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剪切半固态金属流变浆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325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剪切半固态金属流变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合金液控制在液相线温度T↓[L]以上的0-100℃范围内;(2)将上搓板的温度控制在T↓[L]-40℃~T↓[L]+20℃范围内,并将下搓板的上端的温度控制T↓[L]-50℃~T↓[L]+50℃范围内,下端的温度控制在T↓[ss]-20℃~T↓[ss]+20℃,下搓板的从其上端到下端的温度梯度控制为0.03-1℃/mm;(3)将合金液导入下搓板上,在合金液压上上搓板,由施压缸通过上搓板对下搓板形成压强;(4)上搓板压载着合金液滑动到吐料单元中,保温后,合金液凝固为含有球状或粒状初晶的半固态金属浆料。该方法适合于铝基合金、镁基合金、铜基合金、锌基合金、镍基合金、钴基合金和铁基合金球状或粒状初晶的半固态浆料或连铸坯料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温定量浇注和复合剪切力施加以制备含有球状或粒状初晶的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专利技术了金属及合金的球状或粒状初晶半固态成形技术以来,世界各国对半固态成形技术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已逐渐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这是因为该技术的应用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减轻成形过程中的裹气量和凝固收缩量,提高毛坯的致密性和强度;(2)、减轻成分偏析,提高毛坯组织和性能的均匀性;(3)、成形性好,便于制成复杂零件的毛坯;(4)、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5)、降低充型温度,延长模具寿命;(6)、便于实现生产自动化。目前制备球状或粒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浆料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搅拌法、电磁搅拌法、应变激活法、液相线浇注法、粉末法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电磁搅拌法。但是,电磁搅拌法存在易卷气、组织不均匀等重大缺点。总体而言,球状或粒状初晶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技术仍然达不到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应用要求。在众多机械搅拌法中,英国Brunel大学的FAN Zhongyun教授等专利技术的双螺旋法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剪切力,能够获得很好的球状或粒状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剪切半固态金属流变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合金液控制在液相线温度T↓[L]以上的0-100℃范围内;(2)、采用挤搓单元,该挤搓单元中包括有上、下搓板,上搓板相对于下搓板为短搓板,并 为可在下搓板上滑动的搓板,且上搓板由施压缸控制对下搓板形成压力;下搓板相对于上搓板为长搓板,并为与水平面成倾斜角度的固定搓板,上搓板在下搓板上的滑动长度为200-1500mm,将上搓板的温度控制在T↓[L]-40℃~T↓[L]+20℃范围内,并将下搓板的上端的温度控制T↓[L]-50℃~T↓[L]+50℃范围内,下端的温度控制在T↓[s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栋朱学新石力开田战峰杨必成谢丽君张志峰徐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