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崇新专利>正文

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116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器,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包括油压单元和减震单元,所述油压单元包括缸体、伸缩于缸体的芯轴,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减震弹簧、分别连接于减震弹簧两端的下弹簧安装座和上弹簧安装座,所述下弹簧安装座与缸体外壁呈螺纹配合,所述缸体与上弹簧安装座之间可拆卸有行程限位块,所述行程限位块厚度沿缸体中心轴向延伸,所述芯轴穿设于行程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改变芯轴的外露长度,提升整车稳定性的一种减震器。

Shock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ck absorber, which includes an oil pressure unit and a damping unit. The oil pressure unit includes a cylinder body and a core that is telescopic in the cylinder body. The damping unit comprises a damping spring, a lower spring mounting seat and an upper spring mounting seat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a damping spring. The spring mounting seat is thread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cylinder body.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upper spring mounting seat can be disassembled with a travel limit block. The thickness of the travel limit block is extended along the center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core shaft is worn in the travel limit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hock absorber capable of changing the exposed length of the mandrel and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悬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器。
技术介绍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041847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伸缩式避震器,包括阀座、贮油筒、工作缸和活塞杆,所述阀座密封连接所述贮油筒的一端,所述工作缸穿设在所述贮油筒的另一端,所述工作缸上沿轴向穿置有活塞杆,在所述贮油筒套接有第一固定环,在所述活塞杆上分别套接有第二固定环,在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所述贮油筒外壁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固定环为齿轮圈,所述齿轮圈中心形成有螺纹孔,所述齿轮圈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的配合固定在所述贮油筒上。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实际路况的需求或者个人的喜好,使齿轮圈和工作缸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就能改变整体车身的高度和弹簧的软硬,但是在改变车身的高度后,活塞杆的外露长度就会增长,在避震器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汽车行驶在不良路面时,避震器过大的运动行程将会造成车辆重心的严重偏移,而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不稳定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能够改变芯轴的外露长度,提升整车稳定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震器,包括油压单元和减震单元,所述油压单元包括缸体、伸缩于缸体的芯轴,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减震弹簧、分别连接于减震弹簧两端的下弹簧安装座和上弹簧安装座,所述下弹簧安装座与缸体外壁呈螺纹配合,所述缸体与上弹簧安装座之间可拆卸有行程限位块,所述行程限位块厚度沿缸体中心轴向延伸,所述芯轴穿设于行程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行程限位块能够延伸缸体的长度,从而使芯轴的外露长度变短,则在压缩过程中,可以使上弹簧安装座提前抵触于行程限位块,缩短芯轴的压缩行程,保持芯轴长度和其伸缩距离之间的比例合适,避免在车身调整时产生芯轴的行程错位,影响整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调整车高后,能够使减震器的极限压缩行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因压缩行程过长而导致整车在行驶于不良路面过程中产生重心的偏移,而导致整车行驶不稳;通过这种运动行程限位进而达到降低车辆重心,减少车辆左右前后偏摆,增加整车重心的稳定性,对汽车行驶在不良路面时汽车行驶的平稳及安全性有较高的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程限位块包括相卡接的两个卡块,两个所述卡块构成的端面平行于缸体朝向上弹簧安装座一侧端面,两个所述卡块卡接形成供芯轴穿设的中心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行程限位块实现拆卸作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车高来更换不同厚度的行程限位块,使芯轴的外露长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值,扩宽了其使用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卡块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相卡接的燕尾槽和燕尾块,所述卡块中心开设有半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燕尾块和燕尾槽的卡接配合,方便将行程限位块安装至缸体和上弹簧安装座之间,并稳定地套设在芯轴上,两个卡块在卡接之后依靠半圆孔形成一个供芯轴穿设且滑动的中心孔,从而不会影响油压单元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程限位块朝向下弹簧安装座的一侧端面抵触于缸体朝向上弹簧安装座一侧端面,所述芯轴穿设且滑移于中心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芯轴收缩过程中,利用行程限位块增长了缸体在轴向上的长度,从而缩短了芯轴的运动行程,在遇到不良路面时,能够避免芯轴被压缩过大的行程而导致重心的剧烈变化,而造成车辆重心偏移,导致行驶不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程限位块沿芯轴轴向设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行程限位块的个数来改变芯轴可运动的行程,能够根据实际弹簧的软硬程度和车高来改变芯轴所伸出的长度,从而可以避免车辆在行驶至不良地面时而造成车辆重心的剧烈变化。