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244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其结构包括电器主体、前盖壳、插电座、USB插口、多头充电线、车载插头、蓄电装置,前盖壳设于充电器主体前表面,插电座设于前盖壳左侧中部,USB插口设于前盖壳右侧上方,多头充电线设于前盖壳右下方且位于USB插口下方,车载插头设于充电器主体后端,蓄电装置设于充电器主体内部。有益效果:通过设有蓄电装置可确保当车子在没有启动或充电器处于短路状态时自动向设备提供电源连续充电,提高车载充电器在车辆颠簸状况下的连续充电情况,有效确保车载充电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
本技术是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属于车载充电器领域。
技术介绍
车载充电器是指常规通过汽车电瓶(轿车12V,卡车24V)供电的车载充电器,大量使用在各种便携式、手持式设备的锂电池充电领域。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220594012.8的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器壳体安装在悬臂式充电器座上,充电器壳体与悬臂式充电器座的上部用螺钉相固定;悬臂式充电器座的下部与避震元件相抵触地固定于车辆基体上;这样的安装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载充电器的抗震性,从而使得车辆在运行或者充电的过程中不受车辆颠簸的影响,以提高充电的效率。但现有技术存在车载充电器只能在车子启动时才可以充电,且当插座内的电流超过过载保护电路可承受范围内时,充电器则处于短路状态,无法提供电源,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车载充电器只能在车子启动时才可以充电,且当插座内的电流超过过载保护电路可承受范围内时,充电器则处于短路状态,无法提供电源,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不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其结构包括充电器主体(1)、前盖壳(2)、插电座(3)、USB插口(4)、多头充电线(5)、车载插头(6)、蓄电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壳(2)设于充电器主体(1)前表面,所述前盖壳(2)与充电器主体(1)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插电座(3)设于前盖壳(2)左侧中部,所述插电座(3)与前盖壳(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USB插口(4)设于前盖壳(2)右侧上方,所述USB插口(4)与前盖壳(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多头充电线(5)设于前盖壳(2)右下方且位于USB插口(4)下方,所述插电座(3)、USB插口(4)、多头充电线(5)与充电器主体(1)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车载插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车载充电器,其结构包括充电器主体(1)、前盖壳(2)、插电座(3)、USB插口(4)、多头充电线(5)、车载插头(6)、蓄电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壳(2)设于充电器主体(1)前表面,所述前盖壳(2)与充电器主体(1)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插电座(3)设于前盖壳(2)左侧中部,所述插电座(3)与前盖壳(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USB插口(4)设于前盖壳(2)右侧上方,所述USB插口(4)与前盖壳(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多头充电线(5)设于前盖壳(2)右下方且位于USB插口(4)下方,所述插电座(3)、USB插口(4)、多头充电线(5)与充电器主体(1)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车载插头(6)设于充电器主体(1)后端,所述车载插头(6)与充电器主体(1)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蓄电装置(7)设于充电器主体(1)内部,所述蓄电装置(7)与充电器主体(1)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蓄电装置(7)由元件板(701)、电源接触块(702)、杆筒(703)、弹簧(704)、导电轴杆(705)、蓄电池接触块(706)、主电源(707)、蓄电池(708)组成,所述元件板(701)设于充电器主体(1)内部,所述元件板(701)与充电器主体(1)内部的电路板通过电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源接触块(702)设于元件板(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纳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