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69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包括:一罩壳,设置于油箱内,外壁突出形成凸起部,封闭端中部开设插孔、端部开设安装通孔,封闭端开设有支撑孔,罩壳外壁开设连接通孔;至少一支撑轴,一端插设于支撑孔,另一端与润滑齿轮泵电机连接;一支柱,设置于罩壳内侧中部,一端开设通道,通道进口端与插孔连通,支柱外壁开设有连接孔;两连接管,设置于罩壳内,一端通过连接孔与通道连通,另一端伸出罩壳外部,一连接管连有一泄压阀,另一连接管连有一调压阀;至少两安装杆,一端与支柱外壁连接,另一端与罩壳内壁连接。所述吊座对润滑系统的脱压灵敏度得到极大的改进,同时使用材料相对较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
本技术属于润滑齿轮泵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
技术介绍
集中润滑系统从润滑泵供油方式可分为手动系统,自动电动系统,而从供油方式可分为间歇供油系统、连续供油系供油系统。连续供油系统在润滑过程中产生附加热量,造成浪费、污染等,而且由于过量供油,往往得不到最佳的润滑效果。间歇供油系统周期性定量对各润滑点供油,使磨擦副形成和保持适量润滑油膜,是一种优良的润滑系统。电动泵或手动泵给储油箱的润滑油加压,通过主管压送到定量分配器,在全部分配器完成计量储油动作时,一旦停止泵供油动作,泵内的卸荷阀因此而处于卸压状态,同时,分配器也随之动作,通过储油时被压缩弹簧对缸计量储留的润滑油加压,通过支管注入需要润滑的部位,这样,便完成一次供油动作。油泵每次泵油时间由时间控制器或由泵内的压力开关发停机信号或由主机微机控制,间歇休止时间由主机微机或时间控制器控制。油泵工作一次,分配器排油一次,每次泵油系统到额定压力后,分配器蓄油完毕,如油泵继续泵油的油即只能通过溢流阀回到油箱。润滑泵分手动泵和自动泵两种。手动泵顾名思义即由人工来提供动力,一般都是柱塞式的;自动泵可由电机或高压气体作动力源,分齿轮式,柱塞式两种,齿轮式泵流量大,但压力较低,柱塞式泵压力高但流量小。现有润滑齿轮泵,泄压阀脱压灵敏度较低,润滑系统因为脱压灵敏度不够而导致润滑系统的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解决了现有润滑系统因为脱压灵敏度不够而导致润滑系统的瘫痪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所述吊座对润滑系统的脱压灵敏度得到极大的改进,完全解决润滑系统因为脱压灵敏度不够而导致润滑系统的瘫痪;同时本润滑齿轮泵芯吊座不论用塑料或金属,使用材料都是相对较少的,对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整个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有效竞争力。具体地,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所述吊座包括:一罩壳,设置于油箱内,为一一端封闭的管体,其外壁至少一侧沿罩壳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其封闭端表面中部开设有一插孔、封闭端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通孔,封闭端对应凸起部的位置开设有支撑孔,罩壳外壁沿罩壳周向间隔开设有两连接通孔;至少一支撑轴,一端插设于罩壳支撑孔,另一端与润滑齿轮泵电机连接,罩壳通过该支撑轴吊设于油箱内;一支柱,沿罩壳周向设置于罩壳内侧中部,其一端沿支柱轴向开设有一贯穿支柱的、供润滑齿轮泵电机轴杆穿过的通道,通道进口端与所述罩壳插孔相连通,支柱外壁沿支柱周向间隔开设有分别与通道连通的两连接孔;两连接管,沿罩壳径向设置于罩壳内,一端分别通过一连接孔与支柱连接并与支柱通道连通,另一端分别由所述罩壳外壁连接通孔伸出罩壳外部,一连接管位于罩壳外侧端端部连有一泄压阀,另一连接管位于罩壳外侧端端部连有一调压阀;至少两安装杆,沿罩壳径向设置于罩壳内,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柱外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罩壳内壁连接,两安装杆靠近罩壳内壁一端分别沿罩壳轴向开设有一与罩壳安装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齿轮泵通过安装孔装设于安装杆上,并与电机轴杆伸出支柱通道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罩壳外壁两侧分别沿罩壳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两凸起部沿罩壳径向对称设置,对应地,所述支撑轴为2根。进一步地,所述支柱远离罩壳封闭端一端端面沿支柱轴向开设有一泄压通道,该泄压通道与支柱对应泄压阀的连接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杆数量为3根,沿支柱周向间隔排布。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阀通过油管与润滑齿轮泵卸油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相对罩壳另一面连接有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为塑料罩壳、支柱为塑料支柱、连接管为塑料管、安装杆为塑料杆。进一步地,所述罩壳、支柱、连接管、安装杆为一体注塑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罩壳为金属罩壳、支柱为金属支柱、连接管为金属管、安装杆为金属杆。进一步地,所述罩壳、支柱、连接管、安装杆为一体压铸成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吊座利用注塑成型(塑料),或压铸成型(金属),进行简单的加工后就可用于润滑泵的装配,特别对泄压阀的装配进行了简单化,脱压灵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对现有吊座相比结构更为简单,加工方便,生产效率提高200%,使用材料相对减少150%,产品合格率高,对环境污染大大减少。