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860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它包括搅拌铲本体,搅拌铲本体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搅拌铲本体为倒“T”形,且底部两端设有铲块,铲块与搅拌铲本体通过弹簧连接。在搅拌铲本体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在炒菜机翻炒菜肴出现干锅的时侯,能通过通水孔及时向锅底补给水分,减少粘锅、炒糊现象的发生,且通水孔内喷射的一定压力的水也有益于后续刷锅作业的进行。将搅拌铲本体为倒“T”形,且在底部两端设有铲块,铲块与搅拌铲本体通过弹簧连接,令搅拌铲底部两端可伸缩,使得铲块在搅拌过程可以更加贴近炒锅,炒菜时可使全方位的菜肴均可翻拌到,使得菜肴受热均匀,口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炒菜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
技术介绍
近年来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各种炒菜机器,实现了炒菜过程的自动化和趣味化,只需轻轻一按,就可以享受到美食。但是市场上现有的炒菜机一般都是普通的搅拌铲与转动电机相连,其采用的普通搅拌铲不仅存在着对炒锅内菜肴搅拌不充分的情况,造成菜肴半生不熟的情况,而且无法向炒锅喷水,容易产生粘锅、炒糊的现象。另外在集体餐厅,学生食堂的场合,其一次翻炒的菜肴量大,如果炒菜机的搅拌铲只能旋转,不能上下翻转,容易造成菜肴半生不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搅拌铲本体内设通水孔和弹簧的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向炒锅喷水且搅拌不充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包括搅拌铲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铲本体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所述的搅拌铲本体为倒“T”形,且底部两端设有铲块,所述的铲块与搅拌铲本体通过弹簧连接。在搅拌铲本体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在炒菜机翻炒菜肴出现干锅的时侯,能通过通水孔及时向锅底补给水分,减少粘锅、炒糊现象的发生,且通水孔内喷射的一定压力的水也有益于后续刷锅作业的进行。将搅拌铲本体为倒“T”形,且在底部两端设有铲块,铲块与搅拌铲本体通过弹簧连接,令搅拌铲底部两端可伸缩,使得铲块在搅拌过程可以更加贴近炒锅,炒菜时可使全方位的菜肴均可翻拌到,使得菜受热均匀,口感更好。作为优选,所述通水孔的中心线与搅拌铲本体的中心线成重合设置。通水孔的中心线与搅拌铲本体的中心线成重合设置,确保通水孔位于搅拌铲的正中间,可使搅拌铲的结构更为合理,更为可靠,且便于制造。作为优选,弹簧均匀地分布在通水孔的两侧。弹簧均匀地分布在通水孔的两侧不仅可使搅拌铲的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在弹簧伸缩时,铲块所受到的力更为均匀,从而使得炒菜机对菜肴的翻拌更为充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水孔为倒“T”形且贯穿铲块。通水孔为倒“T”形且贯穿铲块,从而使得在搅拌铲内向炒锅表面进行浇水时,炒锅和浇水口的距离很短,避免了水滴飞溅,不仅使得炒菜机的工作环境更加干净,更易打扫,也减少了炒菜机内部触水的可能,使得机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水孔为直线型,且沿搅拌铲本体的中心线贯穿搅拌铲本体。通水孔为直线型,且沿搅拌铲本体的中心线贯穿搅拌铲本体,便于制造,成本低廉。作为优选,所述铲块的截面为下凸的圆弧形。铲块的截面为下凸的圆弧形,使得涮锅铲底部两端与炒锅形状相适应,炒菜时可使全方位的菜肴均可翻拌到,使得菜受热均匀,口感更好。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铲本体的顶端设有螺纹连接部。在搅拌铲本体的顶端增设螺纹连接部,可使搅拌铲通过螺纹连接部与转动电机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便于更换搅拌铲。因此,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在搅拌铲本体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在炒菜机翻炒菜肴出现干锅的时侯,能通过通水孔及时向锅底补给水分,减少粘锅、炒糊现象的发生;2.在搅拌铲本体底部两端通过弹簧连接的铲块使得铲块在搅拌过程可以更加贴近炒锅,从而使得炒菜机对菜肴的翻拌更为充分;3.增设截面为下凸的圆弧形的铲块,使得涮锅铲底部两端与炒锅形状相适应,炒菜时可使全方位的菜肴均可翻拌到;4.在搅拌铲本体的顶端增设螺纹连接部,可使搅拌铲通过螺纹连接部与转动电机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便于更换搅拌铲。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一种智能炒菜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见图1、图2、图4,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包括搅拌铲本体5,搅拌铲本体5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51,搅拌铲本体5为倒“T”形,且底部两端设有铲块52,铲块52与搅拌铲本体5通过弹簧53连接。