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林元专利>正文

一种铜绞线的工艺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231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铜绞线的工艺处理方法,涉及到铜绞线的退火方法。将铜绞线放入退火炉内,抽去炉中空气形成负压,充入二氧化碳保护性气体;在压力下进行两阶段的加热处理,阶段间进行放气降压处理,然后在炉内缓慢降温0.3~1小时,打开炉子自然降温到大气温度;如此退火处理的电工软绞线,表面发亮,无油污及其他脏物,光洁度良好;软度均匀,抗氧化能力强,可长期贮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退火方法,特别涉及到铜绞线的退火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提出之前,在铜线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铜线受到牵引拉伸,扭曲卷绕。在铜线内部势必产生应力,而且局部发硬易氧化。这种粗制品无法进一步的加工成铜软绞线。因此必需对铜绞线进行退火处理。一般的做法是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在退火炉内进行退火处理。先从退火炉中抽取空气,形成负压达到一定程度后充入氮气,并在炉内形成压力,加热到300℃左右时保温若干时间,然后开炉自然冷却。进行了这样的退火处理,铜绞线的内应力和预应力得到很好的消除,软化了的铜绞线就可以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而且在退火处理过程中有了氮气作保护,铜绞线不会发生氧化反应。但是这种铜绞线的表面不发亮,如同铜线本色一样;铜绞线表面的污物,油泥无法祛除;贮存一年左右铜绞线仍然会发生氧化反应而局部发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退火处理方法,改善退火后的铜绞线的内在质量;使铜绞线软度均匀,光洁度好,贮存时间长。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将铜绞线放入退火炉内,抽去炉中空气形成负压,充入保护性气体;在压力下进行加热,然后在炉内缓慢降温0.3~1小时,打开炉子自然降温到大气温度;其中所述的保护性气体是二氧化碳;并采用两阶段的加热处理,阶段间进行放气降压处理。所述的第一阶段的加热条件压力为0.5~0.7Mpa,最高温度为210~240℃,时间为1~2小时。所述的阶段间进行放气降压处理是在第一阶段的加热结束后放气,使退火炉内压力降到0.45~0.65Mpa。所述的第二阶段的加热条件压力为0.55~0.75Mpa,最高温度为250~270℃,时间为1.5~2.5小时。在加热的各个阶段,时间,温度,压力是相辅相成的三因素,缺一不可,必需均达到指标要求范围才能认为本阶段工艺任务已经完成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后,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在退火处理中内部的铜线与外部的铜线都能获得良好的气体保护,退火后内外铜绞线的抗氧化能力比较均匀也比较强,长时间(5年)贮存不会发生氧化反应,尤其内部的铜绞线不易发黑(氧化反应)。又由于采用了两阶段加热与阶段之间的放气处理,退火炉内气体大量逆出,将铜线表面的油污及其他脏物一并带出,退火后的铜绞线表面发亮,光洁度良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经过牵引拉伸的铜线在绞线机上制成了电工软绞线,将电工软绞线依次盘绕在可以密封的退火炉内。退火炉上有温度和压力计量器具,也有供气体进出的接口及超压起温的披警装置。将退火炉放入具有电加热设施的加热器内。退火处理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动真空器械,抽去退火炉内的空气,使炉内压力为-0.04Mpa,然后将退火炉与二氧化碳钢瓶连接起来,向退火炉充填二氧化碳。当退火炉内压力达到0.6~0.65Mpa时,停止送气并切断退火炉与二氧化碳钢瓶的联系。推上电闸开始第一阶段的电加热处理,经过1小时50分钟,温度达到220~230℃时,暂停加热。打开退火炉上的排气阀门,让炉内气体排泄出来。由于炉内外气体压力差,炉内气体迅速排出,并且夹带着电工软绞线表面的油污及脏物一起排出炉外。当压力下降到0.55~0.6Mpa时,开始第二阶段的电加热处理。继续采用电加热,炉内温度持续上升,气体压力也随之上升。经过2小时10分钟,气体压力达到0.7Mpa,温度达到260℃。此时停止向电加热设施送电,进入保温阶段在0.5小时之内温度缓缦地下降,然后打开炉子自然降温到大气温度。在加热的各个阶段,上述时间,温度,压力均达到指标要求范围,可以认为各阶段工艺任务已经完成。如此退火处理的电工软绞线,表面发亮,无油污及其他脏物,光洁度良好。软度均匀,抗氧化能力强,可长期贮存(5年及5年以上)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笵围。权利要求1.,将铜绞线放入退火炉内,抽去炉中空气形成负压,充入保护性气体;在压力下进行加热,然后在炉内缓慢降温0.3~1小时,打开炉子自然降温到大气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性气体是二氧化碳;并采用两阶段的加热处理,阶段间进行放气降压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阶段的加热条件是压力为0.5~0.7Mpa,最高温度为210~240℃,时间为1~2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阶段间进行放气降压处理是在第一阶段的加热结束后放气,使退火炉内压力降到0.45~0.65Mp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阶段的加热条件是压力为0.55~0.75Mpa,最高温度为250~270℃,时间为1.5~2.5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加热的各个阶段,时间,温度,压力是相辅相成的三因素,缺一不可。全文摘要,涉及到铜绞线的退火方法。将铜绞线放入退火炉内,抽去炉中空气形成负压,充入二氧化碳保护性气体;在压力下进行两阶段的加热处理,阶段间进行放气降压处理,然后在炉内缓慢降温0.3~1小时,打开炉子自然降温到大气温度;如此退火处理的电工软绞线,表面发亮,无油污及其他脏物,光洁度良好;软度均匀,抗氧化能力强,可长期贮存。文档编号C22F1/08GK101054655SQ200710041429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曹林元 申请人:曹林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绞线的工艺处理方法,将铜绞线放入退火炉内,抽去炉中空气形成负压,充入保护性气体;在压力下进行加热,然后在炉内缓慢降温0.3~1小时,打开炉子自然降温到大气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性气体是二氧化碳;并采用两阶段的加热处理,阶段间进行放气降压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林元
申请(专利权)人:曹林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