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374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该单机包括FPGA控制电路、AD转换电路、厚膜电路、RS422通信电路、热敏采集电路、供电转换电路及安全开关相关控制电路。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选用厚膜电路作为内部加热器驱动及供电安全开关,该厚膜电路具有集成度高、耐压值高、单路过电流大的特点,具备过流保护、电流检测和开关状态检测功能,可实现分控单机对加热器的安全控制,保证产品可靠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可扩展的星载分布控温驱动单机,相较于传统的控温单机,解决了传统卫星控温单机重量及体积需求大、安装空间要求高、控温及采温资源有限等问题,适用用星载大面积或不规则形状产品的温度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产品控温单机的,具体地,涉及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


技术介绍

1、卫星在轨运行过程中,需要控温系统通过控温单机来进行加热器驱动控制,进而实现温度控制,保障卫星各单机产品的工作温度符合要求。传统的控温仪尺寸大、重量重,对卫星布局设计要求较高;且控温仪直接与加热器、测温电阻连接,需要大量低频线缆在卫星上穿舱走线,线缆长、重量重,大量长线缆在星体上走线给卫星总装工作带来困难,同时大量的线缆分布在载荷天线上,增大了对载荷重量资源的需求。当部分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卫星产品面积较大,安装空间约束多、对系统重量要求较高时,现有的控温仪无法满足要求。采用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既可满足大面积、不规则、轻重量、空间载荷约束多的星载产品的控温需求,又可满足普通星载产品控温需求。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扩展性好、安装空间资源要求低、对控温产品约束少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与国内外现有技术及最接近的技术成果进行了比较。检索关键字“分布式控温”,检索出专利5项。

3、1)专利名称为“一种分布式控温系统”,专利号为cn108873969a,该专利采用4台控温仪方案,控温仪布置在被控对象周边。而本专利技术采用厚膜电路工艺等进行小型化、轻量化设计,可直接布置在被控对象产品上。

4、2)专利名称为“分区控温系统及装置”,专利号为cn106292767a,该专利用于浴油系统。为地面工业储油领域专利技术,与本专利领域无关。

5、3)专利名称为“用于航天器热试验的总线式分布控温系统”,专利号为cn108062123a,该专利用于航天器总线式分布控温系统,主要应用于航天器在地面进行热试验,而本专利技术直接应用于航天器上。

6、4)专利名称为“一种分布式控温的智能电热毯”,专利号为cn108260231a,该专利主要涉及智能电热毯,为地面家庭用品领域专利技术,与本专利领域无关。

7、5)专利名称为“远程分布式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专利号为cn108181961a,该专利主要是一种远程分布式温湿度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温湿度采集单元、上位机和温湿度调节单元。该专利技术可同时远程采集多个分布式点位温湿度信息,并通过上位机集中处理。该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地面环境监测,而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卫星产品上,满足大面积不规则的星载产品的控温需求。

8、目前没有发现同本专利技术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9、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包括:继电器、电源电路、rs422通信电路、a/d转换电路、fpga控制电路和加热器驱动电路;

3、所述继电器接受外界oc指令,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rs422通信电路、a/d转换电路和fpga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rs422通信电路分别与a/d转换电路和fpga控制电路相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分别与fpga控制电路和加热器驱动电路相连接。

4、优选地,所述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和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和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分别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热敏采集电路、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一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热敏采集电路与外界第一热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与外界第一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与外界第一加热器供电电路相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热敏采集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二热敏采集电路与外界第二热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与外界第二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电路与外界第二加热器供电电路相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热敏采集电路、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三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三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三热敏采集电路与外界第三热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与外界第三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电路与外界第三加热器供电电路相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单机还包括高速数据电缆、厚膜电路、加热器和热敏电阻;

12、所述高速数据电缆进行串行信号和传输数据,采用异步rs422接口信号;

13、所述厚膜电路控制加热器的开关和供电安全开关,分别选用lhb750电路及lhb728c电路;

14、所述加热器和热敏电阻对产品进行加热和温度测量。

15、优选地,所述单机采用集成化、轻量化设计,所述单机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有直接对外的电连接器,所述rs422通信电路、a/d转换电路、fpga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集成在一个模块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设计方案,采用小型化、集成化、轻量化设计理念,实现星载产品的控温,特别适用于大面积且形状不规则的星载产品的控温;

18、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大面积不规则星载产品控温单机设计中,采用传统的控温仪(由一台控温仪和加热器及测温电阻构成)尺寸大、重量重,对卫星布局设计要求较高,带来约束多的问题;

19、3、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避免了单机直接与加热器、测温电阻连接,解决了大量低频线缆在卫星上走线,线缆长、重量重,大量长线缆给卫星总装带来困难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电源电路、RS422通信电路、A/D转换电路、FPGA控制电路和加热器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和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和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分别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热敏采集电路、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一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敏采集电路与外界第一热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与外界第一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与外界第一加热器供电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热敏采集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敏采集电路与外界第二热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与外界第二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控制电路与外界第二加热器供电电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热敏采集电路、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三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三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热敏采集电路与外界第三热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与外界第三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控制电路与外界第三加热器供电电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机还包括高速数据电缆、厚膜电路、加热器和热敏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机采用集成化、轻量化设计,所述单机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有直接对外的电连接器,所述RS422通信电路、A/D转换电路、FPGA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集成在一个模块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电源电路、rs422通信电路、a/d转换电路、fpga控制电路和加热器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和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和第三加热器驱动电路分别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热敏采集电路、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一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敏采集电路与外界第一热敏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器驱动电路与外界第一加热器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控制电路与外界第一加热器供电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小型化分布式控温驱动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包括第二热敏采集电路、第二加热器驱动电路及第二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热敏采集电路与a/d转换电路相连接。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博步士超仲兆宇康永鹏袁凤璋侯蕾高文龙孙永岩崔恒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