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84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包括设置于底坑中的缓冲器一、设置于对重架上方的缓冲器二,在轿厢压动所述缓冲器时,所述对重架压动所述缓冲器二。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底坑设置缓冲器的同时还在对重架的上方布置缓冲器,对对重架以及轿厢同时进行缓冲,解决底坑深度不够时难以满足缓冲的问题。时难以满足缓冲的问题。时难以满足缓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缓冲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井的底坑安装了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缓冲器,其作用就是当电梯发生坠落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有弹簧缓冲器、液压缓冲器等等,目的就是利用缓冲器的蓄能作用,消耗掉冲击能量,以保障电梯内乘客的安全。
[0003]缓冲器对底坑深度有一定的要求,若底坑深度不够,则缓冲距离不够,轿厢依旧存在较大的冲击。通常的做法是,加大底坑的深度,这种做法,带来以下一些潜在的隐患:结构安全问题:电梯井道加深后,整个建筑的结构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结构评估,确保建筑可以承受额外的重量和负荷。
[0004]电梯安全问题:电梯井道加深后,电梯的安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电梯的导轨可能需要更长的支撑,如果支撑不足,可能会导致电梯的不稳定和运行故障。
[0005]工期问题:电梯井道加深需要更长的施工时间,因为需要进行更多的工作,例如挖掘和加固。这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延迟和成本的增加。
[0006]环境问题:电梯井道加深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例如地下水位、土壤稳定性和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这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结合底坑中的缓冲器一以及对重架上方的缓冲器二,在轿厢压动缓冲器一时,对重架压动缓冲器二,降低冲击,保障电梯内乘客的安全。
[0008]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底坑中的缓冲器一、设置于对重架上方的缓冲器二;所述对重架在轿厢向下压动所述缓冲器一时向上压动所述缓冲器二。
[0009]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对重导轨上的用于安装所述缓冲器二的缓冲安装架;所述缓冲安装架包括主梁、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的安装座,所述缓冲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主梁上设置供钢丝绳通过的让位绳孔。
[0010]优选的,所述让位绳孔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绳限位块,所述绳限位块包括块体、设置在所述块体上的限位缺口,两个所述绳限位块上的限位缺口组成限位口。
[0011]优选的,所述绳限位块滑动设置在主梁上,主梁上还设置有位于绳限位块侧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绳限位块相连接的弹性部件,所述绳限位块上还设置有竖向插孔,竖向插孔中设置有锁杆,锁杆包括与所述竖向插孔配合的锁部、位于所述主梁侧方并伸到所述缓冲器二下方的触发部、连接所述锁部与触发部的连接部,所述对重架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锁杆正下方的用于使所述锁杆从所述竖向插孔中退出的触发杆,并且,对重架顶部距所述缓冲器二的距离d1与触发杆距触发部下端的距离d0之差大于所述锁部
插入在竖向插孔中的深度d2。综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合底坑中的缓冲器一以及对重架上方的缓冲器二,在轿厢压动缓冲器一时,对重架压动缓冲器二,降低冲击,保障电梯内乘客的安全。
[0012]2:本专利技术,绳限位块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影响钢丝绳的寿命,且只有在轿厢缓冲时发挥防钢丝绳瞬间跳动的作用,从而防止钢丝绳本身以及各类用于悬挂钢丝绳的绳轮部件出现较大的磨损,确保电梯使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缓冲系统在井道中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缓冲器二在缓冲安装架上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锁杆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包括设置于底坑中的缓冲器一1、设置于对重架01上方的缓冲器二2,对重架01在轿厢03向下压动缓冲器一1时向上压动缓冲器二2,使传递到缓冲器一1的动能变小,缓冲器一1的缓冲距离无需很大,适用于浅底坑,不需要挖深底坑。
