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650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水冷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包括采用储水槽两侧贯穿连接有冷却管,解决线缆在储水槽内快速冷却的问题;采用电动机带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并通过摩擦轮与滑轨摩擦传动,解决过滤网的转动问题;采用支撑桶两侧连接有滚动轮,解决过滤网的支撑定位以及转动问题;采用螺杆与过滤网面接触转动,解决过滤网上杂物的运送问题;采用散热箱与储水槽进行连接,解决储水槽里的水流流出后的存储冷却问题;采用冷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解决冷却管内水流快速循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
本技术涉及电缆水冷槽
,尤其涉及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线缆时的冷却问题,大多采用储水箱与水管直接流动进行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直接流向了排水系统,造成了水源的浪费,并且水流速度较为缓慢,无法做到快速有效的对线缆进行冷却,只能够减慢线缆的进给速度,从而降低了线缆的生产效率,无法做到对大批量的线缆进行快速生产冷却,并且进行长时间的冷却使用后,储水箱底部容易出现杂物,长时间积攒后容易堵塞管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采用储水槽两侧贯穿连接有冷却管,解决线缆在储水槽内快速冷却的问题;采用电动机带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并通过摩擦轮与滑轨摩擦传动,解决过滤网的转动问题;采用支撑桶两侧连接有滚动轮,解决过滤网的支撑定位以及转动问题;采用螺杆与过滤网面接触转动,解决过滤网上杂物的运送问题;采用散热箱与储水槽进行连接,解决储水槽里的水流流出后的存储冷却问题;采用冷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解决冷却管内水流快速循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水槽;储水槽后方连接有冷却装置;储水槽前方连接有过滤装置;储水槽两侧贯穿连接有冷却管;储水槽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左侧在储水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冷却装置包括散热箱、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散热箱后方与第一出水管连通;散热箱上方连接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上方与冷却管一端卡接;第一水泵后方与散热箱采用管路连接;散热箱上方与冷却管另一端连接;散热箱右侧设置有底座;第二水泵底部与底座采用螺栓链接;第二水泵左端与散热箱采用管路连接;第二水泵上方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右端与储水槽连通;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桶、过滤网、前盖、后盖、螺杆和电动机;支撑桶上方设置有支座;支撑桶左端螺钉连接有前盖;支撑桶右端螺钉连接有后盖;后盖右侧与第二出水管连通;支撑桶内壁右侧均匀设置有三个滚动轮;支撑桶内壁左侧下方设置有两个滚动轮;支撑桶内壁左侧上方设置有摩擦轮;摩擦轮左端设置有第三齿轮;支撑桶下方设置有第三出水管;第三出水管与散热箱采用螺钉连接;过滤网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过滤网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滑轨与滚动轮滚动连接;螺杆左侧贯穿前盖中心;螺杆左侧与前盖采用轴承连接;螺杆左端设置有第一齿轮;螺杆右端与后盖采用轴承连接;电动机底部与支座采用螺钉连接;电动机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通过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滚动轮宽度与滑轨宽度相等。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管路开闭采用电磁控制阀控制。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桶左侧留有缺口。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过滤网左端设置有出杂口;出杂口与支撑桶缺口位置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滚动轮宽度与滑轨宽度相等,能够保证过滤网的安装固定可靠,起到定位和支撑;2、管路开闭采用电磁控制阀控制,能够通过控制改变管路水流的方向,从而实现对管路的控制;3、支撑桶左侧留有缺口,过滤网在转动过程中,螺杆同时进行反方向运动,带动过滤网上的杂物聚集到左侧,当出杂口与缺口位置重合时,在螺杆的带动下将杂物排出去;4、设备整体将水进行循环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并且储水箱连接有冷却管,能够对水进行2次降温,实现快速冷却电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的过滤装置爆炸视图。图中:1、储水槽;2、冷却装置;3、过滤装置;4、第三齿轮;5、第三出水管;6、通孔;7、滑轨;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出杂口;101、冷却管;102、第一出水管;103、第二出水管;201、散热箱;202、第一水泵;203、第二水泵;204、底座;205、出水管;301、支撑桶;302、过滤网;303、前盖;304、后盖;305、螺杆;306、电动机;307、支座;308、滚动轮;309、摩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所示,包括储水槽1;储水槽1后方连接有冷却装置2;储水槽1前方连接有过滤装置3;储水槽1两侧贯穿连接有冷却管101;储水槽1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02;第一出水管102左侧在储水槽1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3;冷却装置2包括散热箱201、第一水泵202和第二水泵203;散热箱201后方与第一出水管102连通;散热箱201上方连接有第一水泵