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隔音结构及发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592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音隔音结构,包括检修门进风组件及侧进风组件,检修门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一进风口的检修门主体、与检修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一隔音腔的第一门斗,以及位于第一隔音腔的第一进风斗,第一进风斗设置于检修门本体一侧,且与第一进风口连通,第一隔音腔还与主箱体连通;侧进风组件设置于侧箱体,侧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二进风口的侧进风门主体、与侧进风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二隔音腔的第二门斗,以及位于第二隔音腔的第二进风斗,第二进风斗设置于侧进风门主体一侧,且与第二进风口连通,第二隔音腔还与侧箱体连通。在进风过程中,使进风路径延长,延长缓冲时间,使得进风噪音在双层风斗之间,得到消减,降低进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音隔音结构及发电机组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组降噪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组的消音隔音结构及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社会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烈,各种电器设备需要有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尤其是商业、银行、医院设施等。但由于能源紧缺和用电高峰供给不足,经常会有停断电情况,此时,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起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作用。但是,发电机组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很大,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关注发电机组的性能的同时,开始关注机组噪声的污染问题。市场迫切需求性能强大、体积紧凑,且噪音尽可能小的发电机组。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发电机组的静音箱很多,其中一些采用箱体底部设置进风降噪结构,但受限于结构设计,该种静音箱占地面积大,消音降噪效果不佳。在另外一些静音箱中,通过在箱体顶部安置消声器,该种静音箱结构复杂、运输不便且同样消音降噪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发电机组消音隔音结构体积大、消音降噪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消音降噪效果好的消音隔音结构及发电机组。消音隔音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主箱体及侧箱体,所述消音隔音结构还包括:检修门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主箱体,所述检修门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一进风口的检修门主体、与所述检修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一隔音腔的第一门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音腔的第一进风斗,所述第一进风斗设置于所述检修门本体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隔音腔还与所述主箱体连通;侧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侧箱体,所述侧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二进风口的侧进风门主体、与所述侧进风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二隔音腔的第二门斗,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音腔的第二进风斗,所述第二进风斗设置于所述侧进风门主体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隔音腔还与所述侧箱体连通。本技术中的隔音消音结构,在进风过程中,使进风路径延长,延长缓冲时间,使得进风噪音在双层风斗之间,得到消减,降低进风噪音。此外,双层风斗配置还起到了双层隔音的效果,发电单元产生的噪音需穿过双层结构才能辐射出,进一步地降低了噪音,大大加强了隔音效果,改善了运行环境。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隔音结构还包括顶进风组件,所述顶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主箱体顶部,所述顶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三进风口的顶进风门主体、与所述顶进风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三隔音腔的第三门斗,以及与所述第三隔音腔连通的顶进风消音器,所述顶进风消音器还与所述主箱体连通。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侧进风组件还包括侧进风消音器,所述侧进风消音器对应所述第二门斗设置于所述侧箱体顶部,所述侧进风消音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门斗的排风口连通,所述侧进风消音器的排风口与所述侧箱体连通。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侧进风消音器包括本体及设有排风冲孔的消音板,所述本体具有一消音腔体,所述消音板设置于所述消音腔体内,配合界定出呈迷宫式的消音通道。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修门进风组件还包括消音片,所述第一门斗设有与所述主箱体连通的第一门斗排风口,所述消音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斗的排风口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斗设有与所述第一隔音腔连通的第一散风口,所述第一散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上方。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斗排风口、所述第一散风口及所述第一进风口从上往下依次错开设置。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隔音结构还包括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箱体排风口处的排风消声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排风组件还包括排风室,所述排风室设置于所述主箱体远离所述侧箱体一端,所述排风消声器设置于所述排风室内,所述排风室顶部设有排风口。