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氢材料的一种活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95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方法涉及一种贮氢材料的活化,其工艺方法是将难活化的金属或合金粉碎,与易活化贮氢合金一起放入球磨机,抽粗真空后充以Ar气球磨0.5-2小时,形成伪二元素合金,在常压下装入贮氢材料的容器,抽粗真空后充以氢,在室温下经24-48小时,使吸氢至饱和,即贮氢材料已经活化,其优点:方法简单、制作容易,不需加温和抽高真空,活化后的性能与常规方法活化后的性能一致,对工程应用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贮氢材料的活化方法。贮氢材料的基本特性是能够可逆地、大量的吸收氢和放氢,这一基本特性连同其它特性(如对氢的选择吸收、平衡压力的温度效应、吸放氢的热效应等)构成了贮氢材料的应用基础,但是,贮氢材料必须经过“活化”才具有可逆地、大量地吸氢和放氢的能力,不经过活化、贮氢材料无法使用,因而是否易于活化是对贮氢材料的主要要求之一。有些贮氢材料易于活化,如LaNi5,MmNi5(Mm为混合稀土),只要把它们置于几十个大压(几个MPa)的氢气中,在室温下保持几十分钟至几个小时就可以了,而大多数的贮氢材料,如贮氢特性十分优异的TiFe、V等,活化都十分困难。V吸氢后的氢密度达到10.5×1022H-atom/cm2,为贮氢材料之首,远远高于用通常方法(极低温下液化贮氢(贮氢密度为4.2×1022H-afom/cm3,笨重而不安全的钢瓶贮氢)能够达到的贮氢密度,但必须在4~500℃反复的充高压压H2-抽空操作或者在超高真空下加热到900℃以上才能使其具有吸放氢能力,即“活化”了。活化以后,V在室温下能够快速地、大量地吸氢和放氢,又如TiFe,它不仅贮氢特性好,而且价廉,但它很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贮氢材料的活化,其特征在于将难活化贮氢材料(金属或合金)粉碎成<5mm的颗粒,与易活化贮氢合金LaNi5一起置入球磨机,抽粗真空后充以0.05MPa的Ar气,球磨0.5~2小时,在球磨后形成伪二元系合金M↓[1-x](LaNi5)↓[x],将伪二元素合金于常压下装入使用贮氢材料的容器,抽粗真空后充以4MPa的氢,在室温下经24~48小时,使吸氢达饱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曼祺张海峰王玉兰魏文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