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826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所述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包括折叠机翼、机身、短舱、雷达天线罩、支架以及双垂尾翼,折叠机翼以及双垂尾翼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折叠机翼为大展弦比梯形机翼;折叠机翼包括连接于机身的固定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分一侧的第一折叠机翼、固定部分另一侧的第二折叠机翼;第一折叠机翼能够向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第二折叠机翼能够向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双垂尾翼包括水平尾翼以及设置在水平尾翼一端的第一垂直尾翼、设置在水平尾翼另一端的第二垂直尾翼;雷达天线罩通过支架设置在折叠机翼的固定部分和/或机身上;短舱设置在折叠机翼上。本申请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能够有效降低预警机天线罩的体积和重量。

A double - tail early-warning machine for turbofa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vertical tail warning machine for a turbofan. The double tail early-warning machine for the turbofan consists of a folding wing, a fuselage, a short cabin, a radar radome, a bracket, and a double pendant tail wing, a folding wing and a double vertical fin set on the fuselage, the folding wing is a large aspect ratio trapezoid wing, and the folding wing includes a fixed part connected to the fuselage and the fixed part of the wing. Second folding wings that fold the wing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xed part; the first folding wing can be folded or opened to the fixed part; the second folding wing can be folded or opened to the fixed part; the double tail wing includes the horizontal tail and the first vertical tail set at the end of the horizontal tail, and set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horizontal tail. Second the vertical tail wing; the radome is mounted on the fixed part and / or fuselage of the folding wing through the bracket; the nacelle is arranged on the folding wing. The double vertical tail warning aircraft of this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olume and weight of the early-warning aircraft rado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舰载预警机装载大功率螺旋桨发动机,螺旋桨滑流对全机气动力影响较大,存在螺旋桨飞机机舰适配性、噪音、续航时间不足,桨尖离地高度等问题。大多数雷达天线罩是圆的,相控阵雷达不需要旋转,具有体积大重量重的问题。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所述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包括折叠机翼、机身、短舱、雷达天线罩、支架以及双垂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翼以及双垂尾翼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折叠机翼为大展弦比梯形机翼;所述折叠机翼包括连接于机身的固定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分一侧的第一折叠机翼、所述固定部分另一侧的第二折叠机翼;所述第一折叠机翼能够向所述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所述第二折叠机翼能够向所述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所述双垂尾翼包括水平尾翼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尾翼一端的第一垂直尾翼、设置在所述水平尾翼另一端的第二垂直尾翼;所述雷达天线罩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折叠机翼的固定部分上;所述短舱设置在所述折叠机翼上。优选地,所述大展弦比梯形翼翼展为16~24m;展弦比为6~9;尖弦长为1.2~1.6m;根弦长为3.3~4.0m;翼根安装角为2°~5°;翼尖安装角为0°~2°;机翼上反角为1°~4°;前缘后掠角为10°~23°。优选地,所述大展弦比梯形翼翼展为21m;展弦比为7.3;尖弦长为1.42m;根弦长为3.690m;翼根安装角为2.5°;翼尖安装角为0.5°;机翼上反角为1.5°;前缘后掠角为18°。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0%~53%之间;所述第二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0%~53%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9%;所述第二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9%。优选地,所述短舱位于机翼下表面,包括左右两个,通过挂架连接在机翼上;短舱对称面距离机身对称面占18%~23%之间。优选地,所述短舱对称面距离机身对称面占19%。优选地,所述雷达天线罩包括上壁板、下壁板、左端框、右端框、后端框、左纵梁以及右纵梁;其中,所述上壁板、下壁板、左端框、右端框、后端框合围形成三角体;所述左纵梁以及右纵梁设置在所述三角体内;所述下壁板与所述支架连接。优选地,所述水平尾翼的面积为机翼面积的24%~31%;水平尾翼根弦前缘距主翼后缘的距离为主翼根弦长度的1.3~1.9倍;距水平基准面的距离为水平尾翼根弦长度的0.4~0.7倍。优选地,所述双垂直尾翼的面积为机翼面积的21%;垂直尾翼根弦前缘距主翼后缘的距离为主翼根弦长度的1.37倍。本申请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能够有效降低预警机天线罩的体积和重量,尾翼气动效率高,具有较高的纵向和横航向静稳定性。