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2771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 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 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所述导电碳纤维的内层、外层的组分可进行置换。通过添加碳黑、石墨烯粉改善纤维性能,不仅具有普通聚酰胺纤维的高强度、良好的弹性,耐磨耐侯性好的优点,而且克服了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缺陷,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更好的穿着体验,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服用合成纤维一般有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丙纶(聚丙烯)、氨纶(聚氨酯)、腈纶(聚丙烯腈)等。这些纤维具有不同特性,因而也有不同的用途。但是目前一般服用面料,由于其纤维较粗,手感粗糙、柔软性差、透气性差、吸水性差、易于起毛起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纺织品的穿着要求也越来越高。聚酰胺纤维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品种,其中以聚己内酯酰胺纤维(Nylon6,锦纶6,聚酰胺6)和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Nylon66,锦纶66,聚酰胺66)的产量最多,应用最广。锦纶不仅是最早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而且它还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而且耐磨耐侯性好,因而身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聚酰胺纤维纺织品的广泛引用,对其功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抗静电性能方面,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在易燃、易爆的场合产生电火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在这些特殊的场合应用的聚酰胺纤维纺织品要求有优良的耐久抗静电性能,现提出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 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0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50~80份,碳黑8~12份,石墨烯粉1~2份,钛白粉0.3~0.8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00~12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50~65份,碳黑8~10份,石墨烯粉1~2份,钛白粉0.3~0.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忠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博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