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9248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于垂直升降电梯或升降机。包括轿厢、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在轿厢左右两侧对称布置的导向条、导轨、导向轮;底座板固定在电梯井的底端,竖直安装的导轨下端安装在底座板的上,侧面固连在电梯井的侧壁上,其内侧设有限制导向轮移动的导向槽;移动轮能沿着底座板的上平面和导向条限定的方向滚动;外侧杆和内侧杆能绕着轴A做剪刀式摆动;外侧杆和内侧杆能绕轴B摆动;横轴的左右两侧设有摆动臂和连接件铰连接;连接座的一侧和内侧杆固定,另外一侧和轿厢固连;升降缸动作时,连接座带动轿厢上升或下降。这种电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动作平稳,电梯失控时,降低下坠速度或减小动能,减轻乘坐人员的伤害或货物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于垂直升降电梯或升降机。
技术介绍
电梯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钢丝绳驱动、液压驱动、齿轮齿条驱动、链轮链条驱动等几种形式。钢丝绳驱动电梯是一种以电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钢丝绳和轿厢连接,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液压驱动电梯是通过液压动力源,液压缸作直线运动,直接或通过钢丝绳或其他方式间接地使轿厢升降的电梯。液压驱动电梯包括液压系统、升降装置、导向系统、轿厢、电气控制装置等。为保证电梯安全,防止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电梯还包括限速器、安全钳、缓冲装置、安全触板、层门门锁、安全窗、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等组成的安全保护系统。缓冲装置通常采用的是弹簧或拉簧或气囊或气缸缓冲或液压缸缓冲或上述几种组合的装置来达到缓冲目的。保护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电梯能在失控时,保护乘坐的人员或货物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但是,还是经常发生电梯坠落伤人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梯,用于5层以下的载人电梯或载货电梯,电梯失控时,能降低轿厢的下坠速度或减小动能,减轻乘坐人员的伤害或货物损失。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包括轿厢、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在轿厢左右两侧对称布置的导向条、导轨、导向轮、轴A、轴B、外侧杆、内侧杆、连接件、升降缸、气缸座、横轴、移动轮、连接座;底座板固定在电梯井的底端,导向条、气缸座安装在底座板上,竖直安装的导轨下端安装在底座板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上,导轨的侧面固连在电梯井的竖直壁上,其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限制导向轮移动的导向槽;最下面的外侧杆和内侧杆的一端分别装有移动轮,移动轮和底座板接触,两侧端面和导向条接触,能沿着底座板的上平面和导向条限定的方向滚动;轴A穿过外侧杆、内侧杆中间的孔,外侧杆和内侧杆能绕着轴A做剪刀式摆动,轴A的外端设
有导向轮,导向轮位于导向槽里能竖直方向移动;轴B分别穿过外侧杆和内侧杆两端部位的孔,外侧杆和内侧杆能绕轴B摆动;横轴的左右两端和内侧杆固定,横轴的左右两侧设有摆动臂和连接件铰连接,连接件和升降缸杆连接,升降缸和气缸座铰连接;连接座的一侧和轴A29固定连接,另外一侧和轿厢的上端固连;升降缸动作时,连接座带动轿厢上升或下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于垂直升降电梯或升降设备,用于5层以下的载人或载货电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动作平稳,电梯下降时几乎不消耗能量,节省能源;特殊设计的轿厢在电梯失控时,能降低下坠速度或减小动能,减轻乘坐人员的伤害或货物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的轿厢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W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4所示,一种电梯包括轿厢26、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利用液压驱动使轿厢26升降,升降装置包括在轿厢26左右两侧对称布置的导向条17、导轨25、导向轮27、轴A29、轴B30、外侧杆31、内侧杆32、连接件33、