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2771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 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 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所述导电碳纤维的内层、外层的组分可进行置换。通过添加碳黑、石墨烯粉改善纤维性能,不仅具有普通聚酰胺纤维的高强度、良好的弹性,耐磨耐侯性好的优点,而且克服了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缺陷,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更好的穿着体验,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服用合成纤维一般有涤纶(聚酯)、锦纶(聚酰胺)、丙纶(聚丙烯)、氨纶(聚氨酯)、腈纶(聚丙烯腈)等。这些纤维具有不同特性,因而也有不同的用途。但是目前一般服用面料,由于其纤维较粗,手感粗糙、柔软性差、透气性差、吸水性差、易于起毛起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纺织品的穿着要求也越来越高。聚酰胺纤维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的合成纤维品种,其中以聚己内酯酰胺纤维(Nylon6,锦纶6,聚酰胺6)和聚己二酰己二胺纤维(Nylon66,锦纶66,聚酰胺66)的产量最多,应用最广。锦纶不仅是最早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品种,而且它还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而且耐磨耐侯性好,因而身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随着聚酰胺纤维纺织品的广泛引用,对其功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抗静电性能方面,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在易燃、易爆的场合产生电火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在这些特殊的场合应用的聚酰胺纤维纺织品要求有优良的耐久抗静电性能,现提出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克服了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缺陷,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更好的穿着体验,并且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作为优选,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0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50~80份,碳黑8~12份,石墨烯粉1~2份,钛白粉0.3~0.8份。作为优选,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00~12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50~65份,碳黑8~10份,石墨烯粉1~2份,钛白粉0.3~0.5份。作为优选,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1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60份,碳黑10份,石墨烯粉1份,钛白粉0.5份。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外层混合烘干、内层烘干:外层按照配方比例采用搅拌机进行均匀混合,采用连续烘干炉进行烘干工作,直至内层、外层的含水率低于3‰,烘干温度采用150~200℃,烘干时间为18~36小时;b纺丝:将烘干后的母粒投入纺丝料仓中,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和六区加热,母粒熔化进入箱体;加热温度依次为250℃、265℃、275℃、285℃、295℃、305℃;经过计量分配高压喷丝,外层包覆在内层上完成纺丝,螺杆压力为85Pa,喷丝压力为125~140Pa,喷丝孔数为1;c上油:油嘴上油;d冷却:出内口温度20℃以下;e拉伸卷绕。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碳纤维的内层、外层的组分可进行置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通过添加碳黑、石墨烯粉改善纤维性能,不仅具有普通聚酰胺纤维的高强度、良好的弹性,耐磨耐侯性好的优点,而且克服了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缺陷,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更好的穿着体验,并且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所述导电碳纤维的内层、外层的组分可进行置换。所述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外层混合烘干、内层烘干:外层按照配方比例采用搅拌机进行均匀混合,采用连续烘干炉进行烘干工作,直至内层、外层的含水率低于3‰,避免成型中熔体粘度下降,烘干温度采用150~200℃,烘干时间为18~36小时;b纺丝:将烘干后的母粒投入纺丝料仓中,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和六区加热,母粒熔化进入箱体;加热温度依次为250℃、265℃、275℃、285℃、295℃、305℃;经过计量分配高压喷丝,外层包覆在内层上完成纺丝,螺杆压力为85Pa,喷丝压力为125~140Pa减短成型周期,喷丝孔数为1;c上油:油嘴上油;d冷却:出内口温度20℃以下;e拉伸卷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为:20D/1F导电纤维的内层、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1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60份,碳黑10份,石墨烯粉1份,钛白粉0.5份。上述实施例的生产步骤为:a外层混合烘干、内层烘干:外层按照配方比例采用搅拌机进行均匀混合,采用连续烘干炉进行烘干工作,直至内层、外层的含水率低于3‰,烘干温度采用150~200℃,烘干时间为18~36小时;b纺丝:将烘干后的母粒投入纺丝料仓中,经过双螺杆挤出机和六区加热,母粒熔化进入箱体;加热温度依次为250℃、265℃、275℃、285℃、295℃、305℃;经过计量分配高压喷丝,外层包覆在内层上完成纺丝,螺杆压力为85Pa,喷丝压力为125~140Pa,喷丝孔数为1;c上油:油嘴上油;d冷却:出内口温度20℃以下;e拉伸卷绕。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纤维整经加工后经检测,不仅具有普通聚酰胺纤维的高强度、良好的弹性,耐磨耐侯性好的优点,而且克服了聚酰胺纤维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的缺陷,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更好的穿着体验,并且适用于易燃易爆的场合。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 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和外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内层的截面呈内三叶状,所述外层呈圆柱状包覆于内层的外周,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8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40~80份,碳黑6~12份,石墨烯粉1~3份,钛白粉0.1~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00~15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50~80份,碳黑8~12份,石墨烯粉1~2份,钛白粉0.3~0.8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碳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所述内层的质量比例为:锦纶-6100~120份;所述外层包括以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比例为:锦纶-650~65份,碳黑8~10份,石墨烯粉1~2份,钛白粉0.3~0.5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碳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忠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博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