发电机组,包括发电单元及如上述的消音隔音结构,所述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主箱体及所述侧箱体内,所述消音隔音结构设置于所述主箱体及所述侧箱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隔音消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消音隔音结构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对本技术中的消音隔音结构10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发电机组的基本构造进行简要的解释,以便于更佳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消音隔音结构。其中,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主箱体及侧箱体,该发电单元主要包括马达及发电机,马达设置于主箱体内,发电机设置于侧箱体内,马达输出动力,驱动发电机运转而输出电力。具体地,该马达采用燃料燃烧产生驱动马达输出端旋转的能量,一般地,主箱体需具有进风口及排风口,排风口处设有排风风扇,以形成一气流流动路径,保证马达的正常运作。此外,气流沿气流流动路径移动中还可带走部分热量,对马达与发电机起到散热的功效。但是,气流进出会产生噪声,且马达及发电机工作也会产生噪音,带来噪音污染,本技术中的消音隔音结构,可在保证进、排风顺畅的前提下,起到消音、隔音作用。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消音隔音结构10,包括箱体(图未标)、检修门进风组件12及侧进风组件(图未标)。检修门进风组件12设置于主箱体一侧,检修门进风组件12包括设有第一进风口1222的检修门主体122、与检修门主体122配合形成第一隔音腔的第一门斗124,以及位于第一隔音腔的第一进风斗126,第一进风斗126设置于检修门本体122一侧,且与第一进风口1222连通,第一隔音腔还与主箱体连通。侧进风组件,设置于侧箱体,侧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二进风口1422的侧进风门主体142、与侧进风门主体142配合形成第二隔音腔的第二门斗144,以及位于第二隔音腔的第二进风斗146,第二进风斗146设置于侧进风门主体142一侧,且与第二进风口1422连通,第二隔音腔还与侧箱体连通。在实际应用中,主箱体与侧箱体并排设置,检修门进风组件12与侧进风组件均采用两级风斗结构,发电机组运行时,外部冷风从检修门主体122的第一进风口1222,以及侧进风门主体142的第二进风口1422进入箱体内,再分别通过第一进风斗126与第二进风斗146进入第一隔音腔及第二隔音腔,最后通过第一隔音腔与第二隔音腔进入主箱体内及侧箱体内。如此,在进风过程中,使进风路径延长,延长缓冲时间,使得进风噪音在双层风斗之间,得到消减,降低进风噪音。此外,双层风斗配置还起到了双层隔音的效果,发电单元产生的噪音需穿过双层结构才能辐射出,进一步地降低了噪音,大大加强了隔音效果,改善了运行环境。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消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消音隔音结构及发电机组

【技术保护点】
消音隔音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主箱体及侧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音结构还包括:检修门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主箱体,所述检修门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一进风口的检修门主体、与所述检修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一隔音腔的第一门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音腔的第一进风斗,所述第一进风斗设置于所述检修门本体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隔音腔还与所述主箱体连通;侧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侧箱体,所述侧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二进风口的侧进风门主体、与所述侧进风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二隔音腔的第二门斗,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音腔的第二进风斗,所述第二进风斗设置于所述侧进风门主体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隔音腔还与所述侧箱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消音隔音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主箱体及侧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音结构还包括:检修门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主箱体,所述检修门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一进风口的检修门主体、与所述检修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一隔音腔的第一门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隔音腔的第一进风斗,所述第一进风斗设置于所述检修门本体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隔音腔还与所述主箱体连通;侧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侧箱体,所述侧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二进风口的侧进风门主体、与所述侧进风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二隔音腔的第二门斗,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隔音腔的第二进风斗,所述第二进风斗设置于所述侧进风门主体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隔音腔还与所述侧箱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隔音结构还包括顶进风组件,所述顶进风组件设置于所述主箱体顶部,所述顶进风组件包括设有第三进风口的顶进风门主体、与所述顶进风门主体配合形成第三隔音腔的第三门斗,以及与所述第三隔音腔连通的顶进风消音器,所述顶进风消音器还与所述主箱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进风组件还包括侧进风消音器,所述侧进风消音器对应所述第二门斗设置于所述侧箱体顶部,所述侧进风消音器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门斗的排风口连通,所述侧进风消音器的排风口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健锋邵剑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