琳张春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