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668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包括热控涂层、多层、加热器和热敏电阻,选取伺服机构背离发动机的一侧为散热面,散热面采用所述热控涂层;面向发动机的一侧采用多层包覆兼顾防止漏热及热防护;伺服机构表面粘贴一主一备加热器进行温度补偿控制,并粘贴一主一备热敏电阻作为测控温点,伺服机构与发动机安装面进行隔热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发动机伺服机构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设计,具备在轨长期储存时温度补偿控制、短时工作时大热量排散、发动机工作时高温热防护等优点,解决了不同工作模式和热环境下,伺服机构面临的长时待机、短时工作、发动机高温影响等多重热控难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伺服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伺服机构在轨存储、工作与防热兼顾的热控。
技术介绍
某飞行器为了实现多轨道部署的能力,配置了大推力双向摇摆轨控发动机,通过两台大功率伺服机构实现发动机的双向摇摆能力。这类伺服机构在轨控温要求高(-35~+70℃)、单次工作时间长(120s)、在轨部署期间工作次数多(每轨工作2次)、工作时短期功耗大(64W/台),且其安装位置距离发动机较近。鉴于这些任务和环境特点,这类伺服机构面临着在轨热环境变化、底部发动机羽流及热辐射等影响,需要解决长时待机、短时工作、发动机高温影响等热控难点,为热控设计带来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某飞行器发动机伺服机构面临的长时待机、短时工作、发动机高温影响等多重热控难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具备在轨长期储存时温度补偿控制、短时工作时大热量排散、发动机工作时高温热防护等能力,解决了不同工作模式和热环境下,伺服机构面临的长时待机、短时工作、发动机高温影响等多重热控难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包括热控涂层、多层、加热器和热敏电阻,选取伺服机构背离发动机的一侧为散热面,散热面采用白漆热控涂层;面向发动机的一侧采用多层包覆兼顾防止漏热及热防护;伺服机构表面粘贴一主一备加热器进行温度补偿控制,并选取两个位置分别粘贴一主一备热敏电阻作为测控温点;同时,伺服机构与安装面进行隔热安装。优选地,所述散热面白漆热控涂层为S781白漆热控涂层。优选地,所述多层由5单元中温多层、15单元低温多层组成。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聚酰亚胺康铜箔电加热片。优选地,所述测控温热敏电阻为M501型热敏电阻。优选地,所述隔热垫为3mm钛合金隔热垫。优选地,伺服机构先粘贴热敏电阻和加热器,随后喷涂S781白漆,再通过3mm钛合金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接口处,最后完成多层包覆与固定。与现有热控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采用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的设计理念,通过散热热控涂层、中低温多层、电加热器和热敏电阻的一体化设计,并利用隔热安装形式,实现发动机伺服机构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具有在轨长期储存时温度补偿控制、短时工作时大热量排散、发动机工作时高温热防护等优点,实现此类发动机伺服机构适应各类在轨工作模式和热环境的能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专利技术机构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机构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机构的结构示意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多层包覆位置示意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多层包覆位置示意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发动机伺服机构,包括热控涂层、多层、加热器和热敏电阻。选取伺服机构背离发动机的一侧为散热面,散热面采用白漆热控涂层,喷涂于图1中的喷涂区域1。面向发动机的一侧采用多层2包覆兼顾防止漏热及热防护.伺服机构表面粘贴一主加热器3'和一备加热器3'进行温度补偿控制,并选取两个位置分别粘贴一主热敏电阻4一备热敏电阻4'作为测控温点。同时,伺服机构与发动机安装面进行隔热安装。通过发动机伺服机构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设计,使其具备了在轨长期储存时温度补偿控制、短时工作时大热量排散、发动机工作时高温热防护等能力,解决了不同工作模式和热环境下,伺服机构面临的长时待机、短时工作、发动机高温影响等多重热控难点。本专利技术首先在伺服机构外表面先粘贴热敏电阻和加热器,随后喷涂白漆,再通过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接口处,最后完成多层包覆与固定。优选地,散热面白漆热控涂层为S781白漆热控涂层。优选地,多层由5单元中温多层、15单元低温多层组成。优选地,加热器为聚酰亚胺康铜箔电加热片,测控温热敏电阻为M501型热敏电阻。隔热垫为3mm钛合金隔热垫。伺服机构先粘贴热敏电阻和加热器,随后喷涂S781白漆,再通过3mm钛合金隔热垫安装在发动机接口处,最后完成多层包覆与固定。进一步地,伺服机构喷漆时烘干温度不超过70℃。进一步地,在整个热控实施过程中(包括粘贴加热片、喷涂白漆等),应对伺服机构电气插座进行全过程防护,应注意对伺服机构壳体上的配合缝隙、出线孔等处的多余物防护。进一步地,伺服机构多层中温多层部分的每单元多层由反射屏和间隔层组成,反射屏为双面镀铝聚酰亚胺膜,间隔层为玻璃纤维布。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机构多层低温多层部分的每单元多层由反射屏和间隔层组成,反射屏为双面镀铝聚酯薄膜,间隔层为涤纶网。另外,参照图1~图3,两个热敏电阻均包覆在多层内,除喷漆区域外,均包覆多层。多层采用一块多层整体包覆,通过压敏胶带进行固定,优选地,压敏胶带采用聚酰亚胺压敏胶带。热敏电阻、加热器粘贴采用硅橡胶固定,优选地,硅橡胶采用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GD414。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控涂层、多层、加热器和热敏电阻,选取伺服机构背离发动机的一侧为散热面,散热面采用所述热控涂层;面向发动机的一侧采用多层包覆兼顾防止漏热及热防护;伺服机构表面粘贴一主一备加热器进行温度补偿控制,并粘贴一主一备热敏电阻作为测控温点,伺服机构与发动机安装面进行隔热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控涂层、多层、加热器和热敏电阻,选取伺服机构背离发动机的一侧为散热面,散热面采用所述热控涂层;面向发动机的一侧采用多层包覆兼顾防止漏热及热防护;伺服机构表面粘贴一主一备加热器进行温度补偿控制,并粘贴一主一备热敏电阻作为测控温点,伺服机构与发动机安装面进行隔热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控涂层为S781白漆热控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热与散热一体化热控的发动机伺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由5单元中温多层、15单元低温多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曹建光耿宏飞郜雨琛王涛顾燕萍孙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