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127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体,所述混料箱体的外部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混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二混料装置;所述第一混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搅拌绞龙、第一出料口和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装置和右混料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混料装置的两侧,所述左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桨和左混料电机,所述右混料装置包括右混料桨和右混料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原料从加料装置装入后,通过筛网和阀门控制,首先进入到第一混料装置,通过搅拌绞龙初步搅拌后再通过导流槽进入到第二混料装置,通过第二混料装置充分搅拌,最后使原料得到均匀的混合。

Automatic mix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mixing device, including a mixing box. The outer top of the mixtur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device. The inner center position of the mixtur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ixing device, an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mixtur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ixing device; the first mixing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inlet. The second mixing device consists of a left mixing device and a right mixing dev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mixture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left mixture paddle and a left mixing motor, and the right mixture includes a right mixing paddle and a right mixture motor. After loading the raw material from the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enters the first mixing device through the screen and the valve control, and then enters the first mixing device by stirring the stranded dragon, and then through the flow guide slot into the second mixing device. The mixing device is fully stirred through the second mixing device. Finally, the raw material is evenly mix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混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合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自动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很多食品行业,需要将众多食品原料混合在一起以制作需要的食品,如果众多食品原料混合不均匀,会使制作出来的食品口感以及口味上产生影响。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自动混料装置,从而使众多食品原料更充分的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混料装置,将多种食品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体,所述混料箱体的外部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混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二混料装置;所述第一混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搅拌绞龙、第一出料口和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装置和右混料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混料装置的两侧,所述左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桨和左混料电机,所述右混料装置包括右混料桨和右混料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加料装置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所述混料箱体的左端、右端和中间,所述加料装置呈一直线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加料装置包括加料斗和加料槽,所述加料槽的一端与所述加料斗连接,所述加料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混料装置的第一进料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口上设置有导流槽。进一步的,所述加料装置均设置有筛网。进一步的,所述加料装置均设置有开关控制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左混料桨和所述右混料桨均水平放置于所述混料箱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左混料桨和所述右混料桨等长且两者在中间位置的衔接处没有缝隙。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自动混料装置主要是设置有第一混料装置和第二混料装置。本技术将原料从加料装置装入后,通过筛网和阀门控制,首先进入到第一混料装置,通过搅拌绞龙初步搅拌后再通过导流槽进入到第二混料装置,通过第二混料装置充分搅拌,最后使原料得到均匀的混合。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体1,所述混料箱体1的外部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2,所述混料箱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混料装置3,所述混料箱体1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二混料装置;所述第一混料装置3包括第一进料口31、搅拌绞龙32、第一出料口33和搅拌驱动电机34;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装置4和右混料装置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混料装置3的两侧,所述左混料装置4包括左混料桨41和左混料电机42,所述右混料装置5包括右混料桨51和右混料电机52。所述加料装置2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所述混料箱体1的左端、右端和中间,所述加料装置2呈一直线布置。所述加料装置2包括加料斗21和加料槽22,所述加料槽22的一端与所述加料斗21连接,所述加料槽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混料装置3的第一进料口31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33上设置有导流槽331。所述加料装置2均设置有筛网23。所述加料装置2均设置有开关控制阀门24。所述左混料桨41和所述右混料桨51均水平放置于所述混料箱体1的底部。所述左混料桨41和所述右混料桨51等长且两者在中间位置的衔接处没有缝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的自动混料装置主要是设置有第一混料装置和第二混料装置。本技术将原料从加料装置装入后,通过筛网和阀门控制,首先进入到第一混料装置,通过搅拌绞龙初步搅拌后再通过导流槽进入到第二混料装置,通过第二混料装置充分搅拌,最后使原料得到均匀的混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动混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箱体,所述混料箱体的外部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混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二混料装置;所述第一混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搅拌绞龙、第一出料口和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装置和右混料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混料装置的两侧,所述左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桨和左混料电机,所述右混料装置包括右混料桨和右混料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箱体,所述混料箱体的外部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混料装置,所述混料箱体的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二混料装置;所述第一混料装置包括第一进料口、搅拌绞龙、第一出料口和搅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装置和右混料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混料装置的两侧,所述左混料装置包括左混料桨和左混料电机,所述右混料装置包括右混料桨和右混料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装置设置有三组,分别位于所述混料箱体的左端、右端和中间,所述加料装置呈一直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洁盛艳平潘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硒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