升降缸34、气缸座35、横轴36、移动轮37、连接座38;底座板19固定在电梯井的底端,导向条17、气缸座35安装在底座板19上,竖直安装的导轨25下端安装在底座板19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上,导轨25的侧面固连在电梯井的竖直壁上,其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限制导向轮27移动的导向槽24;最下面的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的一端分别装有移动轮37,移动轮37和底座板19接触,移动轮37的两侧端面和导向条17接触,移动轮37能沿着底座板19的上平面和导向条17限定的方向滚动;轴A29穿过外侧杆31、内侧杆32中间的孔,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能绕着轴A29做剪刀式摆动,轴A29的外端设有导向轮27,导向轮27位于导向槽24里能竖直方向移动(图1、4所示);轴B30分别穿过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两端(两头)部位的孔,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能绕轴B30摆动;横轴36的左右两端和内侧杆32固定,横轴36的左右两侧设有摆动臂39,摆动臂39和连接件33铰连接,连接件33和升降缸34杆连接,升降缸34和气缸座35铰连接;连接座38的一侧和轴A29固定连接,另外一侧和轿厢26的上端固连;升降缸
34动作时,连接座38带动轿厢26上升或下降。优选的,所述的升降缸34是液压缸,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调速阀,用于调节轿厢26的升降速度。优选的,所述升降缸34倾斜底座板19安装(如图1所示)或者竖直安装;竖直安装,承载能力更强,效率更高、能耗更低。优选的,所述电梯还包括液压泵站,液压泵站向升降缸34提供动力,驱动轿厢26升降。优选的,所述电梯还包括导向系统,导向系统包括滑道、导轮、安全钳,滑道竖直安装在在电梯井的竖直壁上,安全钳、导轮安装在轿厢26上,导向系统使轿厢26竖直移动更平稳;安全钳和滑道接触,当轿厢26矢速时,安全钳抱住滑道,使轿厢26迅速减速,减小动能,减轻乘坐人员的伤害或货物损失。优选的,所述的轿厢26包括内厢10和外厢8、安全门16、拉簧缓冲机构、上端压簧缓冲机构、下端压簧缓冲机构、上缓冲垫机构、下缓冲垫机构,其特征是,上板A18、下板B22分别和内厢10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内厢10套装在外厢8里面,两者之间装有导向滑道,当惯性大于一定值时,内厢10能沿着导向滑道竖直移动。拉簧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内厢10的侧壁B11和外厢8的侧壁A9之间的多个拉簧13、固定杆12,拉簧缓冲机构在轿厢26里对称布置,固定杆12分别固定在侧壁B11的外侧和侧壁A9的里侧,拉簧13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杆12上。下缓冲垫机构包括处于下板A21和下板B22之间的第二缓冲垫20,第二缓冲垫20、下板A21安装在下板B22上,四周边缘和下板B22四周匹配,并能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上端压簧缓冲机构包括多个压簧B15,固定在上盖板23和上板A18之间。当轿厢26失控向上过冲时,上端压簧缓冲机构能降低过冲速度或减小动能,减轻乘坐人员的伤害或货物损失。所述下端压簧缓冲机构包括多个压簧A2,固定在外厢8的下端板1和下板B22之间。为保证电梯安全,防止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一种电梯安全措施还包括电梯限速器、层门门锁、电梯安全窗、电梯超载限制装置、限位开关装置等。但是,上述安全功能失效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轿厢26快速上升或者快速下降时,为了确保乘坐人员的安全,本专利技术增加了拉簧缓冲机构、上端压簧缓冲机构、下端压簧缓冲机构、上缓冲垫机构、下缓冲垫机构组合的方法,降低下坠速度或减小动能,减轻乘坐人员的伤害或货物损失。众所周知,物体的动能:W=1/2mv2,m为轿厢26质量,v为轿厢26下坠速度。可以看出,轿厢26失控时,重力加速度和动能非常大,常规的方法不足以消除对人体的伤害,采用上述组合的缓冲方法,特别是乘坐人员站立在下缓冲垫机构上,第二缓冲垫20良好的弹性,以及拉簧缓冲机构、上端压簧缓冲机构、下端压簧缓冲机构的协同作用,极大地减小了乘坐人员的伤害或货物损失。