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894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1:34
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上安装有主触头部和触头支持,在触头支持上安装弹簧支持,所述弹簧支持的一端与触头支持的主触头弹簧相连接并受力,另一端与触头支持的动触头安装面相对设置,并且在弹簧支持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把手,每个把手包括呈凸起结构的凸起部和缺口,两个缺口分别位于动触头安装面的边缘并相对设置,使得把手与动触头安装面之间存在便于拉起弹簧支持的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交流接触器的弹簧支持上设置把手并通过把手与触头支持之间形成空隙,使得在通过徒手或使用工具拉动弹簧支持进行动触头安装时便于着力,解决了弹簧支持拉起困难的问题。

AC contactor

An AC contactor, consisting of a shell with a main contact head and contact support on the shell, and mounting spring support on the contact support. The spring supported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main contact spring supported by the contact and is subjected to force. The other end is set relative to the contact head supported by the contact and is supported by the spring two. There are two handles on the side, each of which includes a convex part and a notch in a convex structure. The two notches are located on the edge of the movable contact surface and relatively set, so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handle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mounting surface for the support of the spring. By setting a handle on the spring support of an AC contactor and forming a gap between the handle and the contact support,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it easy to focus on the mounting of a movable contact through the hand or the use of a tool to pull the spring suppor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difficulty of supporting the spring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电流至150A的电力线路中,作远距离接通与分断电路之用,并可以与适当的热继电器或电子式保护装置组合成电动机起动器,以保护可能发生过载的电路。现有的交流接触器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其用于固定动触头的弹簧支持受主触头弹簧的反力作用而紧贴触头支持,因此在安装动触头时必须将弹簧支持从触头支持上拉起。然而,由于受到交流接触器的空间限制以及现有的弹簧支持的设计缺陷,往往使得弹簧支持因无足够的空间和着力点而导致弹簧支持拉起困难,进而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用户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交流接触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安装有主触头部2和触头支持4,在触头支持4上安装有用于将主触头部2的动触头21限位在触头支持4上的弹簧支持5,所述弹簧支持5的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主触头弹簧43相连接并受力,另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动触头安装面49相对设置,并且在弹簧支持5靠近动触头安装面4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把手52,每个把手52包括呈凸起结构的凸起部521和缺口522,两个缺口522分别位于动触头安装面49的边缘并相对设置,使得把手52与动触头安装面49之间存在便于拉起弹簧支持5的空隙。可选的,在壳体1的两侧设有两个辅助触头部3,所述的触头支持4位于壳体1的中部,两个辅助触头部3分别位于触头支持4两侧,所述的动触头21安装在触头支持4上并与设置在触头支持4两侧的主触头部2的静触头22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的弹簧支持5包括挡板51、把手52、Y型侧臂53和挂钩54,所述的Y型侧臂53分别设置在挡板51的两侧从而形成了“门”型结构,即Y型侧臂的一端通过把手52与挡板51两侧的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挂钩54首尾相接并且两个挂钩54相对设置在挡板51的下方用于与主触头弹簧43相连接。可选的,所述挡板51的中部设有与动触头21相配合的第一型孔55,挡板51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把手52的凸起部521相连接,所述的缺口522设置在远离挡板51一侧的凸起部521的中部从而形成了两个弯折臂523,所述的Y型侧臂53由两个分叉段531、V型段532和平直段533组成,两个分叉段53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弯折臂523相连接,两个分叉段531的另一端分别与V型段532的开口端的两个分支臂相连接,所述V型段532的闭口端与平直段53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平直段533的另一端与挂钩54相连接。可选的,由分叉段531、V型段532、弯折臂523以及缺口522的侧壁包围形成了第二型孔56,所述的第二型孔56将把手52与主触头安装面49之间空隙露出。可选的,所述的动触头21包括基板217,在基板217的两端设有与交流接触器的静触头22相对设置的两个动触点216,在基板217的中部设有与弹簧支持5的第一型孔55相配合的第一凸筋211,所述第一凸筋211的两端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凸筋212,从而在第一凸筋211与第二凸筋212之间形成了第一卡槽214,所述的第一卡槽214与弹簧支持5的挡板51相配合,在基板217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弹簧支持5的第二型孔56相配合的第三凸筋213,所述第三凸筋213的两侧设有第二卡槽215,所述的第二卡槽215与弹簧支持5的分叉段531相配合。可选的,所述的触头支持4包括主触头安装架41和设置在主触头安装架41两侧的辅助触头安装架42,所述的动触头安装面49位于主触头安装架41的端部,所述的动触头21通过弹簧支持5安装在主触头安装架41的动触头安装面49上并与安装在壳体1上的静触头22相对设置,所述辅助触头部3内的辅助触头与辅助触头安装架42相对设置。