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
技术介绍
从工业企业和居民排出的废水,其水量和水质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工业废水的变化幅度一般比城市污水大。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水量和水质的构筑物称为调节池。调节池有多种类型,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搅拌机械对水质进行强制调节的外加动力调节池,其主要优点是设备简单,运行效果好。在多年缺少教学用设备模型的教学中,在讲授“外加动力调节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的资源主要是图片和二维动画,可谓资源匮乏;尤其在讲授调节池设计计算时,由于缺乏实物模型,只能依靠教师的语言和平面图,不仅给教师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更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障碍,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其潜水搅拌机在池体内的位置可调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池体,其池壁上部设有相对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盛装待调节的污水;潜水搅拌机,其通过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用于带动池体内物料的循环;以及其中,所述位置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其池壁上部设有相对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盛装待调节的污水;潜水搅拌机,其通过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用于带动池体内物料的循环;以及其中,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水平横杆,其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壁上,另一端设有丝母;竖直丝杠,其竖直设置并与所述丝母相匹配,竖直丝杠的下端与所述潜水搅拌机相连;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竖直丝杠上端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竖直丝杠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其池壁上部设有相对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用于盛装待调节的污水;潜水搅拌机,其通过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用于带动池体内物料的循环;以及其中,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水平横杆,其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池体的内壁上,另一端设有丝母;竖直丝杠,其竖直设置并与所述丝母相匹配,竖直丝杠的下端与所述潜水搅拌机相连;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竖直丝杠上端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竖直丝杠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杆为长度可调节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池体下部设有便于沉积污泥的漏斗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学用外加动力调节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污泵,其设置在所述漏斗状结构处,用于将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巍,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