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042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3:23
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本体,静触头本体上端中部设置有与外部系统连接的螺纹部分,静触头本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圆柱体,第一圆柱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柱体,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大于第一圆柱体的直径,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容弧槽”结构,解决静触头易被电弧烧蚀的问题,电弧经磁吹后发生偏转,部分电弧会沿着触头表面和引弧角进入“容弧槽”,这样既能拉长电弧,有效提高直流接触器的灭弧能力,减弱电弧对静触头的烧蚀,也可以节省仓内空间,增强散热效果,从而提高接触器寿命,扩大接触器应用范围,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直流接触器是用在直流回路中的一种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对应。触点系统是直流接触器的关键组成部分,接触器的载流量、电寿命、过载能力等直接由触点系统决定,它是控制系统电路(信号)通断的最直接部分。触点系统一般由静触头和动触头两部分组成,静触头一般用于和外部电路连接,动触头的运动由内部的线圈电磁力控制,两者吸合则接触器接通,分离则断开。现有的触头系统按结构一般可以分为桥式触头和指形触头(旋转式),而桥式触头中静触头是由金属材料制成,静触头外部有螺纹用于和外部系统连接,静触头一般做成圆柱状,如图1所示。桥式触头中静触头为简单的圆柱体,而在密封型接触器的触点仓空间有限,加之存在直流电弧,因此传统型的触头结构中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面、静触头圆周面(电弧偏转烧蚀)内部易被电弧烧蚀,产生等离子体,污染仓内环境,造成灭弧困难,这直接制约着直流接触器的电寿命和使用条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本体,所述静触头本体上端中部设置有与外部系统连接的螺纹部分,所述静触头本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柱体,所述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静触头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圆柱段一、圆柱段二和圆柱段三,所述圆柱段一的边缘均布设置有齿,所述圆柱段一、圆柱段三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圆柱段二。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高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圆柱体下端部设置有倒角。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通过“容弧槽”结构,解决静触头易被电弧烧蚀的问题。电弧经磁吹后发生偏转,部分电弧会沿着触头表面和引弧角进入“容弧槽”,这样既能拉长电弧,有效提高直流接触器的灭弧能力,减弱电弧对静触头的烧蚀,也可以节省仓内空间,增强散热效果,从而提高接触器寿命,扩大接触器应用范围,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圆柱状静触头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与腔体的安装示意图。以上附图中,静触头本体1,螺纹部分2,第一圆柱体3,第二圆柱体4,圆柱段一5,圆柱段二6,圆柱段三7,静触头8,腔体9,动触头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本体1,静触头本体1上端中部设置有与外部系统连接的螺纹部分2,静触头本体1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圆柱体3,第一圆柱体3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柱体4,静触头本体1的最小宽度大于第一圆柱体3的直径,第一圆柱体3的直径小于第二圆柱体4的直径,第二圆柱体4的直径小于静触头本体1的最小宽度。其中,第一圆柱体3位置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容弧槽”。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静触头本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圆柱段一5、圆柱段二6和圆柱段三7,圆柱段一5的边缘均布设置有齿,圆柱段一5、圆柱段三7的直径均大于圆柱段二6。圆柱段二6的直径即为静触头本体1的最小宽度。此结构相比传统的圆柱体结构,占用空间小且便于安装定位,实用性高。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第一圆柱体3的高度大于第二圆柱体4的高度。在便于加工的前提下,将“容弧槽”的位置相对设计的大一些,可拉长电弧,有利于电弧的熄灭。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第二圆柱体4下端部设置有倒角。装配时不划伤操作人员或其他零部件,便于安装。如图3所示,即本技术(静触头8)与腔体9(构成触点仓的主要零件)的安装示意图,两者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一起,从图中可以看出,静触头8在与动触头10接触面上方存在一个“容弧槽”,由于中间的“容弧槽”,电弧经磁吹后发生偏转,部分电弧会沿着触头表面和引弧角进入“容弧槽”,这样既能拉长电弧,有效提高直流接触器的灭弧能力,减弱电弧对静触头8的烧蚀,也可以节省仓内空间,增强散热效果,从而提高接触器寿命,扩大接触器应用范围,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解决静触头8易被电弧烧蚀的问题,提高接触器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本体,所述静触头本体上端中部设置有与外部系统连接的螺纹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本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柱体,所述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直流接触器静触头结构,包括静触头本体,所述静触头本体上端中部设置有与外部系统连接的螺纹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本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下端中部设置有第二圆柱体,所述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圆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静触头本体的最小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凤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