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84062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冷电缆,由内置外,依次设置有內通水管、铜导体、高温绝缘带、橡胶复合套管、金属轧纹管外套;所述內通水管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齿形柱;所述內通水管设置在铜导体的中心;所述铜导体由直径Φ0.50mm的漆包线多根绞合组成股线依次围绕內通水管由左向成缆,且成缆节距倍比小于或等于14。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涉及制备内通水管的材料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耐高温和防腐蚀性好的水冷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电缆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般电缆、电线的绝缘材料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极易老化,失去绝缘作用。而在化工、硅铁、钢铁及特钢企业的产品生产时,其工作状况处于高温、浓烟尘中,故在连接电极与导电电缆需要一种水冷大电流电缆。因而,该水冷电缆外套胶管极易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损坏。目前业内配套产品生产厂家设计生产的水冷电缆全部为胶管式。在国内仍是引进国外的水冷电缆,由于结构设计和理论尺寸计算的缺陷与不足,多根裸铜母线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在水冷电缆弯曲和运动过程中,多根裸铜母线间互相挤压摩擦,造成电缆过早损坏。同时,裸铜母线间不绝缘,相互堆积,由于电流传输的集肤效应,降低了实际导电截面积,直接影响导电效率,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所以,一旦电缆的外套管损坏,也将整个电缆报废更换掉,致使停产、更换,其维修成本和停产时间都较长,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生产计划,也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在高温条件下能发挥正常的输电功能是电缆企业目前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和防腐蚀性好的水冷电缆。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冷电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置外,依次设置有內通水管(1)、铜导体(2)、高温绝缘带(3)、橡胶复合套管(4)、金属轧纹管外套(5);所述內通水管(1)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齿形柱(6);所述內通水管(1)设置在铜导体(2)的中心;所述铜导体(2)由直径Φ0.50mm的漆包线多根绞合组成股线依次围绕內通水管(1)由左向成缆,且成缆节距倍比小于或等于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电缆,其特征在于,由内置外,依次设置有內通水管(1)、铜导体(2)、高温绝缘带(3)、橡胶复合套管(4)、金属轧纹管外套(5);所述內通水管(1)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齿形柱(6);所述內通水管(1)设置在铜导体(2)的中心;所述铜导体(2)由直径Φ0.50mm的漆包线多根绞合组成股线依次围绕內通水管(1)由左向成缆,且成缆节距倍比小于或等于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通水管(1)的内测壁上间隔72°设置有5个齿形柱(6),所述齿形柱(6)的高度为內通水管(1)的壁厚的1.5~2.0倍,所述內通水管(1)的壁厚为1.5~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绝缘带(3)的标称厚度为0.4~2.0mm;所述高温绝缘带(3)间隙绕包设置在铜导体(2)外层,绕包间隙为15~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复合套管(4)设置在高温绝缘带(3)的外层,其标称厚度为3.0~5.0mm;所述金属轧纹管外套(5)设置在橡胶复合套管(4)外层,所述金属轧纹管外套(5)标称厚度为0.5~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轧纹管外套(5)采用氩弧纵缝焊接工艺设置在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章清孙正兵何守莉蔡元杨炳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南方阻燃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