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07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包括外模具和芯模具,外模具由顶边模、底边模和两个侧边模组成矩形框架结构,顶边模由不同尺寸的顶模节通过高强螺栓连接而成,每个顶模节均包括朝向芯模具的内面板、垂直面板、侧板、挡板和槽钢板,槽钢板和内面板之间设有方钢管;侧边模与顶边模的组成相同;底边模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底模节,每个底模节均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相邻的两个底模节之间通过穿设侧板的高强螺栓连接。芯模具由四个L形芯模节和四个一字形芯模节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模具由一次性使用或定制变为项目多次周转使用,增加模具的通用性,节约工期,从而降低模具摊销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
技术介绍
预制构件是指采用预先成型方法制造的各种构件,其有别于现场制造,预先成型制造的构件通常要在专业工厂完成,然后运输到现场使用。预制构件在建筑领域的使用较为广泛,在建筑领域通常将预制构件等同于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者预制混凝土(precastconcrete,简称PC)。目前,国内大多数PC构件厂都是利用钢制模具拼装成型生产预制构件,而模具需根据拆分设计后的构件图纸定制,其使用寿命一般以项目为期限,为一次性的投入使用。因构件模数化、模具通用化程度差,一旦项目结束,这些模具以废铁变卖,而采购模具和废铁的单价相差十倍以上,这构件厂来说是极大的浪费,使其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大多数建筑企业不敢涉足,阻碍了建筑产业化的推行及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制墙体构件模具不能跨构件、跨项目周转使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可通过拼接方式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周转使用,节省了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包括外模具和芯模具,所述芯模具位于所述外模具的内部,所述芯模具外模具由顶边模、底边模和两个侧边模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芯模具由四个L形芯模节和四个一字形芯模节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顶边模由不同尺寸的顶模节连接而成,每个所述顶模节均包括内面板、垂直面板、侧面板、挡板和槽钢板,所述内面板朝向所述芯模具,两个所述侧面板设于所述内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以穿设高强螺栓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顶模节,所述内面板远离芯模具的一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互相平行的垂直面板和挡板,所述内面板和垂直面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出筋通孔,所述内面板的上方设有连接到所述垂直面板上的槽钢板,所述槽钢板的两侧壁朝向内面板,所述槽钢板的顶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内面板的宽度,所述槽钢板和内面板之间设有方钢管,所述方钢管的两端分别搭接于挡板和槽钢板的侧壁上,使所述方钢管倾斜设置;所述侧边模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侧模节,每个所述侧模节的组成与顶边模的组成相同,所述侧模节的内面板和垂直面板上均设有多个出筋通孔,所述侧模节的垂直面板上设有多排连接孔,以满足不同造型的墙体能穿设螺栓连接模台;所述底边模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底模节,每个底模节均包括顶板、底板、底边模面板和肋板,所述底边模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底模节,每个底模节均包括顶板、底板和底边模面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互相平行并通过底边模面板连接,且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还连接有多个肋板,所述顶板和底板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连接孔,以连接模台,所述底边模面板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错开设有多个套筒孔,两个所述肋板分别设于所述底边模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模节之间通过穿设侧板的高强螺栓连接。作为优选,所述L形芯模节和一字型芯模节均包括顶板、底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互相平行并通过侧板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L形芯模节和一字型芯模节通过相邻的所述侧板穿设高强螺栓连接,且该相邻的侧板倾斜45°角设置。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两个套筒孔之间的距离均为300mm。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为椭圆孔。作为优选,所述套筒孔为圆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顶边模、侧边模和底边模围城矩形框结构,且组成顶边模、侧边模和底边模的模节可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将模具由一次性使用或定制变为项目多次周转使用,增加模具的通用性,节约工期,从而降低模具摊销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外模具的顶边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外模具的顶边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外模具的顶边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外模具的底边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外模具的底边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外模具的底边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的芯模具的底边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边模;11-内面板;12-垂直面板;13-槽钢板;14-挡板;15-侧面板;2-侧边模;3-底边模;31-顶板;32-底板;33-底边模面板;34-肋板;35-连接孔;36-套筒孔;4-方钢管;5-出筋通孔;6-胶条固定件;7-密封胶条;8-通孔;9-L形芯模节;10-一字型芯模节。