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技术

技术编号:1801137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机器人腰部和底座,所述机器人头部和机器人腰部的顶端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和机器人腰部的底端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的前面板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下方设有发声装置,所述机器人头部的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滑块,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贯穿安装槽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装置的设置,使装置的续航能力得到了保证,同时减小了机器人工作所造成的电力消耗,从而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机器人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机器人的技术不断进步,机器人进入家庭已经成为可能。但是现有的智能机器人的动力来源一般是采用传动的电力电源供电,续航能力较差,同时机器人工作时需要大量的电力消耗,较为浪费能源,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更加环保节能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能机器人的动力来源一般是采用传动的电力电源供电,续航能力较差,同时机器人工作时需要大量电力消耗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包括包括机器人头部、机器人腰部和底座,所述机器人头部和机器人腰部的顶端通过传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和机器人腰部的底端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的前面板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下方设有发声装置,所述机器人头部的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滑块,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贯穿安装槽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机器人头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滑动插设有插杆,所述旋钮上环绕设有与插杆对应的多个插槽,所述插杆靠近旋钮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卡套,所述插杆远离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插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卡套和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和滑块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连接;所述机器人腰部的两侧均设有机械臂,所述机器人腰部内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装置腔的内顶部并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装置腔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装置腔的内顶部设有与排风扇对应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插设有与防尘网,所述通风口内侧壁上设有与防尘网对应的凹槽,所述防尘网远离凹槽的一端和通风口的内壁通过第一锁紧螺钉螺纹连接,所述装置腔内依次设有核心控制器、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核心控制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和机器人头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和排风扇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机器人腰部的后侧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内设有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的输出端贯穿装置槽的内侧壁并与电源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装置槽的槽口处插设有挡板,所述装置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向外延伸,所述挡板延伸的一端和机器人腰部通过第二锁紧螺钉螺纹连接;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底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腔的内顶部和机器人腰部的底端并向内延伸,所述机器人腰部设有与第二螺杆对应的螺纹槽,所述第二螺杆位于螺纹槽内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安装腔内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安装腔的内壁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贯穿安装腔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钉,所述底座上环绕设有与第三锁紧螺钉对应的多个螺纹孔。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边缘和滑块相接触。优选地,所述通风口远离第一锁紧螺钉的一端设有与防尘网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槽内通过第二弹簧滑动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和防尘网相抵。优选地,所述装置腔内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缓冲板。优选地,所述第二螺杆位于螺纹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优选地,所述转杆上转动套接有两个支撑套,两个所述支撑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安装腔内壁和底座的外壁相抵。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S1:当需要太阳能发电时,先向下拉动插杆然后转动旋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带动滑块移动,从而通过连杆带动太阳能电池板绕着转轴转动,以便根据阳光的角度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S2:当需要进行风力发电时,先拧开第二锁紧螺钉,然后抽出挡板,风力发电装置开始工作,给电源进行供电,电源再分别向核心控制器、伺服电机和排风扇供电,同时可以通过拧开第一锁紧螺钉,然后向外抽出防尘网,以便对防尘网进行清理;S3:当需要调节机器人的高度时,先拧开第三锁紧螺钉,然后转动把手带动转杆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二螺杆转动,从而调节机器人腰部和底座之间的距离,同时阻尼减震器可以对机器人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然后重新通过第三锁紧螺钉固定住把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装置的设置,使装置的续航能力得到了保证,同时减小了机器人工作所造成的电力消耗,从而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力发电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杆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器人头部、2机器人腰部、3底座、4阻尼减震器、5摄像头、6发声装置、7第一螺杆、8滑块、9旋钮、10固定块、11插杆、12卡套、13卡块、14第一弹簧、15支撑杆、16转轴、17太阳能电池板、18连杆、19机械臂、20装置腔、21伺服电机、22排风扇、23通风口、24防尘网、25第一锁紧螺钉、26核心控制器、27电源、28控制开关、29装置槽、30风力发电装置、31挡板、32第二锁紧螺钉、33行走机构、34安装腔、35第二螺杆、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转杆、39把手、40第三锁紧螺钉、41滚珠、42第二弹簧、43垫板、44第三弹簧、45缓冲板、46限位板、47支撑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6,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1、机器人腰部2和底座3,机器人头部1和机器人腰部2的顶端通过传动杆3转动连接,以便机器人头部1可以自由转动,底座3和机器人腰部2的底端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4连接,对机器人腰部2起到一定的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1)、机器人腰部(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头部(1)和机器人腰部(2)的顶端通过传动杆(3)转动连接,所述底座(3)和机器人腰部(2)的底端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