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715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厂燃煤锅炉领域,特别是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针对现有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上部的燃尽风下部区温度高易结焦,甚至堵塞燃烧器喷口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包括锅炉和热二次风母管,所述锅炉内腔设上下分布的燃尽风喷口和主燃烧器喷口,锅炉内腔四周设锅炉前墙水冷壁、后墙水冷壁和侧墙水冷壁,所述热二次风母管上接送风管通入固定锅炉上的防焦风风箱,防焦风风箱接通锅炉内腔中设置的防焦风喷口,防焦风喷口的高度设于主燃烧器喷口和燃尽风喷口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炉膛燃尽风下方且主燃烧器上方的角部区域发生结焦,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并避免燃烧器喷口堵塞带来的停机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厂燃煤锅炉领域,特别是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以防止燃烧器上部结焦影响锅炉运行安全和导致的其它不便。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发电方式,大型电站燃煤锅炉运行时炉内的配风方式会直接影响煤粉在锅炉炉膛内部燃烧状况的好坏,并对炉内结焦有重要影响。目前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煤粉炉占有较大比重,其具有燃烧行程长、炉内混合强烈、燃烧效率高等特点。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对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条件限制。现有对氮氧化物控制主要通过低氮燃烧方式实现,这种燃烧方式会造成主燃烧器喷口缺氧燃烧,而炉膛内燃烧器区域还原性气氛很强,会使得灰熔点降低,炉膛水冷壁容易发生结焦,特别是炉膛四角的燃烧器上部且燃尽风下部区,其温度较高,更容易导致该区域结焦,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发电成本提升,现在电厂普遍选用灰分较高的经济煤种以降低成本,结焦加剧,很多锅炉甚至出现流焦现象,堵塞燃烧器喷口,不得不停机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上部的燃尽风下部区温度高易结焦,甚至堵塞燃烧器喷口等问题,提供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有效防止炉膛燃尽风下方且主燃烧器上方的角部区域发生结焦,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避免燃烧器喷口堵塞带来的停机处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包括锅炉和热二次风母管,所述锅炉内腔设上下分布的燃尽风喷口和主燃烧器喷口,锅炉内腔四周设锅炉前墙水冷壁、后墙水冷壁和侧墙水冷壁,其特征是所述热二次风母管上接送风管通入固定锅炉上的防焦风风箱,所述防焦风风箱接通锅炉内腔中设置的防焦风喷口,防焦风喷口的高度设于主燃烧器喷口和燃尽风喷口之间。本技术通过从热二次风母管处获取一部分热二次风送入锅炉上固定的防焦风风箱,在燃尽风喷口和主燃烧喷口两者形成的区域中间送出热二次风,为高热负荷区域增强氧化性气氛,以防止灰熔点降低,并作为少量冷却风,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该区域发生结焦的趋势,同时减轻该区域的高温腐蚀,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避免燃烧器喷口堵塞带来的停机处理;热二次风母管直接连管通入锅炉内腔炉膛易造成炉膛漏风率增加,进而降低锅炉效率,用防焦风风箱作过渡便于密封和调整接管管径,能有效降低漏风率,避免锅炉效率下降过多。锅炉中上下设置的燃尽风喷口和主燃烧器喷口均为现有技术,形成的两个区域分别对应为燃尽风喷口区域和主燃烧喷口区域,在此不再赘述,工作时防焦风喷口形成的防焦风喷口区域位于前述两个区域之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防焦风风箱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对应锅炉内腔四角位置设置。由于四角位置均属于易结焦位置,在四角各设置一个防焦风风箱送出热二次风,更有效防止主燃烧器喷口上方的四个角部区域发生结焦,增强锅炉燃烧效果。所述送风管上沿送风方向依序设置电动隔离门、电动调节门和流量测量装置。