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196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架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行架模块包括立柱、上梁、下梁、电机和转轴;所述立柱竖直设有两根,所述上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部之间;所述下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底部之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立柱的内侧均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台、滑轮安装架和滑轮;所述升降台的两侧安装所述滑轮安装架,所述滑轮安装架上固定所述滑轮;所述升降模块通过链条与所述转轴铰接;所述升降台的顶面水平,所述升降台的底面向前端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机器人臂搬运货物,减少生产线工位,降低生产线成本;结构简单,便于校准;节省装置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悬臂升降机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的
,具体涉及一种单悬臂升降机。
技术介绍
在生产线中升降机的使用非常频繁。常规的升降机采用四根立柱,立柱中间安装升降台。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升降机升降货物后,还需要机器人臂搬运货物,货物在升降机的四根立柱之间,机器人臂会被立柱阻挡,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节省工位、结构简单、低成本的单悬臂升降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包括行架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行架模块包括立柱、上梁、下梁、电机和转轴;所述立柱竖直设有两根,所述上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部之间;所述下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底部之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立柱的内侧均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台、滑轮安装架和滑轮;所述升降台的两侧安装所述滑轮安装架,所述滑轮安装架上固定所述滑轮;所述滑轮安装到所述滑槽内,所述升降模块通过链条与所述转轴铰接;所述升降台的顶面水平,所述升降台的底面向前端倾斜,所述升降台的后端厚,前端薄。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滑轮安装架的顶部设有限位板。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台每侧有设置两个所述滑轮。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梯形的支撑板。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立柱通过双层夹板与地面相连。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转轴的中部设有固定件。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台的内部为骨架结构,上下面设有完整的平面板。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转轴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升降模块通过链条与所述齿轮铰接。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下梁上设有定位杆,所述升降台的底面有对应的定位孔。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台的顶面为滑动结构,沿所述升降台前后滑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两根立柱不会阻碍机器人臂的动作,方便机器人臂搬运货物;减少生产线工位,降低生产线成本;结构简单,便于校准安装;装置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升降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行架模块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3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3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行架模块1、立柱11、滑槽111、支撑板112、双层夹板113、上梁12、下梁13、定位杆131、电机14、转轴15、固定件151、齿轮152、升降模块2、升降台21、滑轮安装架22、限位板221和滑轮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7所示,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包括行架模块1和升降模块2;所述行架模块1包括立柱11、上梁12、下梁13、电机14和转轴15;所述立柱11竖直设有两根,所述上梁12安装于所述立柱11的顶部之间;所述下梁13安装于所述立柱11的底部之间;所述电机14安装于所述立柱11上,并与所述转轴15相连;所述立柱11的内侧均设有滑槽111;所述升降模块2包括升降台21、滑轮安装架22和滑轮23;所述升降台21的两侧安装所述滑轮安装架22,所述滑轮安装架22上固定所述滑轮23;所述滑轮23安装到所述滑槽111内,所述升降模块2通过链条与所述转轴15铰接;所述升降台21的顶面水平,所述升降台21的底面向前端倾斜,所述升降台21的后端厚,前端薄。这样的升降机结构只使用了两跟立柱11,转轴15在电机14的转动下,通过链条带动升降模块2沿滑槽111升降,对比四根立柱11的升降机来说,降低了装置的成本,同时在安装时只需对两跟立柱11的竖直方向进行校准,安装也更加方便。机器人臂从升降台21上夹取货物时,由于没有了其他立柱的干扰,机器人臂的活动方式不会受限,方便机器人臂夹取货物。减少了生产线工位,降低整条生产线成本。升降台21的后端厚,前端薄,既可以减轻负载,又可以节省生产成本。滑轮安装架22是一整块金属板,大大增强了行架模块1和升降模块2的连接强度。整个装置分为行架模块1和升降模块2,二者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需要更换时可以单独更换其中一个模块,更换更加方便。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滑轮安装架22的顶部设有限位板221。当升降模块2升到顶端时,限位板221顶到上梁12处,对升降模块2进行限位,防止其继续上升,对货物或装置造成损坏。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台21每侧有设置两个所述滑轮23。升降模块2在升降的过程中,每侧都有两个滑轮23可以沿着滑槽111滑动,升降模块2就可以平稳的升降,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立柱11的底端设有梯形的支撑板112。因为单悬臂升降机的重心会朝一侧偏移,所以立柱11的一侧受力较大。为了保持立柱11的稳定性,在其底部安装梯形的支撑板112,对其进行支撑,防止其受力过大而导致立柱11的底端倾斜、断裂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立柱11通过双层夹板113与地面相连。因为整个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就为立柱11的底端,这样会使得立柱11对底面的压强过大,会使地面凹陷或者立柱11倾斜。立柱11与地面之间设置双层夹板113可以增大立柱1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立柱11可以更稳。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转轴15的中部设有固定件151。因为转轴15要承受升降模块21的重量,而转轴15只与立柱11有连接。为了保证转轴15的结构稳定性,在转轴15的中部设置固定件151,对转轴15的结构进行加强,增大其承载能力。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台21的内部为骨架结构,上下面设有完整的平面板。内部设有骨架,再在外面铺设完整的平面板,在保证升降台21的承载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减小升降台21的重量,减轻转轴15的负载负担,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转轴15的两端设有齿轮152,所述升降模块2通过链条与所述齿轮152铰接。齿轮152可以和链条之间相互啮合,防止链条在升降模块2升降的时候发生打滑的情况,保证升降过程的平稳性。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下梁13上设有定位杆131,所述升降台21的底面有对应的定位孔。在升降模块2降到底端时,升降台21底面的定位孔与下梁13的定位杆131配合,对升降模块2进行定位,防止其晃动。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升降台21的顶面为滑动结构,沿所述升降台21前后滑动。在需要时,将升降台21的顶面滑出,增大载物面积,可以放置更多的货物。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悬臂升降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架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行架模块包括立柱、上梁、下梁、电机和转轴;所述立柱竖直设有两根,所述上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部之间;所述下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底部之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立柱的内侧均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台、滑轮安装架和滑轮;所述升降台的两侧安装所述滑轮安装架,所述滑轮安装架上固定所述滑轮;所述滑轮安装到所述滑槽内,所述升降模块通过链条与所述转轴铰接;所述升降台的顶面水平,所述升降台的底面向前端倾斜,所述升降台的后端厚,前端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架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行架模块包括立柱、上梁、下梁、电机和转轴;所述立柱竖直设有两根,所述上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顶部之间;所述下梁安装于所述立柱的底部之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立柱上,并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立柱的内侧均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模块包括升降台、滑轮安装架和滑轮;所述升降台的两侧安装所述滑轮安装架,所述滑轮安装架上固定所述滑轮;所述滑轮安装到所述滑槽内,所述升降模块通过链条与所述转轴铰接;所述升降台的顶面水平,所述升降台的底面向前端倾斜,所述升降台的后端厚,前端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安装架的顶部设有限位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悬臂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每侧有设置两个所述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平何高覃清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