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7650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辊子、第二辊子、U形托辊座、圆管、螺杆、底管,托辊座的下方设置有圆杆,圆杆的上端与托辊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圆杆的下端设置在圆管的内部,螺杆的上端设置在圆管的内部,螺杆与圆管螺纹连接,圆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设置在圆杆和螺杆之间;螺杆的下端设置在底管的内部,螺杆与底管螺纹连接。该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能够对铜扁线的张力进行调整,使得工作中的铜扁线始终保持有足够的张力且铜扁线的弯曲程度小,使用简单方便,操作灵活,应用范围大,设备的使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属于铜扁线加工

技术介绍
电磁线,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目前,在大型电机中,常用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其常见制法是在铜扁线或铝扁线绕包上最少一层绝缘薄膜,还可绕包有玻璃丝来增强,还可采用浸漆来填充,最后烧结形成绝缘层。目前,在绕包线、漆包绕包线的生产过程中,铜扁线卷中放出的铜扁线依次经过压平、抛光、清洁、绕包、浸漆、烧结、烘焙、冷却、收卷等,其中,绕包和浸漆工序可根据客户需求采用多重绕包以及多次浸漆,为保证绕包以及收线质量,对铜扁线的张力有一定要求。目前,常通过移动导向轮来改变铜扁线的张力,虽然该装置构结构简单,但是铜扁线在经过导向轮时会被弯曲成一个弧形,虽然后续会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平”,但是“拉平”后的铜扁线的平整度仍有待提高,这会对其他工序造成影响,如平整度较差的铜扁线在收卷时易发生排列不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辊子、U形托辊座、圆管、螺杆、底管,所述第一辊子设置在托辊座的内部且第一辊子的辊轴与托辊座的竖部转动连接;所述托辊座的下方设置有圆杆,所述圆管设置在托辊座的下方,所述圆杆的上端与托辊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下端设置在圆管的内部,所述螺杆设置在圆杆的下方,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在圆管的内部,所述螺杆与圆管螺纹连接,所述圆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设置在圆杆和螺杆之间;所述底管设置在圆管的下方,所述螺杆的下端设置在底管的内部,所述螺杆与底管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杆的外侧设置有档杆,档杆的尾端与圆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管的侧壁设置有供档杆的首端穿出的轴向限位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辊子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辊子,所述第二辊子与第一辊子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辊子设置在托辊座的内部且第二辊子的辊轴与托辊座的竖部转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辊子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环形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辊子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环形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杆外套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第二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设置在圆管的下方,第二螺母设置在第一螺母和底管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杆的外侧固设有把手,把手设置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本技术所述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能够对铜扁线的张力进行调整,使得工作中的铜扁线始终保持有足够的张力且铜扁线的弯曲程度小,使用简单方便,操作灵活,应用范围大,设备的使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圆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所述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辊子1、U形托辊座3、圆管4、螺杆5、底管6,所述第一辊子1设置在托辊座3的内部且第一辊子1的辊轴与托辊座3的竖部转动连接;所述托辊座3的下方设置有圆杆31,圆杆31的下端与圆管4上部的内径之间设计为间隙配合,所述圆管4设置在托辊座3的下方,所述圆管4的上下两端均敞开,所述圆杆31的上端与托辊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杆31的下端设置在圆管4的内部,所述螺杆5设置在圆杆31的下方,所述螺杆5的上端设置在圆管4的内部,所述螺杆5与圆管4螺纹连接,所述圆管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42,弹簧42设置在圆杆31和螺杆5之间;所述底管6设置在圆管4的下方,所述底管6的上端敞开,所述底管6的下端被固定在地面,所述螺杆5的下端设置在底管6的内部,所述螺杆5与底管6螺纹连接。所述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的具体过程如下:铜扁线经过第一辊子1,当需要提高铜扁线张力时,由于螺杆5与圆管4螺纹连接、螺杆5与底管6螺纹连接,因此可通过转动螺杆5向上推动弹簧42,弹簧42在被压缩的同时将圆杆31向上顶起,与此同时,第一辊子1的高度被调高,铜扁线被第一辊子1撑起并紧绷,铜扁线上的张力显著提高。