[0016]还包括设置于对重导轨02上的缓冲安装架3,缓冲安装架3用于安装缓冲器二2,缓冲安装架3包括主梁31、设置在主梁31上的安装座32,主梁31的两侧固定连接在对重架01两侧的两个对重导轨02上,缓冲器二2安装于安装座32上,安装座32数量为两个,缓冲器二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缓冲器二2安装在两个安装座32上,主梁31上设置供钢丝绳通过的让位绳孔311,让位绳孔311 的横截面尺寸应尽可能大,防止钢丝绳在电梯正产运动时与让位绳孔311产生摩擦而导致钢丝绳寿命变短。
[0017]由于对重架01瞬间压在缓冲器二2上时,对重架01的速度会发生瞬变,钢丝绳有发生强烈瞬间跳动的隐患,导致钢丝绳本身以及各类用于悬挂钢丝绳的绳轮部件出现较大的磨损,从而导致电梯寿命降低,为此,让位绳孔31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绳限位块33,绳限位块33包括块体331、设置在块体331上的限位缺口332,两个绳限位块33上的限位缺口332组成限位口,限位口的尺寸小于让位绳孔311的尺寸,由该限位口对钢丝绳进行限定,防止钢丝绳产生强烈的瞬间跳动。限位缺口332中设置有缓冲垫,降低对限位口的损坏,缓冲垫未示意出。
[0018]电梯在正常运行时,应尽可以地使限位口尺寸较大,降低与钢丝绳产生碰触或者摩擦,为此,所述绳限位块33滑动设置在主梁31上,主梁31上还设置有位于绳限位块33侧方的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上设有与所述绳限位块33相连接的弹性部件35,弹性部件35采用弹簧,所述绳限位块33上还设置有竖向插孔333,竖向插孔333中设置有锁杆36,锁杆36包括与所述竖向插孔333配合的锁部361、位于所述主梁31侧方并伸到所述缓冲器二2下方的触发部362、连接所述锁部361与触发部362的连接部363,所述对重架0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锁杆36正下方的触发杆37,触发杆37用于使所述锁杆36从所述竖向插孔333中退出,并
且,对重架01顶部距所述缓冲器二2的距离d1与触发杆37距触发部362下端的距离d0之差大于所述锁部361插入在竖向插孔333中的深度d2,这种距离关系的设定,使得对重架01的顶部在锁部361在退出竖向插孔333时还未碰到所述缓冲器二2,即触发杆37在缓冲器二2发挥缓冲之前就将锁杆36推出,让限位口提前变小。
[0019]这种结构设置,电梯正常运行时,锁杆36插在竖向插孔333中,两个绳限位块33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此时,两个绳限位块33的存在,降低与钢丝绳产生碰触或者摩擦,保证电梯钢丝绳以及电梯的使用寿命,当轿厢坠落且对重架01向上快要接近缓冲器二2时,触发杆37提前将锁杆36推出,使得限位口变小,防止钢丝绳在对重架01接触缓冲器时发生瞬间强烈的跳动。
[0020]为使对重架01上的触发杆37能够触及触发部362,在对重架01上设置有向前侧延伸的安装块37

1,触发杆37安装于安装块37

1上,触发杆37位于主梁31的前侧。
[0021]所述锁杆36还包括与连接部363相连接的并位于连接部363上方的滑动部364,滑动部364上套有固定滑套4,固定滑套4一方面起到安装滑动部3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底坑中的缓冲器一(1)、设置于对重架(01)上方的缓冲器二(2);所述对重架(01)在轿厢(03)向下压动所述缓冲器一(1)时向上压动所述缓冲器二(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对重导轨(02)上的用于安装所述缓冲器二(2)的缓冲安装架(3);所述缓冲安装架(3)包括主梁(31)、设置在所述主梁(31)上的安装座(32),所述缓冲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2)上;主梁(31)上设置供钢丝绳通过的让位绳孔(3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绳孔(31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绳限位块(33),所述绳限位块(33)包括块体(331)、设置在所述块体(331)上的限位缺口(332),两个所述绳限位块(33)上的限位缺口(332)组成限位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浅底坑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限位块(33)滑动设置在主梁(31)上,主梁(31)上还设置有位于绳限位块(33)侧方的固定板(34),所述固定板(34)上设有与所述绳限位块(33)相连接的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琴剑吴灵敏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立达博仕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