优选的,为了进一步降低下坠速度或减小动能,所述电梯还包括多个在轿厢26里对称布置的气缸缓冲机构3,气缸缓冲机构3的缸杆4安装在侧壁B11的外侧,缸体7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包括轿厢(26)、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包括在轿厢(26)左右两侧对称布置的导向条(17)、导轨(25)、导向轮(27)、轴A(29)、轴B(30)、外侧杆(31)、内侧杆(32)、连接件(33)、升降缸(34)、气缸座(35)、横轴(36)、移动轮(37)、连接座(38);底座板(19)固定在电梯井的底端,导向条(17)、气缸座(35)安装在底座板(19)上,竖直安装的导轨(25)下端安装在底座板(19)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上,导轨(25)的侧面固连在电梯井的竖直壁上,其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限制导向轮(27)移动的导向槽(24);最下面的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的一端分别装有移动轮(37),移动轮(37)和底座板(19)接触,两侧端面和导向条(17)接触,能沿着底座板(19)的上平面和导向条(17)限定的方向滚动;轴A(29)穿过外侧杆(31)、内侧杆(32)中间的孔,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能绕着轴A(29)做剪刀式摆动,轴A(29)的外端设有导向轮(27),导向轮(27)位于导向槽(24)里能竖直方向移动;轴B(30)分别穿过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两端部位的孔,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能绕轴B(30)摆动;横轴(36)的左右两端和内侧杆(32)固定,横轴(36)的左右两侧设有摆动臂(39)和连接件(33)铰连接,连接件(33)和升降缸(34)杆连接,升降缸(34)和气缸座(35)铰连接;连接座(38)的一侧和轴A(29)固定连接,另外一侧和轿厢(26)的上端固连;升降缸(34)动作时,连接座(38)带动轿厢(26)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包括轿厢(26)、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包括在轿厢(26)左右两侧对称布置的导向条(17)、导轨(25)、导向轮(27)、轴A(29)、轴B(30)、外侧杆(31)、内侧杆(32)、连接件(33)、升降缸(34)、气缸座(35)、横轴(36)、移动轮(37)、连接座(38);底座板(19)固定在电梯井的底端,导向条(17)、气缸座(35)安装在底座板(19)上,竖直安装的导轨(25)下端安装在底座板(19)的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上,导轨(25)的侧面固连在电梯井的竖直壁上,其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限制导向轮(27)移动的导向槽(24);最下面的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的一端分别装有移动轮(37),移动轮(37)和底座板(19)接触,两侧端面和导向条(17)接触,能沿着底座板(19)的上平面和导向条(17)限定的方向滚动;轴A(29)穿过外侧杆(31)、内侧杆(32)中间的孔,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能绕着轴A(29)做剪刀式摆动,轴A(29)的外端设有导向轮(27),导向轮(27)位于导向槽(24)里能竖直方向移动;轴B(30)分别穿过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两端部位的孔,外侧杆(31)和内侧杆(32)能绕轴B(30)摆动;横轴(36)的左右两端和内侧杆(32)固定,横轴(36)的左右两侧设有摆动臂(39)和连接件(33)铰连接,连接件(33)和升降缸(34)杆连接,升降缸(34)和气缸座(35)铰连接;连接座(38)的一侧和轴A(29)固定连接,另外一侧和轿厢(26)的上端固连;升降缸(34)动作时,连接座(38)带动轿厢(26)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缸(34)是液压缸,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有调速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34)倾斜底座板(19)安装或者竖直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还包括液压泵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还包括导向系统,导向系统包括滑道、导轮、安全钳,滑道竖直安装在在电梯井的竖直壁上,安全钳、导轮安装在轿厢(26)上;安全钳和滑道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26)包括内厢(10)和外厢(8)、安全门(16)、拉簧缓冲机构、上端压簧缓冲机构、下端压簧缓冲机构、上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韩毅军时丕林刘桂红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