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主要适用于冶金、机械、化工等部门制作耐热耐磨自润滑的大尺寸零部件。现有的自润滑材料多为铁基的,由于成本低廉,故应用广泛。传统的铁基自润滑材料有两种一是浸油式的,基体有一定的孔隙度,靠油膜润滑,其强度和使用温度都较低;二是非浸油式的,通常要加入一定量的低熔点金属,而合金元素和固体润滑剂的加入量有限,加上采用一般的烧结工艺制成,故存在一定的孔隙度,致使使用温度低,润滑性和耐磨性不令人满意,热强性也较差(昭58-133346A、昭58-133347A)。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强性高,并具有高耐磨性和低摩擦系数的全致密自润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材料的成分设计上,除以铁为主要成分外,一是加入锰、铬、钴合金元素,提高热强性和耐磨性,二是加入石墨、二硫化钼(或二硫化钨),降低摩擦系数,三是加入青铜、共晶磷铁,提高耐磨性,降低烧结温度;在制造方法上,采用电火花烧结或热压烧结,可得到孔隙度极低的全致密的烧结材料。本专利技术自润滑材料的化学成分(重量%)为青铜或铜中任一种5~30%,钴2~5%,锰2.0~7.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热耐磨自润滑材料,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为:青铜或铜中任一种5~30%,钴2~5%,锰2.0~7.0%,铬1.0~3.0%,共晶磷铁(Fe↓[3]P或Fe↓[2]P)3~6%,石墨3~15%,二硫化钼或二硫化钨中任一种2~5%,其余为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锡裕,杨凤环,谭益钦,杨钢,田淑岩,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