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载荷用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既确保湿路性能又抑制中央磨损的重载荷用轮胎。
技术介绍
在胎面部被胎肩主沟划分出内侧的中央区域与外侧的胎肩区域的重载荷用轮胎中,对于安装于驱动轴的轮胎而言,与胎面整体相比,容易产生中央区域较早磨损的所谓的中央磨损。这是因为轮胎的胎面轮廓形状呈凸圆弧状,中央区域的直径大于胎肩区域的直径。因此,在为安装于驱动轴的轮胎的情况下,原因在于中央区域很大程度受到驱动力的影响。特别是在巴士、卡车用等重载荷车辆用轮胎中,由于驱动力变大,因而中央磨损更显著地产生。以往,将形成于中央区域的陆地部形成为宽度较宽,并提高中央区域的花纹刚性,以此来实现对中央磨损的抑制。然而,在将陆地部形成为宽度较宽的情况下,周向沟的沟宽变窄,排水性下降,存在使湿路性能降低的问题。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为了提高耐不均匀磨损性,提出将从轮胎赤道至胎肩周向沟的沟中心为止的距离与胎面接地面宽度之比设为0.25~0.40,并且通过纵细沟与横细沟将中央区域划分为花纹块。然而,在中央磨损与湿路性能的兼顾方面,无法获得十分满意的效果。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282213号公报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载荷用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通过轮胎赤道上的中央周向沟、配置于所述中央周向沟的两外侧的中间周向沟、以及配置于所述中间周向沟的两外侧的胎肩周向沟,由此,所述胎面部被划分为所述中央周向沟与中间周向沟之间的中央陆地部、所述中间周向沟与胎肩周向沟之间的中间陆地部、以及比胎肩周向沟靠轮胎轴向外侧的胎肩陆地部,所述重载荷用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陆地部与所述中间陆地部包括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肋,并且所述胎肩陆地部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的胎肩横沟划分为多个胎肩花纹块,并且从所述胎肩周向沟的沟中心至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轴向宽度(LA)大于从所述胎肩周向沟的沟中心至胎面接地端为止的轮胎轴向宽 ...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1 JP 2016-2208931.一种重载荷用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通过轮胎赤道上的中央周向沟、配置于所述中央周向沟的两外侧的中间周向沟、以及配置于所述中间周向沟的两外侧的胎肩周向沟,由此,所述胎面部被划分为所述中央周向沟与中间周向沟之间的中央陆地部、所述中间周向沟与胎肩周向沟之间的中间陆地部、以及比胎肩周向沟靠轮胎轴向外侧的胎肩陆地部,所述重载荷用轮胎的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陆地部与所述中间陆地部包括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肋,并且所述胎肩陆地部被横切该胎肩陆地部的胎肩横沟划分为多个胎肩花纹块,并且从所述胎肩周向沟的沟中心至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轴向宽度(LA)大于从所述胎肩周向沟的沟中心至胎面接地端为止的轮胎轴向宽度(LB),所述中央周向沟的沟宽(Wc)以及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键本修司,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