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01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支撑框和支撑架,所述固定板为圆板中间设有固定孔,边缘处设有螺丝孔,所述支撑框为空心圆柱形,支撑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平均分为四块,每一块支撑架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齿条,所述支撑框的中心设有手动气压缸,所述手动气压缸的推杆上套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手动气压缸的底部设有“十”字形支撑腿,支撑腿的末端设有万向轮,摇杆的末端设有带气压阀的拉环,所述滑杆、摇杆和支撑腿均穿过支撑框上设的开口,所述摇杆还穿过支撑架上的槽口,该底座方便机器人移动,且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使机器人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取代了人工操作,越来越多的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出现在工厂中,大多数机器人都只是设置一个简易的底座,这对机器人缺乏保护作用,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机器人底座如申请号201610281416.4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防撞保护型底座,包括机器人底座,所述机器人底座的底部设有防撞稳固台,且防撞稳固台的内腔中分别对称开有风向导流通道,所述风向导流通道内穿通设有抽风通道,抽风通道靠近机器人底座顶部的一端上设有阻风上盖,所述机器人底座的侧壁上安装有电机,电机电连接控制器,且电机通过凸轮与阻风上盖传动连接。通过抽风机将机器人底座底部的空气抽入抽风通道内,使得保护机器人底座与底面之间被强加上较强的吸附力,达到即使有外力推动机器人底座的情况下,机器人底座也不会被撞倒导致损坏,该底座实现了防撞,对机器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机器人在使用的时候有时候还需要移动,显然该底座不能实现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包括固定板、支撑框和支撑架,所述固定板为圆板中间设有固定孔,边缘处设有螺丝孔,所述支撑框为空心圆柱形,支撑框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平均分为四块,每一块支撑架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齿条,所述支撑框的中心设有手动气压缸,所述手动气压缸的推杆上套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手动气压缸的底部设有“十”字形支撑腿,支撑腿的末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手动气压缸上还设有摇杆,摇杆的末端设有带气压阀的拉环,所述滑杆、摇杆和支撑腿均穿过支撑框上设的开口,所述摇杆还穿过支撑架上的槽口。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面板、橡胶板和底板,橡胶板粘结在面板和底板之间。优选的,所述滑杆的末端设有回勾。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设有凸起的手提。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外侧设有限位圈,所述滑杆穿过限位圈上的开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种结构设计所述固定板为圆板中间设有固定孔,边缘处设有螺丝孔,固定孔和螺丝孔都对机器人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机器人发生倾倒,所述支撑架平均分为四块,每一块支撑架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齿条,所述支撑框的中心设有手动气压缸,所述手动气压缸的推杆上套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手动气压缸的底部设有“十”字形支撑腿,支撑腿的末端设有万向轮,所述手动气压缸上还设有摇杆,摇杆的末端设有带气压阀的拉环,当不使用万向轮时可用气压阀将手动气压缸里的气体放出,将万向轮收回,此时支撑框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而支撑架则通过手提可将其拉出,扩大支撑的范围,使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稳定,所述固定板包括面板、橡胶板和底板,橡胶板粘结在面板和底板之间,橡胶板能够对压力进行缓冲,减小支撑架的受力,所述滑杆的末端设有回勾,防止滑杆拉动过头,所述齿轮的外侧设有限位圈,所述滑杆穿过限位圈上的开孔,防止滑杆左右晃动,限制其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的水平方向的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手动气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板,2—支撑架,3—摇杆,4—拉环,5—气压阀,6—槽口,7—手提,8—面板,9—橡胶板,10—底板,11—万向轮,12—齿条,13—齿轮,14—回勾,15—支撑框,16—支撑腿,17—滑杆,18—推杆,19—手动气压缸,20—固定孔,21—螺丝孔,22—限位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包括固定板1、支撑框15和支撑架2,所述固定板1为圆板中间设有固定孔20,边缘处设有螺丝孔21,所述支撑框15为空心圆柱形,支撑框15的顶端与固定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平均分为四块,每一块支撑架2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上设有齿条12,所述支撑框15的中心设有手动气压缸19,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推杆18上套接有齿轮13,齿轮13与齿条12啮合,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底部设有“十”字形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末端设有万向轮11,所述手动气压缸19上还设有摇杆3,摇杆3的末端设有带气压阀5的拉环4,所述滑杆17、摇杆3和支撑腿16均穿过支撑框15上设的开口,所述摇杆3还穿过支撑架2上的槽口6。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固定板1包括面板8、橡胶板9和底板10,橡胶板9粘结在面板8和底板10之间,橡胶板9能够对压力进行缓冲,减小支撑架2的受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杆17的末端设有回勾14,防止滑杆17拉动过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的外侧设有凸起的手提7,方便支撑架2拉出。此外,所述齿轮13的外侧设有限位圈22,所述滑杆17穿过限位圈22上的开孔,防止滑杆17左右晃动,限制其范围。基于上述,该种结构设计所述固定板1为圆板中间设有固定孔20,边缘处设有螺丝孔21,固定孔20和螺丝孔21都对机器人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机器人发生倾倒,所述支撑架2平均分为四块,每一块支撑架2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上设有齿条12,所述支撑框15的中心设有手动气压缸19,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推杆18上套接有齿轮13,齿轮13与齿条12啮合,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底部设有“十”字形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末端设有万向轮11,所述手动气压缸19上还设有摇杆3,当不使用万向轮11时可用气压阀5将手动气压缸19里的气体放出,将万向轮11收回,此时支撑框15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而支撑架2则通过手提7可将其拉出,扩大支撑的范围,使机器人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稳定,所述固定板1包括面板8、橡胶板9和底板10,橡胶板9粘结在面板8和底板10之间,橡胶板9能够对压力进行缓冲,减小支撑架2的受力,所述滑杆17的末端设有回勾14,防止滑杆17拉动过头,所述齿轮13的外侧设有限位圈22,所述滑杆17穿过限位圈22上的开孔,防止滑杆17左右晃动,限制其范围。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包括固定板(1)、支撑框(15)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为圆板中间设有固定孔(20),边缘处设有螺丝孔(21),所述支撑框(15)为空心圆柱形,支撑框(15)的顶端与固定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平均分为四块,每一块支撑架(2)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上设有齿条(12),所述支撑框(15)的中心设有手动气压缸(19),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推杆(18)上套接有齿轮(13),齿轮(13)与齿条(12)啮合,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底部设有“十”字形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末端设有万向轮(11),所述手动气压缸(19)上还设有摇杆(3),摇杆(3)的末端设有带气压阀(5)的拉环(4),所述滑杆(17)、摇杆(3)和支撑腿(16)均穿过支撑框(15)上设的开口,所述摇杆(3)还穿过支撑架(2)上的槽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包括固定板(1)、支撑框(15)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为圆板中间设有固定孔(20),边缘处设有螺丝孔(21),所述支撑框(15)为空心圆柱形,支撑框(15)的顶端与固定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2)平均分为四块,每一块支撑架(2)的内侧均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上设有齿条(12),所述支撑框(15)的中心设有手动气压缸(19),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推杆(18)上套接有齿轮(13),齿轮(13)与齿条(12)啮合,所述手动气压缸(19)的底部设有“十”字形支撑腿(16),支撑腿(16)的末端设有万向轮(11),所述手动气压缸(19)上还设有摇杆(3),摇杆(3)的末端设有带气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