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06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进气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连接有抽气嘴,且固定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槽,且缓冲槽的内底面通过第四压缩弹簧与限位座相连接,所述进气座的下表面设置有上密封圈,且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安装有滤膜,所述固定座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安装块、轴承和调节块,且安装块、轴承和调节块从下至上依次分布在固定座的左右两侧。该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具备自锁功能,且具备减震功能,能使上密封圈与滤膜接触时,其速度趋近于零,从而能最大程度的减小该夹持装置在更换滤膜时的震动,从而有利于精准的评估空气质量和污染性气体的污染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膜夹持装置
,具体为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空气进行检测或者对污染性气体进行检测时,一般需要捕捉空气或者污染性气体中的颗粒物,从而对空气质量和污染性气体的污染源进行评估,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滤膜法采集空气或者污染性气体中的颗粒物,在使用滤膜法采集空气或者污染性气体中的颗粒物时,需要将滤膜安装在滤膜夹持装置上使用。但是现有滤膜夹持装置不具备自锁功能和减震功能,这使得在对该滤膜夹持装置进行滤膜的更换时,容易使滤膜震动,从而将影响其采集颗粒物的准确性,不利于精准的评估空气质量和污染性气体的污染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滤膜夹持装置不具备自锁功能和减震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座和进气座,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连接有抽气嘴,且固定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密封圈,所述进气座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上密封圈,且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安装有滤膜,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槽,且第四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进气座(7),所述固定座(1)的下端连接有抽气嘴(2),且固定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密封圈(3),所述进气座(7)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上密封圈(5),且上密封圈(5)与下密封圈(3)之间安装有滤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槽(27),且第四压缩弹簧(28)固定于缓冲槽(27)的内底面,第四压缩弹簧(28)上端与限位座(6)相连接,限位座(6)位于滤膜(4)的外缘处;所述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轴承(9)和调节块(10),且安装块(8)、轴承(9)和调节块(10)从下至上依次分布在固定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锁减震功能的滤膜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进气座(7),所述固定座(1)的下端连接有抽气嘴(2),且固定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下密封圈(3),所述进气座(7)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上密封圈(5),且上密封圈(5)与下密封圈(3)之间安装有滤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槽(27),且第四压缩弹簧(28)固定于缓冲槽(27)的内底面,第四压缩弹簧(28)上端与限位座(6)相连接,限位座(6)位于滤膜(4)的外缘处;所述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8)、轴承(9)和调节块(10),且安装块(8)、轴承(9)和调节块(10)从下至上依次分布在固定座(1)的左右两侧,所述调节块(10)上设置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内安装有调节盘(12),所述调节盘(12)设置于轴杆(13)的外侧,且轴杆(13)的上端连接有顶板(17),所述轴杆(13)的上端贯穿连接块(15),且连接块(15)的上表面与顶板(17)的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二压缩弹簧(16)相连接,所述连接块(15)的下表面与调节块(10)的上表面之间通过第一压缩弹簧(14)相连接,且连接块(15)固定设置于进气座(7)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4)和第二压缩弹簧(16)均设置于轴杆(13)的外侧,且轴杆(13)的下端贯穿轴承(9)设置在通槽(19)内,所述通槽(19)设置于安装块(8)的内部,且通槽(19)通过帄面涡旋簧(20)与轴杆(13)相连接,所述通槽(19)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知意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