4)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前面板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的下方设有发声装置(6),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上螺纹套接有滑块(8),所述第一螺杆(7)的一端贯穿安装槽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旋钮(9),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滑动插设有插杆(11),所述旋钮(9)上环绕设有与插杆(11)对应的多个插槽,所述插杆(11)靠近旋钮(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卡套(12),所述插杆(11)远离卡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插杆(1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卡套(12)和固定块(10)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端通过转轴(16)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7)远离转轴(16)的一端和滑块(8)之间通过连杆(18)连接,所述连杆(18)的两端分别与滑块(8)和太阳能电池板(17)转动连接;所述机器人腰部(2)的两侧均设有机械臂(19),所述机器人腰部(2)内设有装置腔(20),所述装置腔(20)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1),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装置腔(20)的内顶部并与传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装置腔(20)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22),所述装置腔(20)的内顶部设有与排风扇(22)对应的通风口(23),所述通风口(23)内插设有与防尘网(24),所述通风口(23)内侧壁上设有与防尘网(24)对应的凹槽,所述防尘网(24)远离凹槽的一端和通风口(23)的内壁通过第一锁紧螺钉(25)螺纹连接,所述装置腔(20)内依次设有核心控制器(26)、电源(27)和控制开关(28),所述电源(27)的输出端分别与核心控制器(26)、伺服电机(21)和控制开关(2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器(26)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21)和机器人头部(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8)的输出端和排风扇(2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机器人腰部(2)的后侧设有装置槽(29),所述装置槽(29)内设有风力发电装置(30),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0)的输出端贯穿装置槽(29)的内侧壁并与电源(2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装置槽(29)的槽口处插设有挡板(31),所述装置槽(29)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31)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31)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向外延伸,所述挡板(31)延伸的一端和机器人腰部(2)通过第二锁紧螺钉(3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3)的两侧设有行走机构(33),所述底座(33)内设有安装腔(34),所述安装腔(3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35),所述第二螺杆(35)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腔(34)的内顶部和机器人腰部(2)的底端并向内延伸,所述机器人腰部(2)设有与第二螺杆(35)对应的螺纹槽,所述第二螺杆(35)位于螺纹槽内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36),所述安装腔(34)内设有与第一齿轮(3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7),所述第二齿轮(37)和安装腔(34)的内壁通过转杆(38)转动连接,所述转杆(38)远离第二齿轮(37)的一端贯穿安装腔(34)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把手(39),所述把手(39)的一端设有锁紧口,所述锁紧口内螺纹连接有第三锁紧螺钉(40),所述底座(3)上环绕设有与第三锁紧螺钉(40)对应的多个螺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环保机器人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智能环保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头部(1)、机器人腰部(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头部(1)和机器人腰部(2)的顶端通过传动杆(3)转动连接,所述底座(3)和机器人腰部(2)的底端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4)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前面板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的下方设有发声装置(6),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顶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上螺纹套接有滑块(8),所述第一螺杆(7)的一端贯穿安装槽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旋钮(9),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上滑动插设有插杆(11),所述旋钮(9)上环绕设有与插杆(11)对应的多个插槽,所述插杆(11)靠近旋钮(9)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卡套(12),所述插杆(11)远离卡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插杆(1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的两端分别与卡套(12)和固定块(10)固定连接,所述机器人头部(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的顶端通过转轴(16)转动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17),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7)远离转轴(16)的一端和滑块(8)之间通过连杆(18)连接,所述连杆(18)的两端分别与滑块(8)和太阳能电池板(17)转动连接;所述机器人腰部(2)的两侧均设有机械臂(19),所述机器人腰部(2)内设有装置腔(20),所述装置腔(20)内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1),所述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装置腔(20)的内顶部并与传动杆(3)固定连接,所述装置腔(20)内固定连接有排风扇(22),所述装置腔(20)的内顶部设有与排风扇(22)对应的通风口(23),所述通风口(23)内插设有与防尘网(24),所述通风口(23)内侧壁上设有与防尘网(24)对应的凹槽,所述防尘网(24)远离凹槽的一端和通风口(23)的内壁通过第一锁紧螺钉(25)螺纹连接,所述装置腔(20)内依次设有核心控制器(26)、电源(27)和控制开关(28),所述电源(27)的输出端分别与核心控制器(26)、伺服电机(21)和控制开关(2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器(26)的输出端分别与伺服电机(21)和机器人头部(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8)的输出端和排风扇(2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机器人腰部(2)的后侧设有装置槽(29),所述装置槽(29)内设有风力发电装置(30),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0)的输出端贯穿装置槽(29)的内侧壁并与电源(2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装置槽(29)的槽口处插设有挡板(31),所述装置槽(29)的内壁上设有与挡板(31)对应的插口,所述挡板(31)的一端贯穿插口并向外延伸,所述挡板(31)延伸的一端和机器人腰部(2)通过第二锁紧螺钉(3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3)的两侧设有行走机构(33),所述底座(33)内设有安装腔(34),所述安装腔(34)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35),所述第二螺杆(35)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腔(34)的内顶部和机器人腰部(2)的底端并向内延伸,所述机器人腰部(2)设有与第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科余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