高度低,结构承力特性好、重量轻、整体刚度特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涡扇双垂尾预警机的雷达天线罩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折叠机翼3短舱4机身5雷达天线罩6支架7双垂尾翼11固定部分12第一折叠机翼13第二折叠机翼71水平尾翼72第一垂直尾翼73第二垂直尾翼21上壁板22下壁板23左端框24右端框25后端框26左纵梁27右纵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涡扇双垂尾预警机的雷达天线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包括折叠机翼1、机身4、短舱3、雷达天线罩5、支架6以及双垂尾翼7,折叠机翼1以及双垂尾翼7设置在机身上;折叠机翼1为大展弦比梯形机翼;折叠机翼1包括连接于机身的固定部分11以及固定部分11一侧的第一折叠机翼12、固定部分11另一侧的第二折叠机翼13;第一折叠机翼12能够向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第二折叠机翼13能够向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双垂尾翼包括水平尾翼71以及设置在水平尾翼一端的第一垂直尾翼72、设置在水平尾翼71另一端的第二垂直尾翼73;雷达天线罩5通过支架6设置在折叠机翼1的固定部分上;短舱3设置在折叠机翼1上。本申请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能够有效降低预警机天线罩的体积和重量,尾翼气动效率高,具有较高的纵向和横航向静稳定性。高度低,结构承力特性好、重量轻、整体刚度特性好。在本实施例中,大展弦比梯形翼翼展为16~24m;展弦比为6~9;尖弦长为1.2~1.6m;根弦长为3.3~4.0m;翼根安装角为2°~5°;翼尖安装角为0°~2°;机翼上反角为1°~4°;前缘后掠角为10°~23°。大展弦比机翼可降低诱导阻力,提高最大升阻比,得到良好的航程性能。优选地,大展弦比梯形翼翼展为21m;展弦比为7.3;尖弦长为1.42m;根弦长为3.690m;翼根安装角为2.5°;翼尖安装角为0.5°;机翼上反角为1.5°;前缘后掠角为18°。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最大提高升阻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0%~53%之间;第二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0%~5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9%;所述第二折叠机翼的折叠位置在机翼半展长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短舱位于机翼下表面,包括左右两个,通过挂架连接在机翼上;短舱对称面距离机身对称面占18%~2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短舱对称面距离机身对称面占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雷达天线罩包括上壁板21、下壁板22、左端框23、右端框24、后端框25、左纵梁26以及右纵梁27;其中,上壁板21、下壁板22、左端框23、右端框24、后端框25合围形成三角体;左纵梁26以及右纵梁27设置在所述三角体内;下壁板22与支架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尾翼的面积为机翼面积的24%~31%;水平尾翼根弦前缘距主翼后缘的距离为主翼根弦长度的1.3~1.9倍;距水平基准面的距离为水平尾翼根弦长度的0.4~0.7倍。在本实施例中,双垂直尾翼的面积为机翼面积的21%;垂直尾翼根弦前缘距主翼后缘的距离为主翼根弦长度的1.37倍。本申请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包括折叠机翼(1)、机身(4)、短舱(3)、雷达天线罩(5)、支架(6)以及双垂尾翼(7),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翼(1)以及双垂尾翼(7)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折叠机翼(1)为大展弦比梯形机翼;所述折叠机翼(1)包括连接于机身的固定部分(11)以及所述固定部分(11)一侧的第一折叠机翼(12)、所述固定部分(11)另一侧的第二折叠机翼(13);所述第一折叠机翼(12)能够向所述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所述第二折叠机翼(13)能够向所述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所述双垂尾翼包括水平尾翼(71)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尾翼一端的第一垂直尾翼(72)、设置在所述水平尾翼(71)另一端的第二垂直尾翼(73);所述雷达天线罩(5)通过支架(6)设置在所述折叠机翼(1)的固定部分和/或机身上;所述短舱(3)设置在所述折叠机翼(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包括折叠机翼(1)、机身(4)、短舱(3)、雷达天线罩(5)、支架(6)以及双垂尾翼(7),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翼(1)以及双垂尾翼(7)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折叠机翼(1)为大展弦比梯形机翼;所述折叠机翼(1)包括连接于机身的固定部分(11)以及所述固定部分(11)一侧的第一折叠机翼(12)、所述固定部分(11)另一侧的第二折叠机翼(13);所述第一折叠机翼(12)能够向所述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所述第二折叠机翼(13)能够向所述固定部分折叠或打开;所述双垂尾翼包括水平尾翼(71)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尾翼一端的第一垂直尾翼(72)、设置在所述水平尾翼(71)另一端的第二垂直尾翼(73);所述雷达天线罩(5)通过支架(6)设置在所述折叠机翼(1)的固定部分和/或机身上;所述短舱(3)设置在所述折叠机翼(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展弦比梯形翼翼展为16~24m;展弦比为6~9;尖弦长为1.2~1.6m;根弦长为3.3~4.0m;翼根安装角为2°~5°;翼尖安装角为0°~2°;机翼上反角为1°~4°;前缘后掠角为10°~2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扇双垂尾预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展弦比梯形翼翼展为21m;展弦比为7.3;尖弦长为1.42m;根弦长为3.690m;翼根安装角为2.5°;翼尖安装角为0.5°;机翼上反角为1.5°;前缘后掠角为18°。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扇双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浩段卓毅王斌郭润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