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0636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7:15
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属于耐热钢技术领域,其特征为,对成分为,C为0.2~0.4wt%,Cr为16~18wt%,Ni为18~20wt%,Mn为2~4wt%,W为2~4wt%,Mo为2~4wt%,Si为1.5~2.5wt%,N为0.1~0.4wt%,复合稀土变质剂0.3~0.8wt%,余量为铁的材料,在中频感应电炉中冶炼,其冶炼工艺与普通耐热钢相同,冶炼后浇注铸态试样,固溶处理温度为1020-1080℃,保温2小时后进行空冷,时效温度为720-780℃,保温2.5小时,再降至650-670℃,保温1小时,空冷。固溶处理所用设备为箱式电组炉,时效处理采用的是井式电组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热钢
,特指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鉻镍系奥氏体耐热合金钢的固溶处理目的,是使铸态下得到的粗大的强化相(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以及各种金属间化合物等)重新溶解在奥氏体中,固溶处理温度在1100~1180℃之间,并视其钢种而异,在固溶保温后可用水淬或空冷得到奥氏体组织,这种奥氏体是含碳及合金元素达到过饱和程度的组织,处于不平衡状态,随后进行时效处理,使强化相以弥散状态析出,时效温度应根据钢的化学成份和使用条件而定,对于在高温下较短期内工作的铸件,可采用较低(低于工作温度)的时效温度,以充分发挥其强化效果,而得到较高的强度;对于在高温下长时期工作的铸件,则应采用较高的时效温度(超过工作温度50~100℃),这样得到的强度虽然较低,但是钢的组织稳定,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性能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本专利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为,对成分为,C为0.2~0.45wt%,Cr为16~18wt%,Ni为18~20wt%,Mn为2~4wt%,W为2~4wt%,Mo为2~4wt%,Si为1.5~2.5wt%,N为0.1~0.4wt%,复合稀土变质剂0.3~0.8wt%(复合稀土变质剂成分为,Ce10~15wt%、La10~15wt%、Yb7~9wt%、Dy6~8wt%、Nd4~6wt%、Ho3~5wt%、Y+Tb+Gd+Er+Tm+Lu+Sc+Pr为8~16wt%、Ti2~4wt%,V2~4wt%,W1~3wt%、Ba1~3wt%、余为铁。)余量为铁的材料,在中频感应电炉中冶炼,其冶炼工艺与普通耐热钢相同,冶炼后浇注成铸态试样,然后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20-1120℃,保温2小时后进行空冷,时效温度为720-780℃,保温2.5小时,再降至650-670℃,保温1小时,空冷。固溶处理所用设备为箱式电组炉,时效处理采用的是井式电组炉。附图说明图1热疲劳试样尺寸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对成分为:C为0.25~0.35wt%,Cr为16.5~17.5wt%,Ni为18.5~19.5wt%,Mn为2.5~3.5wt%,W为2.5~3.5wt%,Mo为2.5~3.5wt%,Si为1.8~2.2wt%,N为0.2~0.3wt%,复合稀土变质剂0.6wt%(复合稀土变质剂成分为,Ce10~15wt%、La10~15wt%、Yb7~9wt%、Dy6~8wt%、Nd4~6wt%、Ho3~5wt%、Y+Tb+Gd+Er+Tm+Lu+Sc+Pr为8~16wt%、Ti2~4wt%,V2~4wt%,W1~3wt%、Ba1~3wt%、余为铁。)余量为铁的材料,在中频感应电炉中冶炼,其冶炼工艺与普通耐热钢相同,冶炼后浇注成铸态试样,然后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50-1080℃,保温2小时后进行空冷,时效温度为740-760℃,保温2.5小时,再降至650-670℃,保温1小时,空冷。固溶处理所用设备为箱式电组炉,时效处理采用的是井式电组炉。热处理后取样进行20℃~800℃冷热循环热疲劳实验,热疲劳试样尺寸如图1所示。热疲劳性能见表1。采用电阻炉加热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机进行热疲劳试验。热疲劳试样装卡在立方卡具的四个侧面,保证每块试样的加热与冷却位置一致。通过传动装置上下垂直运动,从而达到试样加热以及冷却的自动化完成。采用设时自控,热电偶测量并控制温度。试样在室温25℃至800℃之间进行加热与冷却的热循环。采用计数器进行自动计数。调整并保持炉温800℃,水温20℃(流动自来水)。快速加热试样。加热、冷却一次作为一个循环,每次循环加热时间为120s,入水冷却时间为5s,直至预定循环次数。