是目前非常理想的润滑齿轮泵芯吊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图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所述吊座包括:一罩壳1,设置于油箱10内,为一一端封闭的管体,其外壁至少一侧沿罩壳1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11,其封闭端12表面中部开设有一插孔13、封闭端12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通孔14,封闭端12对应凸起部11的位置开设有支撑孔15,罩壳1外壁沿罩壳1周向间隔开设有两连接通孔16;至少一支撑轴2,一端插设于罩壳1支撑孔15,另一端与润滑齿轮泵电机100连接,罩壳1通过该支撑轴2吊设于油箱10内;一支柱3,沿罩壳1周向设置于罩壳1内侧中部,其一端沿支柱3轴向开设有一贯穿支柱3的、供润滑齿轮泵电机100轴杆101穿过的通道31,通道31进口端与所述罩壳1插孔13相连通,支柱3外壁沿支柱3周向间隔开设有分别与通道31连通的两连接孔32;两连接管4,沿罩壳1径向设置于罩壳1内,一端分别通过一连接孔32与支柱3连接并与支柱3通道31连通,另一端分别由所述罩壳1外壁连接通孔16伸出罩壳1外部,一连接管4位于罩壳1外侧端端部连有一泄压阀200,另一连接管4位于罩壳1外侧端端部连有一调压阀300;至少两安装杆5,沿罩壳1径向设置于罩壳1内,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柱3外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罩壳1内壁连接,两安装杆5靠近罩壳1内壁一端分别沿罩壳1轴向开设有一与罩壳1安装通孔14相对应的安装孔51,齿轮泵400通过安装孔51装设于安装杆5上,并与电机100轴杆101伸出支柱3通道31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罩壳1外壁两侧分别沿罩壳1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11,两凸起部11沿罩壳1径向对称设置,对应地,所述支撑轴2为2根。进一步地,所述支柱3远离罩壳1封闭端12一端端面沿支柱3轴向开设有一泄压通道33,该泄压通道33与支柱3对应泄压阀200的连接孔32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阀200通过油管201与润滑齿轮泵卸油口500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泵400相对罩壳1另一面连接有滤网600。进一步地,所述罩壳1为塑料罩壳、支柱3为塑料支柱、连接管4为塑料管、安装杆5为塑料杆。进一步地,所述罩壳1、支柱3、连接管4、安装杆5为一体注塑成型。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的使用方式如下:将吊座置于油箱10内,电机100机轴杆101由罩壳1插孔13及支柱3通道31伸出吊座并与齿轮泵400连接,滤网600装设于齿轮泵400相对罩壳1另一端,一液位开关700通过一连接杆701与油箱盖702连接,泄压阀200通过油管201余卸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座包括:一罩壳,设置于油箱内,为一一端封闭的管体,其外壁至少一侧沿罩壳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其封闭端表面中部开设有一插孔、封闭端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通孔,封闭端对应凸起部的位置开设有支撑孔,罩壳外壁沿罩壳周向间隔开设有两连接通孔;至少一支撑轴,一端插设于罩壳支撑孔,另一端与润滑齿轮泵电机连接,罩壳通过该支撑轴吊设于油箱内;一支柱,沿罩壳周向设置于罩壳内侧中部,其一端沿支柱轴向开设有一贯穿支柱的、供润滑齿轮泵电机轴杆穿过的通道,通道进口端与所述罩壳插孔相连通,支柱外壁沿支柱周向间隔开设有分别与通道连通的两连接孔;两连接管,沿罩壳径向设置于罩壳内,一端分别通过一连接孔与支柱连接并与支柱通道连通,另一端分别由所述罩壳外壁连接通孔伸出罩壳外部,一连接管位于罩壳外侧端端部连有一泄压阀,另一连接管位于罩壳外侧端端部连有一调压阀;至少两安装杆,沿罩壳径向设置于罩壳内,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柱外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罩壳内壁连接,两安装杆靠近罩壳内壁一端分别沿罩壳轴向开设有一与罩壳安装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齿轮泵通过安装孔装设于安装杆上,并与电机轴杆伸出支柱通道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润滑齿轮泵芯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座包括:一罩壳,设置于油箱内,为一一端封闭的管体,其外壁至少一侧沿罩壳径向向外突出形成凸起部,其封闭端表面中部开设有一插孔、封闭端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通孔,封闭端对应凸起部的位置开设有支撑孔,罩壳外壁沿罩壳周向间隔开设有两连接通孔;至少一支撑轴,一端插设于罩壳支撑孔,另一端与润滑齿轮泵电机连接,罩壳通过该支撑轴吊设于油箱内;一支柱,沿罩壳周向设置于罩壳内侧中部,其一端沿支柱轴向开设有一贯穿支柱的、供润滑齿轮泵电机轴杆穿过的通道,通道进口端与所述罩壳插孔相连通,支柱外壁沿支柱周向间隔开设有分别与通道连通的两连接孔;两连接管,沿罩壳径向设置于罩壳内,一端分别通过一连接孔与支柱连接并与支柱通道连通,另一端分别由所述罩壳外壁连接通孔伸出罩壳外部,一连接管位于罩壳外侧端端部连有一泄压阀,另一连接管位于罩壳外侧端端部连有一调压阀;至少两安装杆,沿罩壳径向设置于罩壳内,一端分别与所述支柱外壁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罩壳内壁连接,两安装杆靠近罩壳内壁一端分别沿罩壳轴向开设有一与罩壳安装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齿轮泵通过安装孔装设于安装杆上,并与电机轴杆伸出支柱通道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大麦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