202;第一水泵202上方与冷却管101一端卡接;第一水泵202后方与散热箱201采用管路连接;散热箱201上方与冷却管101另一端连接;散热箱201右侧设置有底座204;第二水泵203底部与底座204采用螺栓链接;第二水泵203左端与散热箱201采用管路连接;第二水泵203上方设置有出水管205;出水管205右端与储水槽1连通;过滤装置3包括支撑桶301、过滤网302、前盖303、后盖304、螺杆305和电动机306;支撑桶301上方设置有支座307;支撑桶301左端螺钉连接有前盖303;支撑桶301右端螺钉连接有后盖304;后盖304右侧与第二出水管103连通;支撑桶301内壁右侧均匀设置有三个滚动轮308;支撑桶301内壁左侧下方设置有两个滚动轮308;支撑桶301内壁左侧上方设置有摩擦轮309;摩擦轮309左端设置有第三齿轮4;支撑桶301下方设置有第三出水管5;第三出水管5与散热箱201采用螺钉连接;过滤网30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6;过滤网302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7;滑轨7与滚动轮308滚动连接;螺杆305左侧贯穿前盖303中心;螺杆305左侧与前盖303采用轴承连接;螺杆305左端设置有第一齿轮8;螺杆305右端与后盖304采用轴承连接;电动机306底部与支座307采用螺钉连接;电动机306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通过第三齿轮4与第一齿轮8啮合连接;滚动轮308宽度与滑轨7宽度相等;管路开闭采用电磁控制阀控制;支撑桶301左侧留有缺口;过滤网302左端设置有出杂口10;出杂口10与支撑桶301缺口位置吻合。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步骤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生产时,电缆通过储水槽1内部,在电缆自身的重力下,电缆会浸泡在水里,储水槽1内的水不断循环,从而将电缆上的热量快速带走,储水槽1内的水顺着下方的第一出水管102流进散热箱201内,然后散热箱201右侧的第二水泵203开始工作,将散热箱201中的水抽出,通过第二水泵203上方的出水管205流回储水槽1内,从而形成出水槽内的水循环流动,水在流动过程中能够加快对线缆的散热,并且通过不断地循环降低了对水源的要求,只需定量的水就可实现长期使用,节能环保,减少了废水的排量,并且散热箱201上方的第一水泵202与冷却管101连通,因为冷却管101直径较小,水流在管内流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

【技术保护点】
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槽(1);储水槽(1)后方连接有冷却装置(2);储水槽(1)前方连接有过滤装置(3);储水槽(1)两侧贯穿连接有冷却管(101);储水槽(1)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02);第一出水管(102)左侧在储水槽(1)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3);冷却装置(2)包括散热箱(201)、第一水泵(202)和第二水泵(203);散热箱(201)后方与第一出水管(102)连通;散热箱(201)上方连接有第一水泵(202);第一水泵(202)上方与冷却管(101)一端卡接;第一水泵(202)后方与散热箱(201)采用管路连接;散热箱(201)上方与冷却管(101)另一端连接;散热箱(201)右侧设置有底座(204);第二水泵(203)底部与底座(204)采用螺栓链接;第二水泵(203)左端与散热箱(201)采用管路连接;第二水泵(203)上方设置有出水管(205);出水管(205)右端与储水槽(1)连通;过滤装置(3)包括支撑桶(301)、过滤网(302)、前盖(303)、后盖(304)、螺杆(305)和电动机(306);支撑桶(301)上方设置有支座(307);支撑桶(301)左端螺钉连接有前盖(303);支撑桶(301)右端螺钉连接有后盖(304);后盖(304)右侧与第二出水管(103)连通;支撑桶(301)内壁右侧均匀设置有三个滚动轮(308);支撑桶(301)内壁左侧下方设置有两个滚动轮(308);支撑桶(301)内壁左侧上方设置有摩擦轮(309);摩擦轮(309)左端设置有第三齿轮(4);支撑桶(301)下方设置有第三出水管(5);第三出水管(5)与散热箱(201)采用螺钉连接;过滤网(30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6);过滤网(302)两侧对称设置有滑轨(7);滑轨(7)与滚动轮(308)滚动连接;螺杆(305)左侧贯穿前盖(303)中心;螺杆(305)左侧与前盖(303)采用轴承连接;螺杆(305)左端设置有第一齿轮(8);螺杆(305)右端与后盖(304)采用轴承连接;电动机(306)底部与支座(307)采用螺钉连接;电动机(306)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9);第二齿轮(9)通过第三齿轮(4)与第一齿轮(8)啮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热镀膜循环式水冷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槽(1);储水槽(1)后方连接有冷却装置(2);储水槽(1)前方连接有过滤装置(3);储水槽(1)两侧贯穿连接有冷却管(101);储水槽(1)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出水管(102);第一出水管(102)左侧在储水槽(1)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3);冷却装置(2)包括散热箱(201)、第一水泵(202)和第二水泵(203);散热箱(201)后方与第一出水管(102)连通;散热箱(201)上方连接有第一水泵(202);第一水泵(202)上方与冷却管(101)一端卡接;第一水泵(202)后方与散热箱(201)采用管路连接;散热箱(201)上方与冷却管(101)另一端连接;散热箱(201)右侧设置有底座(204);第二水泵(203)底部与底座(204)采用螺栓链接;第二水泵(203)左端与散热箱(201)采用管路连接;第二水泵(203)上方设置有出水管(205);出水管(205)右端与储水槽(1)连通;过滤装置(3)包括支撑桶(301)、过滤网(302)、前盖(303)、后盖(304)、螺杆(305)和电动机(306);支撑桶(301)上方设置有支座(307);支撑桶(301)左端螺钉连接有前盖(303);支撑桶(301)右端螺钉连接有后盖(304);后盖(304)右侧与第二出水管(103)连通;支撑桶(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超前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