对于研究热疲劳裂纹萌生的试样,每循环400次,取下试样,抛光去除表面氧化膜,测量表面裂纹长度,以0.1mm作为裂纹萌生长度,记下试样裂纹萌生循环次数。观察并对裂纹的萌生位置照相。对于研究热疲劳裂纹扩展的试样,每循环200次,取下试样,抛光并观察。确定裂纹已经萌生后,每循环200次观察裂纹并对能反映裂纹扩展路径特征的位置照相。对比例对普通耐热钢冶炼后浇注成铸态试样,然后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20-1080℃,保温2小时后进行空冷,时效温度为720-780℃,保温2.5小时,空冷。固溶处理所用设备为箱式电组炉,时效加热采用的是井式电组炉。热处理后取样进行20℃~800℃冷热循环热疲劳实验,热疲劳试样尺寸如图1所示。热疲劳性能见表1。采用电阻炉加热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机进行热疲劳试验。热疲劳试样装卡在立方卡具的四个侧面,保证每块试样的加热与冷却位置一致。通过传动装置上下垂直运动,从而达到试样加热以及冷却的自动化完成。采用设时自控,热电偶测量并控制温度。试样在室温25℃至800℃之间进行加热与冷却的热循环。采用计数器进行自动计数。调整并保持炉温800℃,水温20℃(流动自来水)。快速加热试样。加热、冷却一次作为一个循环,每次循环加热时间为120s,入水冷却时间为5s,直至预定循环次数。对于研究热疲劳裂纹萌生的试样,每循环400次,取下试样,抛光去除表面氧化膜,测量表面裂纹长度,以0.1mm作为裂纹萌生长度,记下试样裂纹萌生循环次数。观察并对裂纹的萌生位置照相。对于研究热疲劳裂纹扩展的试样,每循环200次,取下试样,抛光并观察。确定裂纹已经萌生后,每循环200次观察裂纹并对能反映裂纹扩展路径特征的位置照相。通过对实施例和对比例检测后,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进行到10000次的时候,普通耐热钢热疲劳裂纹在长度、宽度及深度等方面开始发展,但新型耐热合金钢尚未萌生裂纹;进行到25000次时,普通耐热钢裂纹变得更加粗大,裂纹尖端的分枝继续择优扩展,且普通耐热钢裂纹的缝隙内出现明显的氧化迹象;到35000次时,各个试样均出现裂纹并扩展,普通耐热钢裂纹已达到9.97-12.64mm,但新型耐热合金钢裂纹仅为0.91mm。而且新型耐热合金钢裂纹扩展较为均衡,主裂纹相对其他组织扩展较慢。表1热疲劳实验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为,对成分为,C为0.2~0.45wt%,Cr为16~18 wt%,Ni为18~20wt%, Mn为2~4wt%,W为2~4wt%,Mo为2~4wt%, Si为1.5~2.5wt%,N为0.1~0.4 wt%,复合稀土变质剂0.3~0.8wt%,余为铁;复合稀土变质剂成分为, Ce10~15wt%、La10~15wt%、Yb7~9wt%、Dy 6~8wt%、Nd 4~6wt%、Ho 3~5wt%、Y+Tb+Gd+Er+Tm+ Lu+Sc+Pr为8~16wt%、Ti2~4wt%,V2~4wt%,W 1~3wt%、Ba1~3wt%、余量为铁;在中频感应电炉中冶炼,其冶炼工艺与普通耐热钢相同,冶炼后浇注成铸态试样,然后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20-1120℃,保温2小时后进行空冷,时效温度为720-780℃,保温2.5小时,再降至650-670℃,保温1小时,空冷;固溶处理所用设备为箱式电组炉,时效处理采用的是井式电组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疲劳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为,对成分为,C为0.2~0.45wt%,Cr为16~18wt%,Ni为18~20wt%,Mn为2~4wt%,W为2~4wt%,Mo为2~4wt%,Si为1.5~2.5wt%,N为0.1~0.4wt%,复合稀土变质剂0.3~0.8wt%,余为铁;复合稀土变质剂成分为,Ce10~15wt%、La10~15wt%、Yb7~9wt%、Dy6~8wt%、Nd4~6wt%、Ho3~5wt%、Y+Tb+Gd+Er+Tm+Lu+Sc+Pr为8~16wt%、Ti2~4wt%,V2~4wt%,W1~3wt%、Ba1~3wt%、余量为铁;在中频感应电炉中冶炼,其冶炼工艺与普通耐热钢相同,冶炼后浇注成铸态试样,然后进行热处理,固溶处理温度为1020-1120℃,保温2小时后进行空冷,时效温度为720-780℃,保温2.5小时,再降至650-670℃,保温1小时,空冷;固溶处理所用设备为箱式电组炉,时效处理采用的是井式电组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耐热合金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松海李晓薇齐克尧陆松华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忆诺唯记忆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