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170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本电梯包括轿厢,设置有顶腔和侧腔,侧腔内设置有通风通道,通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侧腔内壁上;风力发电单元,包括风力发电机和储能蓄电池,风力发电机设置在通风通道中,储能蓄电池安装在顶腔,与风力发电机电连接;照明单元,包括照明灯、照明开关、控制器和红外线探测器,照明开关与储能蓄电池电连接,照明灯设置在顶腔的下表面,与照明开关电连接,控制器设置在顶腔,与照明开关电连接,红外线探测器,设置在轿厢内壁,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梯利用风力发电单元将电梯井道内的风转化为电能为照明单元供能,并结合红外线探测器,保证了电梯空乘情况下,照明单元处于关闭状态,节约能量,更加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电梯内需要设置照明装置,但是现有的照明装置都是通过电路连接建筑内的线路供电,但是遇到停电或者电梯故障时,供电受障,电梯内的照明难以保证。专利号为CN20190927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电梯照明装置,合理的利用太阳能源,节约了电能的消耗,保证了电梯照明时间和安全性能。但是很多情况下,电梯都处于室内,无法接触太阳,太阳能也常常无法满足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的照明单元通过风力发电单元产生的电能工作,且照明单元在无乘客时自动关闭,极大的节约了电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梯,包括轿厢,风力发电单元,照明单元。轿厢,所述轿厢设置有顶腔和侧腔,所述侧腔内设置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侧腔壁上。优选地,所述通风通道的数量为8个,对称分布在所述侧腔的四角。电梯上行和下行产生的风通过通风通道进入轿厢内部,为轿厢通风,形成了电梯的利用自然风的通风系统。风力发电单元,包括风力发电机和储能蓄电池,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中,所述储能蓄电池安装在所述顶腔,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电连接。电梯上行和下行过程中会造成井道内空气流动产生风,带动风力发电机运作产生电能储存在所述储能蓄电池中。照明单元,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照明灯、照明开关、控制器和红外线探测器,所述照明开关与所述储能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顶腔的下表面,与所述照明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顶腔,与所述照明开关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轿厢内壁,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红外线探测器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后壁和上壁,其中,所述轿厢后壁上的红外线探测器的高度设置为距离所述轿厢底面1.5m,可以更好的检测乘客上下电梯的情况。优选地,本技术的电梯还包括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称重传感器为数字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前有无乘客搭乘电梯,避免了由于小孩调皮或者误按出现无搭乘人员而电梯依然停靠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通风通道出风口设置有空气净化板,所述空气净化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除颗粒层和除异味层。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电梯井道内的空气往往夹杂着浓浓的机油味或铁锈味,同时还会携带有大量的颗粒粉尘,因此上述的空气就会直接进入到电梯轿厢内,影响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质量,因此增设空气净化板,所述空气净化板能对空气中的异味和颗粒进行吸收,从而提高进入电梯轿厢的空气质量。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电梯的上行和下行,会造成井道内空气流动产生风,风带动风力发电机运作产生电能储存在储能蓄电池中,用以提供照明单元工作所需的电;当电梯轿厢门打开时,红外线探测器检测到人体产生的红外线光谱,将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照明开关接通,照明灯利用储能蓄电池储存的电能工作,当乘客离开轿厢后,红外线探测器检测不到人体产生的红外线光谱,控制器控制照明开关切断,照明灯停止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其中,1-轿厢,11-顶腔,12-侧腔,13-通风通道,2-风力发电单元,21-风力发电机,22-储能蓄电池,3-照明单元,31-照明灯,32-照明开关,33-控制器,34-红外线探测器,4-称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的电梯包括轿厢1,风力发电单元2,照明单元3。轿厢1,设置有顶腔11和侧腔12,侧腔12内设置有通风通道13,通风通道13的出风口设在在侧腔12的内壁上;优选地,通风通道13的数量为8个,对称分布在侧腔12的四角。风力发电单元2,包括风力发电机21和储能蓄电池22,风力发电机21设置在通风通道13中,储能蓄电池22安装在顶腔11,与风力发电机21电连接。照明单元3,照明单元3包括照明灯31、照明开关32、控制器33和红外线探测器34,照明开关32与储能蓄电池22电连接,照明灯31设置在顶腔11的下表面,与照明开关32电连接;控制器33设置在顶腔11,与照明开关31电连接;红外线探测器34,设置在轿厢1内壁,并与控制器33电连接。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红外线探测器34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轿厢的后壁和上壁,其中,轿厢后壁上的红外线探测器34的高度设置为距离轿厢1底面1.5m。本实施例的电梯还包括称重传感器4。优选地,称重传感器4为数字称重传感器。通风通道13入风口设置有空气净化板14,空气净化板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除颗粒层和除异味层。本实施例的电梯的工作原理为: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电梯的上行和下行,会造成井道内空气流动产生风,风带动风力发电机21运作产生电能储存在储能蓄电池22中,用以提供照明单元3工作所需的电;当电梯轿厢门打开时,红外线探测器34检测到人体产生的红外线光谱,将信号传给控制器33,控制器33控制照明开关32接通,照明灯31利用储能蓄电池22储存的电能工作,当乘客离开轿厢1后,红外线探测器34检测不到人体产生的红外线光谱,控制器控制照明开关32切断,照明灯31停止工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核心思想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核心思想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设置有顶腔(11)和侧腔(12),所述侧腔(12)内设置有通风通道(13),所述通风通道(13)的出风口(131)设置在所述侧腔(12)内壁上用以给所述轿厢(1)通风;风力发电单元(2),包括风力发电机(21)和储能蓄电池(22),所述风力发电机(21)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13)中,所述储能蓄电池(22)安装在所述顶腔(11),与所述风力发电机(21)电连接;照明单元(3),所述照明单元(3)包括照明灯(31),照明开关(32),控制器(33)和红外线探测器(34),所述照明开关(32)与所述储能蓄电池(22)电连接,所述照明灯(31)设置在所述顶腔(11)的下表面,与所述照明开关(32)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3)设置在所述顶腔(11),与所述照明开关(32)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34)设置在所述轿厢(1)内壁,并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所述轿厢(1)设置有顶腔(11)和侧腔(12),所述侧腔(12)内设置有通风通道(13),所述通风通道(13)的出风口(131)设置在所述侧腔(12)内壁上用以给所述轿厢(1)通风;风力发电单元(2),包括风力发电机(21)和储能蓄电池(22),所述风力发电机(21)设置在所述通风通道(13)中,所述储能蓄电池(22)安装在所述顶腔(11),与所述风力发电机(21)电连接;照明单元(3),所述照明单元(3)包括照明灯(31),照明开关(32),控制器(33)和红外线探测器(34),所述照明开关(32)与所述储能蓄电池(22)电连接,所述照明灯(31)设置在所述顶腔(11)的下表面,与所述照明开关(32)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3)设置在所述顶腔(11),与所述照明开关(32)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探测器(34)设置在所述轿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龙丁国华陈琴剑
申请(专利权)人:立达博仕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