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铝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299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铝膜的方法,特点是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膜技术在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镀制铝膜,其具体步骤包括: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进行化学清洗、离子束清洗、镀制铝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薄膜附着力高,厚度均匀,大大提高了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电性能,进一步拓宽了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天线反射器上的应用,适用于规模生产,实现了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复杂表面的金属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的表面处理,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铝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技术向高频段和大功率方向的发展,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方阻较高,它的电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天线反射器的使用要求,所以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方阻,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性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它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膜技术在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铝膜,大大改善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电性能,从而满足了该类材料作为天线反射器和在其它结构件上的应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特点包括下列步骤1、用丙酮、无水乙醇对工件表面进行化学清洗。2、将工件固定在电弧离子镀膜设备真空室内的工件转盘上并抽真空,其真空度优于1.0×10-3Pa。3、将氩气通入真空室,并保持真空度稳定在3.2×10-2Pa~4.9×10-2Pa,叠加-80V~-200V的脉冲偏压,然后开启离子源对工件进行离子束清洗,离子源的工作电压为2.0kV~3.0kV,清洗时间为30min~50min。4、将真空度控制在1.0×10-2Pa~4.9×10-2Pa,开启铝电弧源使工件表面沉积铝膜,铝电弧源的工作电流为45A~80A。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薄膜附着力高,厚度均匀,大大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电性能,进一步拓宽了层压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天线反射器上的应用,适用于规模生产,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复杂表面的金属化需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用绸布蘸丙酮将加工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工件表面进行化学清洗,擦洗2遍后,再用绸布蘸无水乙醇进行表面脱水处理。(2)将工件固定在电弧离子镀膜设备真空室内的工件转盘上并抽真空,其真空度优于1.0×10-3Pa。(3)将氩气通入真空室,并保持真空度稳定在3.2×10-2Pa~4.9×10-2Pa,叠加-200V的脉冲偏压,打开离子源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工件表面进行离子束清洗,离子源的工作电压为3.0kV,工作时间为30min。(4)将真空度控制在1.0×10-2Pa,叠加-80V的脉冲偏压,并调节好氩气的流量,然后打开铝电弧源,将铝电弧源的工作电流控制在45A,使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工件表面沉积铝膜。实施例2(1)用绸布蘸丙酮将加工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表面进行化学清洗,擦洗3遍后,再用绸布蘸无水乙醇进行表面脱水处理。(2)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固定在电弧离子镀膜设备真空室内的工件转盘上并抽真空,其真空度优于1.0×10-3Pa。(3)将氩气通入真空室,并保持真空度稳定在3.2×10-2Pa~4.9×10-2Pa,叠加-160V的脉冲偏压,打开离子源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表面进行离子束清洗,离子源的工作电压为2.5kV,工作时间为40min。(4)将真空度控制在3.7×10-2Pa,叠加-160V的脉冲偏压,并调节好氩气的流量,然后打开铝电弧源,将铝电弧源的工作电流控制在65A,使碳纤维复合材料板表面沉积铝膜。实施例3(1)用绸布蘸丙酮将加工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表面进行化学清洗,擦洗3遍后,再用绸布蘸无水乙醇进行表面脱水处理。(2)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固定在电弧离子镀膜设备真空室内的工件转盘上并抽真空,其真空度优于1.0×10-3Pa。(3)将氩气通入真空室,并保持真空度稳定在3.2×10-2Pa~4.9×10-2Pa,叠加-80V的脉冲偏压,打开离子源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表面进行离子束清洗,离子源的工作电压为2.0kV,工作时间为50min。(4)将真空度控制在4.9×10-2Pa,叠加-200V的脉冲偏压,并调节好氩气的流量,然后打开铝电弧源,将铝电弧源的工作电流控制在80A,使碳纤维复合材料板表面沉积铝膜。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膜技术在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沉积铝膜,使得薄膜附着力高,厚度均匀,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复杂表面的金属化需求。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用丙酮、无水乙醇对工件表面进行化学清洗;b、将工件固定在电弧离子镀膜设备真空室内的工件转盘上并抽真空,其真空度优于1.0×10-3Pa;c、将氩气通入真空室,并保持真空度稳定在3.2×10-2Pa~4.9×10-2Pa,叠加-80V~-200V的脉冲偏压,然后开启离子源对工件进行离子束清洗,离子源的工作电压为2.0kV~3.0kV,清洗时间为30min~50min;为3.2×10-2Pa~4.9×10-2Pa;d、将真空度控制在1.0×10-2Pa~4.9×10-2Pa,开启铝电弧源使工件表面沉积铝膜,铝电弧源的工作电流为45A~80A。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特点是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膜技术在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镀制铝膜,其具体步骤包括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进行化学清洗、离子束清洗、镀制铝膜,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薄膜附着力高,厚度均匀,大大提高了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电性能,进一步拓宽了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天线反射器上的应用,适用于规模生产,实现了层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复杂表面的金属化需求。文档编号C23C14/02GK101082119SQ20071004351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武生虎, 任妮, 肖更竭, 马占吉, 赵栋才 申请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铝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用丙酮、无水乙醇对工件表面进行化学清洗;b、将工件固定在电弧离子镀膜设备真空室内的工件转盘上并抽真空,其真空度优于1.0×10↑[-3]Pa;c、将 氩气通入真空室,并保持真空度稳定在3.2×10↑[-2]Pa~4.9×10↑[-2]Pa,叠加-80V~-200V的脉冲偏压,然后开启离子源对工件进行离子束清洗,离子源的工作电压为2.0kV~3.0kV,清洗时间为30min~50min;为3.2×10↑[-2]Pa~4.9×10↑[-2]Pa;d、将真空度控制在1.0×10↑[-2]Pa~4.9×10↑[-2]Pa,开启铝电弧源使工件表面沉积铝膜,铝电弧源的工作电流为45A~80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生虎任妮肖更竭马占吉赵栋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