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包括芯模具和外模具,芯模具位于外模具的内部,外模具由顶边模1、底边模3和两个侧边模2组成矩形框架结构,顶边模1由不同尺寸的顶模节连接而成,每个顶模节均包括内面板11、侧面板15、垂直面板12、挡板14和槽钢板13,内面板11朝向芯模具,两个侧面板15设于内面板11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与内面板11垂直,以穿设高强螺栓连接相邻的两个顶模节,并在位于侧面板15的两端的连接孔穿设高强螺栓连接两个顶模节。内面板11远离芯模具的一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互相平行的垂直面板12和挡板14,垂直面板12上开设有多个出筋通孔5,内面板11的上方设有连接到垂直面板12上的槽钢板13,槽钢板13的两侧壁朝向内面板11,槽钢板13的顶面的宽度小于内面板11的宽度,槽钢板13和内面板11之间设有方钢管4,方钢管4的两端分别搭接于挡板14和槽钢板13的侧壁上,使方钢管4倾斜设置。侧边模2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侧模节,每个侧模节的组成与顶模节的组成相同,且侧边模的垂直面板12上设有开设有多个通孔8,以穿设螺栓连接墙体。继续结合图5和图6,底边模3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底模节,每个底模节均包括顶板31、底板32和底边模面板33,顶板31和底板32互相平行并通过底边模面板33连接,底边模面板33与顶板31(底板32)互相垂直,且与顶板31和底板32组成U字形,顶板31和底板32之间还连接有多个肋板34,以增强顶板31、底板32和底边模面板33的连接结构,且其中两个肋板34分别设于底边模面板33长度方向的两端,用于穿设高强螺栓以连接相邻的两个底模节。顶板31和底板32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连接孔35,连接孔35为椭圆孔,用于连接模台。底边模面板33上以上下错开(梅花布置)的方式均布有多个套筒孔36。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套筒孔36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连接孔35之间的距离均为300mm。本实施例中,侧边模2和顶边模1的长度方向的内面板11的外侧分别设有密封胶条7,并通过胶条固定件6固定于垂直面板12上。本实施例中,芯模具的L形芯模节9和一字型芯模节10均包括顶板、底板和斜侧板,如图7所示,顶板和底板互相平行并通过侧板连接成框架结构,L形芯模节9和一字型芯模节10通过相邻的斜侧板穿设高强螺栓连接,且斜侧板倾斜45°角设置,以便于脱模。本技术中的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具和芯模具,所述芯模具位于所述外模具的内部,所述外模具由顶边模、底边模和两个侧边模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芯模具由四个L形芯模节和四个一字形芯模节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顶边模由不同尺寸的顶模节连接而成,每个所述顶模节均包括内面板、垂直面板、侧面板、挡板和槽钢板,所述内面板朝向所述芯模具,两个所述侧面板设于所述内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以穿设高强螺栓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顶模节,所述内面板远离芯模具的一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互相平行的垂直面板和挡板,所述内面板和垂直面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出筋通孔,所述内面板的上方设有连接到所述垂直面板上的槽钢板,所述槽钢板的两侧壁朝向内面板,所述槽钢板的顶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内面板的宽度,所述槽钢板和内面板之间设有方钢管,所述方钢管的两端分别搭接于挡板和槽钢板的侧壁上,使所述方钢管倾斜设置;所述侧边模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侧模节,每个所述侧模节的组成与顶边模的组成相同,所述侧模节的内面板和垂直面板上均设有多个出筋通孔,所述侧模节的垂直面板上设有多排连接孔,以满足不同造型的墙体能穿设螺栓连接模台;所述底边模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底模节,每个底模节均包括顶板、底板和底边模面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互相平行并通过底边模面板连接,且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还连接有多个肋板,所述顶板和底板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多个连接孔以连接模台,所述底边模面板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错开设有多个套筒孔,两个所述肋板分别设于所述底边模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相邻的两个所述底模节之间通过穿设所述肋板的高强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体构件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具和芯模具,所述芯模具位于所述外模具的内部,所述外模具由顶边模、底边模和两个侧边模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芯模具由四个L形芯模节和四个一字形芯模节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顶边模由不同尺寸的顶模节连接而成,每个所述顶模节均包括内面板、垂直面板、侧面板、挡板和槽钢板,所述内面板朝向所述芯模具,两个所述侧面板设于所述内面板长度方向的两端,以穿设高强螺栓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顶模节,所述内面板远离芯模具的一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互相平行的垂直面板和挡板,所述内面板和垂直面板上均开设有多个出筋通孔,所述内面板的上方设有连接到所述垂直面板上的槽钢板,所述槽钢板的两侧壁朝向内面板,所述槽钢板的顶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内面板的宽度,所述槽钢板和内面板之间设有方钢管,所述方钢管的两端分别搭接于挡板和槽钢板的侧壁上,使所述方钢管倾斜设置;所述侧边模包括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在一起的多个侧模节,每个所述侧模节的组成与顶边模的组成相同,所述侧模节的内面板和垂直面板上均设有多个出筋通孔,所述侧模节的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杨林军刘献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