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行程限位块套设且螺纹配合于缸体的外壁,所述行程限位块伸出于缸体设置芯轴一侧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纹配合实现行程限位块和缸体的可拆卸连接,并且使行程限位块的端面伸出于缸体的一端面,改变了芯轴的外露长度,通过转动行程限位块,能够改变行程限位块伸出缸体端面的距离,进而可以根据实际不同的车高来进行调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弹簧安装座包括套设且螺纹配合于缸体外壁的旋动环座、抵触于旋动环座朝向上弹簧安装座一侧端面且螺纹配合于缸体外壁的安装环,所述减震弹簧背离上弹簧安装座的一端套设且相对转动于安装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安装环,调整安装环在缸体外壁上的位置,能够改变安装环和上弹簧安装座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减震弹簧的软硬程度,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驾驶习惯来改变避震弹簧的长度;同时,利用旋动环座,进一步对安装环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在行驶过程中,而使安装环产生非正常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环设有安装面,所述减震弹簧背离上弹簧安装座的一端设有平行且抵触于安装面的连接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面和连接平面的相对转动关系,在转动安装环时,不会造成减震弹簧的扭转,保持减震弹簧的正常状态,进而也不会造成安装环的正常调节过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缸体朝向上弹簧安装座一侧端面与上弹簧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防尘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尘罩能够对缸体和上弹簧安装座之间的空间起到防尘作用,避免外部灰尘在芯轴和缸体之间产生堆积而对芯轴的伸缩起到阻碍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轴背离缸体的一端固定有缓冲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芯轴收缩的过程中,缓冲胶垫和行程限位块碰撞时,能够减小两者的撞击力度,避免上弹簧安装座和行程限位块产生直接碰撞,而对上弹簧安装座造成损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缸体和上弹簧安装座之间的行程限位块,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行程限位块套设于芯轴,从而能够改变芯轴外露的长度,进而就能改变芯轴的运动行程,通过这种运动行程限位进而达到降低车辆重心,减少车辆左右前后偏摆,增加整车重心的稳定性,对汽车行驶在不良路面时汽车行驶的平稳及安全性有较高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一省略防尘罩且主要用于体现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下弹簧安装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一省略减震弹簧且主要用于体现行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行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油压单元;11、缸体;12、芯轴;2、减震单元;21、减震弹簧;22、下弹簧安装座;221、旋动环座;222、安装环;23、上弹簧安装座;3、行程限位块;31、卡块;4、中心孔;5、燕尾块;6、燕尾槽;7、半圆孔;8、安装面;9、连接平面;10、防尘罩;13、缓冲胶垫;14、缩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减震器,参照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油压单元1和减震单元2,油压单元1包括筒形缸体11、沿缸体11中心轴向伸缩于缸体11内的芯轴12;减震单元2包括固定连接于芯轴12端部的上弹簧安装座23、连接于缸体11外壁的下弹簧安装座22、连接于下弹簧安装座22和上弹簧安装座23之间的减震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器,包括油压单元(1)和减震单元(2),所述油压单元(1)包括缸体(11)、伸缩于缸体(11)的芯轴(12),所述减震单元(2)包括减震弹簧(21)、分别连接于减震弹簧(21)两端的下弹簧安装座(22)和上弹簧安装座(23),所述下弹簧安装座(22)与缸体(11)外壁呈螺纹配合,其特征是:所述缸体(11)与上弹簧安装座(23)之间可拆卸有行程限位块(3),所述行程限位块(3)厚度沿缸体(11)中心轴向延伸,所述芯轴(12)穿设于行程限位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包括油压单元(1)和减震单元(2),所述油压单元(1)包括缸体(11)、伸缩于缸体(11)的芯轴(12),所述减震单元(2)包括减震弹簧(21)、分别连接于减震弹簧(21)两端的下弹簧安装座(22)和上弹簧安装座(23),所述下弹簧安装座(22)与缸体(11)外壁呈螺纹配合,其特征是:所述缸体(11)与上弹簧安装座(23)之间可拆卸有行程限位块(3),所述行程限位块(3)厚度沿缸体(11)中心轴向延伸,所述芯轴(12)穿设于行程限位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行程限位块(3)包括相卡接的两个卡块(31),两个所述卡块(31)构成的端面平行于缸体(11)朝向上弹簧安装座(23)一侧端面,两个所述卡块(31)卡接形成供芯轴(12)穿设的中心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卡块(31)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卡块(31)的两端面分别设有相卡接的燕尾槽(6)和燕尾块(5),所述卡块(31)中心开设有半圆孔(7)。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行程限位块(3)朝向下弹簧安装座(22)的一侧端面抵触于缸体(11)朝向上弹簧安装座(23)一侧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崇新
申请(专利权)人:尤崇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