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金钢和金属的重熔工艺,尤其是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和电渣重熔工艺。本专利技术中的钢主要适用于石化、环保等领域中耐腐蚀零部件用材料;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渣重熔工艺适用于稀土钢的二次精炼。现工业中常用的316型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OCr18Ni12Mo2Ti和316L等耐蚀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化工部门某些特殊要求(例如,PH值为1.0~1.5的室温苯酚污水处理装置的耐蚀性要求)。而一些能满足此类耐蚀性要求的高镍铬奥氏体不锈钢(如包头稀土研究院研制的941钢)和钛合金却价格昂贵,难于采用。此外,现有耐蚀性能优良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热加工性能差,不能锻轧成形,难于制造类似苯酚污水处理装置离心泵主轴等性能要求较高的零部件。例如,法国的Urahus50、美国的J93370等均属此类合金。另,美国专利4500351(1985年)提出了一种铸造的双相不锈钢,该钢含有较高的Ni、Cr和Mo,生产成本较高,而耐蚀性能一般。美国专利4828630(1989年)提出了一种高锰的双相不锈钢,该合金虽经济性较好,但耐蚀性较差,只适用于制造汽车下车身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为:C≤0.08,Si1.00~1.50,Mn1.20~1.70,S≤0.025,P≤0.030,Ni6.50~8.50,Cr21.0~24.0,Mo2.00~3.00,Cu0.30~2.00,N0.18~0.30,Ce0.01~0.10,Fe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山,丁桂荣,宋爱英,罗铭蔚,王智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