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带材深冷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843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铜合金带材深冷处理工艺,合金经固溶处理后进行冷轧,制成带材,铜合金带材在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液氮温度为-170~-196℃,在液氮中的等温时间为:带材的厚度乘以1~2min/mm。铜合金为铜镍锡锆合金或铜镍锡铌合金。铜合金带材在深冷后放置在20℃的油液中升温至室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铜合金带材的热处理工艺。用上述深冷处理工艺处理的铜合金获得双向孪晶微细结构,是其性能达到了铍青铜的性能,铜镍锡锆合金带材的延伸率为6.43%,抗拉强度为1202.54Mpa,弹性模量为123892Mpa,电阻率为1.12×10-8;铜镍锡铌合金带材的延伸率为6.43%,抗拉强度为202.54Mpa,弹性模量为123892Mpa,电阻率为1.12×10-8。通过正电子湮没实验表明,经上述深冷工艺处理的铜合金带材晶体中的点缺陷密度降低,因此降低了电子散射的程度,使带材的导电性提高。具体实现方式铜镍锡锆合金或铜镍锡铌合金先进行固溶处理,经冷轧制成带材,将带材在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液氮的温度是-170∽196℃,在液氮中的等温时间为带材的厚度乘以1min/mm,或带材的重量乘以(30∽60分钟/公斤),深冷后放置在20℃的油液中升温至室温。深冷处理设备为一开口式100立升真空绝热设备,其技术参数为贮存介质液态氮,公称容积100ml,容器日蒸发率≤3.5%/天,容器封口真空度≤6.67×10-3pa,容器夹层静态漏放气率≤1.33×10-5pa·L/s,绝热方式高真空+多层多屏绝热,最大承重≤50Kg。权利要求1.铜合金带材深冷处理工艺,合金经固溶处理后进行冷轧,制成带材,其特征是铜合金带材在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液氮温度为-170∽-196℃,在液氮中的等温时间为带材的厚度乘以1∽2min/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冷处理工艺,其特征是铜合金为铜镍锡锆合金或铜镍锡铌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冷处理工艺,铜合金带材在深冷后放置在20℃的油液中升温至室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铜合金带材深冷处理工艺,合金经固溶处理后进行冷轧,制成带材,铜合金带材在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液氮温度为-170~-196℃,在液氮中的等温时间为:带材的厚度乘以1~2min/mm。铜合金为铜镍锡锆合金或铜镍锡铌合金。铜合金带材在深冷后放置在20℃的油液中升温至室温。文档编号C22F1/08GK1352320SQ01131759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士燕, 刘秀芝, 袁子洲, 徐树深, 林焰, 陈长风, 王大辉, 段春争, 陈秀娟, 安丽丽 申请人:甘肃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铜合金带材深冷处理工艺,合金经固溶处理后进行冷轧,制成带材,其特征是:铜合金带材在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液氮温度为-170∽-196℃,在液氮中的等温时间为:带材的厚度乘以1∽2min/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燕刘秀芝袁子洲徐树深林焰陈长风王大辉段春争陈秀娟安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