虽然铜扁线被第一辊子1撑起使其变成弯曲状,相对于移动导向轮来说,被第一辊子1撑起的铜扁线的弯曲程度小。当需要降低铜扁线张力时,可通过转动螺杆5使得螺杆5的上端向下运动,此时弹簧42伸长,弹簧42被压缩程度降低,同时圆杆31会向下运动,与此同时第一辊子1的高度被下调,铜扁线被绷紧的程度下降,铜扁线上的张力降低。当初始张力通过转动螺杆5调整完毕后,后续在弹簧42的调整下能够对铜扁线上的张力进行自动调整,使得工作中的铜扁线始终保持有足够的张力。其中,虽然第一辊子1会将铜扁线顶起,但是由于第一辊子1会转动,使得第一辊子1与铜扁线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对铜扁线的前进影响低。圆杆31的下端在圆管4的内部可上下滑动,这使得第一辊子1、托辊座3会沿着圆管4限定的方向进行上下运动。当圆杆31的下端在圆管4的内部可上下滑动时,为防止圆杆31的下端从圆管4的内部脱离;进一步地,所述圆杆31的外侧设置有档杆32,档杆32的尾端与圆杆3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管4的侧壁设置有供档杆32的首端穿出的轴向限位槽41,如图2所示。当圆杆31的下端在圆管4的内部上下滑动时,圆杆31也会带动档杆32上下滑动,而档杆32上下滑动的范围被轴向限位槽41所限定,因此能够避免圆杆31的下端从圆管4的内部脱离。铜扁线在加工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工艺使得铜扁线的绕线方法也不相同,这导致经过所述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的铜扁线与地面的高度各不相同,而该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中,由于底管6的下端被固定,为方便使用,尤其是当铜扁线与地面的高度较低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子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辊子2,所述第二辊子2与第一辊子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辊子2设置在托辊座3的内部且第二辊子2的辊轴与托辊座3的竖部转动连接。先通过转动螺杆5,由于档杆32的存在,使得圆管4能够带动圆杆31将托辊座3向下运动,从而调低第二辊子2和第一辊子1与地面的高度;然后将铜扁线穿过第二辊子2与第一辊子1之间的间隙,可通过向上调高第二辊子2来提高铜扁线的张力。还可通过转动螺杆5使得第一辊子1向下压紧铜扁线从而使得铜扁线绷紧来调整铜扁线的张力,以此来满足不同铜扁线的绕线需求,操作灵活多变,应用范围大大增加,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有效降低投资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子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1,第一环形槽11环绕着第一辊子1外周一圈,铜扁线经过第一环形槽11时,能够有效防止铜扁线从第一辊子1脱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辊子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环形槽21,第二环形槽21环绕着第二辊子2外周一圈,铜扁线经过第二环形槽21时,能够有效防止铜扁线从第二辊子2脱落。进一步地,所述螺杆5外套有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第一螺母7与螺杆5螺纹连接,第二螺母8与螺杆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7设置在圆管4的下方,第二螺母8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辊子(1)、U形托辊座(3)、圆管(4)、螺杆(5)、底管(6),所述第一辊子(1)设置在托辊座(3)的内部且第一辊子(1)的辊轴与托辊座(3)的竖部转动连接;所述托辊座(3)的下方设置有圆杆(31),所述圆管(4)设置在托辊座(3)的下方,所述圆杆(31)的上端与托辊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杆(31)的下端设置在圆管(4)的内部,所述螺杆(5)设置在圆杆(31)的下方,所述螺杆(5)的上端设置在圆管(4)的内部,所述螺杆(5)与圆管(4)螺纹连接,所述圆管(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42),弹簧(42)设置在圆杆(31)和螺杆(5)之间;所述底管(6)设置在圆管(4)的下方,所述螺杆(5)的下端设置在底管(6)的内部,所述螺杆(5)与底管(6)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辊子(1)、U形托辊座(3)、圆管(4)、螺杆(5)、底管(6),所述第一辊子(1)设置在托辊座(3)的内部且第一辊子(1)的辊轴与托辊座(3)的竖部转动连接;所述托辊座(3)的下方设置有圆杆(31),所述圆管(4)设置在托辊座(3)的下方,所述圆杆(31)的上端与托辊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杆(31)的下端设置在圆管(4)的内部,所述螺杆(5)设置在圆杆(31)的下方,所述螺杆(5)的上端设置在圆管(4)的内部,所述螺杆(5)与圆管(4)螺纹连接,所述圆管(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42),弹簧(42)设置在圆杆(31)和螺杆(5)之间;所述底管(6)设置在圆管(4)的下方,所述螺杆(5)的下端设置在底管(6)的内部,所述螺杆(5)与底管(6)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扁线加工用张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31)的外侧设置有档杆(32),档杆(32)的尾端与圆杆(3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管(4)的侧壁设置有供档杆(32)的首端穿出的轴向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道宽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豪威富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