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535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溜槽,包括溜槽本体和支撑装置,所述溜槽本体包括溜槽底板和溜槽侧板,所述溜槽底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溜槽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度,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和短边均处于水平状态,长边相对于短边处于更高的位置,且所述侧板包括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溜槽底板的两个斜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沿着从长边到短边的方向高度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外溢或者外溅,节约原材料,降低工作量,同时还具有实时控制流量的功能,做到按需浇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溜槽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溜槽。
技术介绍
装配式结构中,砼工程量为传统结构砼的一半左右,并且,因装配式结构自身特点的原因,剪力墙浇筑砼不是连续进行的,浇筑完成一处位置后必须移动至其它部位进行浇筑。为便于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中砼浇筑,减少材料浪费,增强砼的和易性,减少砼骨料的离析,施工现场采用溜槽来转移混凝土,现有溜槽的侧板沿着混凝土的流动方向高度没有变化,导致混凝土在溜槽的下端累积时容易溢出溜槽,浪费原材料,恶化施工环境,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同时,预制的装配式结构件的不同部位在浇筑时需要的混凝土量不同,且有部分部位对浇筑的流量有要求,流量太大可能会对扎捆好的钢筋产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溜槽,便于及时移动,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外溢或者外溅,节约原材料,降低工作量;同时还具有实时控制流量的功能,做到按需浇筑。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溜槽,包括溜槽本体和用于支撑所述溜槽本体的支撑装置,所述溜槽本体包括溜槽底板和溜槽侧板,所述溜槽底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溜槽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度,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和短边均处于水平状态,长边相对于短边处于更高的位置,且所述侧板包括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溜槽底板的两个斜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沿着从长边到短边的方向高度逐渐增大。优选地,所述第二、第三侧板与所述溜槽底板的夹角分别为45‐90度,所述第一侧板竖直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条、三条或者四条支撑柱。优选地,还包括有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分别设置在第二、第三侧板上。优选地,还包括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第三侧板上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控制板可以在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控制板垂直于所述溜槽底板。优选地,其由铝合金或钢材制成。优选地,所述溜槽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本技术便于移动,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外溢或者外溅,节约原材料,降低工作量,同时还具有实时控制流量的功能,做到按需浇筑。附图说明图1为溜槽的正视图;图2为溜槽的左视图;图3为溜槽的俯视图中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溜槽底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支撑柱5、把手6、控制板7、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本技术的溜槽,包括溜槽本体和支撑装置,所述溜槽本体包括溜槽底板1和溜槽侧板,所述溜槽底板1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溜槽底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度,所述溜槽底板1的长边和短边均处于水平状态,长边相对于短边处于更高的位置,且所述溜槽侧板包括有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第三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2与所述溜槽底板1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分别与所述溜槽底板1的两个斜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沿着从长边到短边的方向高度逐渐增大。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在溜槽中的溢出或外溅。优选地,所述第二、第三侧板与所述溜槽底板1的夹角分别为45‐90度,所述第一侧板2竖直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两条、三条或者四条支撑柱5。优选地,还包括有两个把手6,两个所述把手分别设置在第二、第三侧板上。优选地,还包括有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7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第三侧板上的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所述控制板可以在所述第一滑槽8、所述第二滑槽9内滑动,控制板7垂直于溜槽底板1。这样,可以更加具体的需要来控制混凝土在溜槽中的流量大小。优选地,其由铝合金或钢材制成。优选地,所述溜槽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溜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溜槽,包括溜槽本体和用于支撑所述溜槽本体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包括溜槽底板和溜槽侧板,所述溜槽底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溜槽底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和短边均处于水平状态,长边相对于短边处于更高的位置,且所述侧板包括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溜槽底板的两个斜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沿着从长边到短边的方向高度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溜槽,包括溜槽本体和用于支撑所述溜槽本体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体包括溜槽底板和溜槽侧板,所述溜槽底板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溜槽底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和短边均处于水平状态,长边相对于短边处于更高的位置,且所述侧板包括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溜槽底板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溜槽底板的两个斜边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第三侧板沿着从长边到短边的方向高度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侧板与所述溜槽底板的夹角分别为45‐90度,所述第一侧板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谭新明唐芬龙坪峰李海波张德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远大天成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