可选的,在主触头安装架41上设有用于安装主触头弹簧43的第一安装腔45,所述主触头弹簧43的顶部与第一安装腔45的顶部内壁相对设置,所述弹簧支持5的一端位于第一安装腔45的上方,另一端与主触头弹簧43的底部相连接,在辅助触头安装架42上设有第二安装腔46,所述的第二安装腔46内安装有辅助触头弹簧44,在触头支持4的底部设有连接凸台47,所述连接凸台47的中部设有连接通孔48。可选的,所述的壳体1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上的基座,在底座和基座之间安装有线圈骨架、相对设置的E型衔铁和E型磁轭,所述的E型磁轭设置在底座内,所述的E型衔铁与安装在基座中部的触头支持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线圈骨架套装于E型磁轭的中部,主触头部2的静触头22固定安装在基座的两端并与动触头21的两个动触点216分别对应设置,位于壳体1上的辅助触头部3设置在基座的两侧。可选的,在触头支持4上并列设有三个主触头安装架41,每个主触头安装架41上各安装有一个动触头21,即触头支持4上设有三个动触头21,并在壳体1上对应设置有三对静触头22。本技术的交流接触器通过在交流接触器的弹簧支持上设置把手并通过把手与触头支持之间形成空隙,使得在通过徒手或使用工具拉动弹簧支持进行动触头安装时便于着力,解决了因交流接触器空间限制和传统的弹簧支持的设计问题而导致的弹簧支持拉起困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弹簧支持的两侧分别设置把手能够增加弹簧支持的强度,避免装配过程中弹簧支持出现变形,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触头支持和弹簧支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簧支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弹簧支持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弹簧支持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7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交流接触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交流接触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安装有主触头部2和触头支持4,在触头支持4上安装有用于将主触头部2的动触头21限位在触头支持4上的弹簧支持5,所述弹簧支持5的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主触头弹簧43相连接并受力,另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动触头安装面49相对设置,并且在弹簧支持5靠近动触头安装面4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把手52,每个把手52包括呈凸起结构的凸起部521和缺口522,两个缺口522分别位于动触头安装面49的边缘并相对设置,使得把手52与动触头安装面49之间存在便于拉起弹簧支持5的空隙,装配时,通过把手52与动触头安装面49之间的空隙徒手或使用一字螺丝刀等工具拉起弹簧支持5,使得弹簧支持5克服主触头弹簧43的弹力运动从而形成了用于安装动触头21的安装空间。本技术通过在交流接触器的弹簧支持5上设置把手52并通过把手52与触头支持4之间形成空隙,使得在通过徒手或使用工具拉动弹簧支持5进行动触头21安装时便于着力,解决了因交流接触器空间限制和传统的弹簧支持5的设计问题而导致的弹簧支持5拉起困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在弹簧支持5的两侧分别设置把手52能够增加弹簧支持5的强度,避免装配过程中弹簧支持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交流接触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安装有主触头部(2)和触头支持(4),其特征在于:在触头支持(4)上安装有用于将主触头部(2)的动触头(21)限位在触头支持(4)上的弹簧支持(5),所述弹簧支持(5)的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主触头弹簧(43)相连接并受力,另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动触头安装面(49)相对设置,并且在弹簧支持(5)靠近动触头安装面(4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把手(52),每个把手(52)包括呈凸起结构的凸起部(521)和缺口(522),两个缺口(522)分别位于动触头安装面(49)的边缘并相对设置,使得把手(52)与动触头安装面(49)之间存在便于拉起弹簧支持(5)的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安装有主触头部(2)和触头支持(4),其特征在于:在触头支持(4)上安装有用于将主触头部(2)的动触头(21)限位在触头支持(4)上的弹簧支持(5),所述弹簧支持(5)的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主触头弹簧(43)相连接并受力,另一端与触头支持(4)的动触头安装面(49)相对设置,并且在弹簧支持(5)靠近动触头安装面(4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把手(52),每个把手(52)包括呈凸起结构的凸起部(521)和缺口(522),两个缺口(522)分别位于动触头安装面(49)的边缘并相对设置,使得把手(52)与动触头安装面(49)之间存在便于拉起弹簧支持(5)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的两侧设有两个辅助触头部(3),所述的触头支持(4)位于壳体(1)的中部,两个辅助触头部(3)分别位于触头支持(4)两侧,所述的动触头(21)安装在触头支持(4)上并与设置在触头支持(4)两侧的主触头部(2)的静触头(22)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支持(5)包括挡板(51)、把手(52)、Y型侧臂(53)和挂钩(54),所述的Y型侧臂(53)分别设置在挡板(51)的两侧从而形成了“冂”型结构,即Y型侧臂的一端通过把手(52)与挡板(51)两侧的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挂钩(54)首尾相接并且两个挂钩(54)相对设置在挡板(51)的下方用于与主触头弹簧(43)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1)的中部设有与动触头(21)相配合的第一型孔(55),挡板(51)两侧的侧壁分别与把手(52)的凸起部(521)相连接,所述的缺口(522)设置在远离挡板(51)一侧的凸起部(521)的中部从而形成了两个弯折臂(523),所述的Y型侧臂(53)由两个分叉段(531)、V型段(532)和平直段(533)组成,两个分叉段(53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弯折臂(523)相连接,两个分叉段(531)的另一端分别与V型段(532)的开口端的两个分支臂相连接,所述V型段(532)的闭口端与平直段(53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平直段(533)的另一端与挂钩(54)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由分叉段(531)、V型段(532)、弯折臂(523)以及缺口(522)的侧壁包围形成了第二型孔(56),所述的第二型孔(56)将把手(52)与主触头安装面(49)之间空隙露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圣兵郑乾俊肖体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