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国祥专利>正文

海底电缆用铜镍合金钢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161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海底电缆用铜镍合金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成份包含以下组分(以wt.%表示):Ni:61-70%、Fe:1.0-3.5%C:0.08-0.16%、Mn:2.0-5.0%、Si:0.3-0.5%、Cu:24-35%、Al:0.1-0.5%、S:0.015-0.02%、Y:0.5-1%。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序:1)选料、2)熔炼、3)开坯锻造、4)退火、5)酸洗、6)图层及涂料配置、7)拉拔、8)扎头、9)光亮退火、10)检验。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添加了稀土元素钇,改善了材料的金相结构和铸态组织,增强了材料的致密性和促成基体结合,有效的提高了高温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并细化合金晶粒,提高了耐高温强度,延长了材料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钢的防腐应用领域,尤其是关于海底电缆用的铜 镍合金钢材料的应用。
技术介绍
海底电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用于其制造 的合金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底电缆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己有的 用于海底电缆的材料通常是铜镍合金。铜镍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和 防污材料,铜离子的毒性减少了微生物在其表面的吸附,同时铜镍 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采用这种材料做成的过滤器防止微生物污染和进入系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国产的B10、 B30铜镍合 金产品经用户测试,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传统的该产品使用一段时间 就会出现形状不规则的蚀坑.表面有一层彩虹色的腐蚀产物,原因是 基体严重脱镍后剩下的铜;这种腐蚀情况正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广 泛关注。我国的BIO、 B30铜镍合金板材和管材在我国青岛、舟山、 厦门和榆林4个海水腐蚀实验站分别遭到了腐蚀后暴露。全浸区榆林 海域、舟山海域和青岛海域均有一定程度的局部腐蚀。本申请人通过 腐蚀形貌观察及腐蚀产物膜分析,发现l:述两种材料的不同腐蚀敏感 性行为均足山合金的品界缺陷所致,对该材料经分析对比发现,现有 生产的钢材中的S (硫)P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海底电缆用铜镍合金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成份包含以下组分(以wt.%表示):Ni:61-70%、Fe:1.0-3.5%C:0.08-0.16%、Mn:2.0-5.0%、Si:0.3-0.5%、Cu:24-35%、Al:0.1-0.5%、S:0.015-0.02%、Y:0.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庄国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