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良好地提高排水性能和操纵稳定性能的轮胎。
技术介绍
以往,例如如图4所示公知有一种轮胎t,在胎面部g上具备: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一对主槽a、a;使主槽a与胎面接地端Te连通且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槽b1;以及以不与主槽a、胎面接地端Te连通的方式倾斜地延伸的倾斜槽b2。对于这样的轮胎,主槽a、倾斜槽b1、b2将胎面踏面与路面之间的水膜顺畅地排出,因此,能够发挥优异的排水性能。然而,对于这种轮胎t,在其陆地部c上形成有被主槽a和倾斜槽b1夹着的锐角状的第一角部c1。此外,在于倾斜槽b2上设置有呈图示那样的弯曲状延伸的弯曲部d的情况下,在陆地部c上形成有被弯曲部d夹着的锐角状的第二角部c2。这样的第一角部c1以及第二角部c2在轮胎硫化时橡胶易于滞留。因此,具有第一角部c1以及第二角部c2的轮胎t由于接地压不均匀,因此,存在有操纵稳定性能易于变差这样的问题。现有技述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16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因此,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平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一对胎冠主槽、和设置在作为所述胎冠主槽的两外侧的区域的两胎肩区域的多个横槽,其特征在于,在各胎肩区域,作为所述横槽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横槽以及第二横槽,所述第一横槽包括:内侧部分,其从位于自所述胎冠主槽向轮胎轴向外侧离开的位置的内端相对于轮胎轴向以角度θ1的倾斜度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以及外侧部分,其相对于轮胎轴向以角度θ2的倾斜度以横跨胎面接地端的方式延伸,其中,θ2<θ1,所述第二横槽设置在轮胎周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横槽间,所述第二横槽具有位于从所述胎冠主槽向轮胎轴向外侧离开的位置的内端,并从所述第二横槽的所述内端起向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1 JP 2016-220890;2016.11.11 JP 2016-220891.一种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延伸的一对胎冠主槽、和设置在作为所述胎冠主槽的两外侧的区域的两胎肩区域的多个横槽,其特征在于,在各胎肩区域,作为所述横槽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横槽以及第二横槽,所述第一横槽包括:内侧部分,其从位于自所述胎冠主槽向轮胎轴向外侧离开的位置的内端相对于轮胎轴向以角度θ1的倾斜度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以及外侧部分,其相对于轮胎轴向以角度θ2的倾斜度以横跨胎面接地端的方式延伸,其中,θ2<θ1,所述第二横槽设置在轮胎周向上邻接的所述第一横槽间,所述第二横槽具有位于从所述胎冠主槽向轮胎轴向外侧离开的位置的内端,并从所述第二横槽的所述内端起向与所述第一横槽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且外端以不与胎面接地端相交的方式成为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槽的内端与所述胎冠主槽的轮胎轴向的距离A为,所述胎肩区域的轮胎轴向的宽度的15%~3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槽的所述内端位于从所述胎冠主槽向轮胎轴向外侧隔开距离B的位置,所述距离B小于所述第一横槽的所述内端与所述胎冠主槽之间的轮胎轴向的距离A。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横槽相比,所述第一横槽的胎面踏面上的轮胎轴向的长度较大。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槽从所述第二横槽的所述内端起相对于轮胎轴向以大于所述角度θ1的角度θ3倾斜。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崇史,河越义史,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