在搅拌铲本体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在炒菜机翻炒菜肴出现干锅的时侯,能通过通水孔及时向锅底补给水分,减少粘锅、炒糊现象的发生,且通水孔内喷射的一定压力的水也有益于后续刷锅作业的进行。将搅拌铲本体为倒“T”形,且在底部两端设有铲块,铲块与搅拌铲本体通过弹簧连接,令搅拌铲底部两端可伸缩,使得铲块在搅拌过程可以更加贴近炒锅,炒菜时可使全方位的菜肴均可翻拌到,使得菜受热均匀,口感更好。见图2、图4,通水孔51的中心线与搅拌铲本体5的中心线成重合设置。通水孔的中心线与搅拌铲本体的中心线成重合设置,确保通水孔位于搅拌铲的正中间,可使搅拌铲的结构更为合理,更为可靠,且便于制造。见图2、图4,弹簧53均匀地分布在通水孔51的两侧。弹簧均匀地分布在通水孔的两侧不仅可使搅拌铲的结构更为合理,而且在弹簧伸缩时,铲块所受到的力更为均匀,从而使得炒菜机对菜肴的翻拌更为充分。见图2、图4,通水孔51为倒“T”形且贯穿铲块52。通水孔为倒“T”形且贯穿铲块,从而使得在搅拌铲内向炒锅表面进行浇水时,炒锅和浇水口的距离很短,避免了水滴飞溅,不仅使得炒菜机的工作环境更加干净,更易打扫,也减少了炒菜机内部触水的可能,使得机器的工作寿命更长。见图1、图2、图4,铲块52的截面为下凸的圆弧形。铲块的截面为下凸的圆弧形,使得涮锅铲底部两端与炒锅形状相适应,炒菜时可使全方位的菜肴均可翻拌到,使得菜受热均匀,口感更好。见图1、图2,搅拌铲本体5的顶端设有螺纹连接部54。在搅拌铲本体的顶端增设螺纹连接部,可使搅拌铲通过螺纹连接部与转动电机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便于更换搅拌铲。见图4,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智能炒菜机。所述智能炒菜机,包括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加热炉2,设于加热炉2上的炒锅3,和设于炒锅3上方的驱动装置4,以及和驱动装置4传动连接的且朝向炒锅3的搅拌铲5,底座1上方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杠6,丝杠6上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61,丝杠6上设有与其相配的螺母块62,驱动装置4通过固定支架7与螺母块62固定连接。丝杠作为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执行元件,使得本机器传动效率高,定位准确,可控性高,故当使用本专利技术进行炒制菜肴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丝杠旋转,使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块做直线上下运动,带动固定支架及其上的驱动装置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搅拌铲上下移动。同时驱动装置可带动搅拌铲左右旋转,故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搅拌铲上下移动,左右旋转,从而实现对菜肴的上下翻拌,左右翻拌,最大限度模拟中国菜的烹饪过程中的上下翻拌,使得菜受热均匀,口感更好。且可通过程序的设置,控制驱动电机和驱动装置,从而达到对搅拌铲的更精准的控制,便于实现自动化,固定支架7与丝杠6成垂直设置,且搅拌铲5与丝杠6成平行设置。固定支架与丝杠成垂直设置,且搅拌铲与丝杠成平行设置,使得丝杠控制搅拌铲的移动方向位于搅拌铲的轴线方向,使得力的分布更为合理,更易于控制搅拌铲的移动,也便于编写程序,便于实现自动化。底座1上设有固定座11,炒锅3上设有炒锅支架31,炒锅支架31与固定座11成铰接设置,底座1上设有与炒锅支架31固定连接且可沿竖直方向伸缩设置的液压缸8。通过液压缸控制炒锅的上下翻转,更加精准,便捷,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还包括倒“T”形的涮锅铲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包括搅拌铲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铲本体(5)的顶端设有螺纹连接部(54),且所述的搅拌铲本体(5)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51),所述的搅拌铲本体(5)为倒“T”形,且底部两端设有铲块(52),所述的铲块(52)与搅拌铲本体(5)通过弹簧(53)连接,弹簧(53)均匀地分布在通水孔(51)的两侧,所述铲块(52)的截面为下凸的圆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炒菜机用搅拌铲,包括搅拌铲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铲本体(5)的顶端设有螺纹连接部(54),且所述的搅拌铲本体(5)内设有可向炒锅表面进行喷浇的通水孔(51),所述的搅拌铲本体(5)为倒“T”形,且底部两端设有铲块(52),所述的铲块(52)与搅拌铲本体(5)通过弹簧(53)连接,弹簧(53)均匀地分布在通水孔(51)的两侧,所述铲块(52)的截面为下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珊珊钟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知意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