电动隔离门在不使用这一路送风时起到隔离作用,之后的电动调节门作用是调节这一路送风的风量大小,流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这一路送风的流量大小,通过三个一起作用调节防焦风风量大小,实际使用中可以给四个防焦风风箱各自配套一套送风控制组件,每套送风控制组件包括电动隔离门、电动调节门以及流量测量装置,针对四个区域不同情况独立调节送风,改善结焦影响;也可以每两个防焦风风箱或四个共用一套送风控制组件。所述出风喷口为圆形喷口,所述圆形喷口内绕周向设置导叶片。圆形喷口加工制造方便,绕周向设置的导叶片可以使防焦风均匀分配,沿喷口一圈呈旋流状快速喷出。所述前墙水冷壁与后墙水冷壁以及侧墙水冷壁都包括若干平行竖置的并排水冷壁管,相邻水冷壁管之间连有鳍片,所述防焦风喷口为鳍片上打孔形成,所述鳍片背后设接管连通防焦风风箱和防焦风喷口。前、后墙水冷壁和侧墙水冷壁均由水冷壁管和鳍片连接构成,此为现有技术的常规水冷壁,防焦风喷口为鳍片上直接打孔,便于在现有水冷壁上改造实现,操作简单、方便,而且使用效果好。本技术通过从热二次风母管处获取一部分热二次风送入锅炉上固定的防焦风风箱,在主燃烧器喷口和燃尽风喷口之间送入热二次风,提高燃烧效果,防止炉膛燃尽风下方且主燃烧器上方的角部区域发生结焦,进而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避免因为燃烧器喷口堵塞带来的停机处理不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所述锅炉内部示意图。图3:本技术所述防焦风喷口示意图。图中:1.电动隔离门、2.电动调节门、3.流量测量装置、4.热二次风母管、5.燃尽风喷口、6.主燃烧器喷口、7.防焦风风箱、8.送风管、9.水冷壁管、10.防焦风喷口、11.鳍片、12.锅炉、13.主燃烧器喷口区域、14.燃尽风喷口区域、15.前墙水冷壁、16.侧墙水冷壁、17.防焦风喷口区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包括锅炉12和热二次风母管4,所述锅炉12内腔设上下分布的燃尽风喷口5和主燃烧器喷口6,锅炉内腔四周还设有锅炉前墙水冷壁15、后墙水冷壁和侧墙水冷壁16,所述热二次风母管4上接送风管8通入固定锅炉(12)上的防焦风风箱7,所述防焦风风箱7接通锅炉12内腔中设置的防焦风喷口10,所述防焦风喷口10的高度设于主燃烧器喷口6和燃尽风喷口5之间,燃尽风喷口5和主燃烧器喷口6分别形成对应的燃尽风喷口区域14和主燃烧喷口区域13,防焦风喷口10形成的防焦风喷口区域17位于前述两个区域之间;所述防焦风风箱7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对应锅炉12内腔四角位置设置,连接四个防焦风风箱7的每个送风管8上都沿送风方向依序设置电动隔离门1、电动调节门2和流量测量装置3;所述防焦风喷口10为圆形喷口,所述前墙水冷壁15与后墙水冷壁以及侧墙水冷壁16都包括若干平行竖置的并排水冷壁管9,相邻水冷壁管9之间连有鳍片11,防焦风喷口10为鳍片11上打孔形成,喷口内绕周向设置导叶片,鳍片11背后设接管连通防焦风风箱7和防焦风喷口10。工作时,从热二次风母管处获取的一部分热二次风送入锅炉上固定的防焦风风箱,再经防焦风喷口向主燃烧器喷口和燃尽风喷口之间送出,为高热负荷区域增强氧化性气氛,以防止灰熔点降低,并提供少量冷却风,降低烟气中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的含量,从而有效降低该区域发生结焦的趋势,同时减轻该区域的高温腐蚀,提高锅炉运行安全性和避免燃烧器喷口堵塞带来的停机处理。四个防焦风风箱均配有电动隔离门、电动调节门以及流量测量装置,工作中可以针对四个区域不同情况各自独立调节送风,改善结焦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包括锅炉(12)和热二次风母管(4),所述锅炉(12)内腔设上下分布的燃尽风喷口(5)和主燃烧器喷口(6),锅炉内腔四周设锅炉前墙水冷壁、后墙水冷壁和侧墙水冷壁,其特征是所述热二次风母管(4)上接送风管(8)通入固定锅炉(12)上的防焦风风箱(7),所述防焦风风箱(7)接通锅炉(12)内腔中设置的防焦风喷口(10),所述防焦风喷口(10)的高度设于主燃烧器喷口(6)和燃尽风喷口(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包括锅炉(12)和热二次风母管(4),所述锅炉(12)内腔设上下分布的燃尽风喷口(5)和主燃烧器喷口(6),锅炉内腔四周设锅炉前墙水冷壁、后墙水冷壁和侧墙水冷壁,其特征是所述热二次风母管(4)上接送风管(8)通入固定锅炉(12)上的防焦风风箱(7),所述防焦风风箱(7)接通锅炉(12)内腔中设置的防焦风喷口(10),所述防焦风喷口(10)的高度设于主燃烧器喷口(6)和燃尽风喷口(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防焦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焦风风箱(7)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对应锅炉(12)内腔四角位置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凯吴剑波童小忠裘立春胡卿杨威黄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